分享

遗嘱无效的几种情形,公证也无法完全避免

 万宝全书 2019-12-06

 

人去世以后,遗产该由谁来继承其实法律中是有规定的,按照《继承法》,第一顺位继承人有配偶、子女和父母;但是,财产这种个人所有的财物,其归属不应该是完全由统一的法律条例来决定,财产的所有人有权处置自己的财产。

因此,就有了遗嘱优先于继承顺序的继承法规定;只有在没有遗嘱或遗嘱无效时,才能够按照法定顺序来决定继承人。有的人以为,只要有了遗嘱,谁来继承就是定局,实际上并非如此,意外无处不在!

我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立遗嘱也是一种民事行为,遗嘱有没有法律效力要看民事行为是否有效也就是看满不满足以上3个条件。一份遗嘱,从主体到意思表示,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符合法律规定,才是合法有效的。

以下是不符合遗嘱生效要件,导致遗嘱无效(或部分无效的)七种情形:

1、立遗嘱人不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根据《继承法》第22条规定,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也就是说,18周岁以上、精神正常、能清晰辨认自己行为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有资格订立遗嘱。

2、立遗嘱人意思表示不真实或不自由的遗嘱

立遗嘱是一个人行使自由处分自己财产的权利,根据《继承法》第22条规定,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在受胁迫、被欺骗的情况下所立的遗嘱无效。

3、遗嘱中处分了不属于立遗嘱人的财产或份额

遗嘱是立遗嘱人对自己的财产的处置意愿,无权干涉他人的财产,如果立遗嘱人处分了共有财产中属于配偶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财产份额,那么这部分内容无效,但其他内容的效力不受影响。

4、遗嘱继承人依法丧失继承权,遗嘱的相应内容无效

如果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依法丧失了继承权,那么该遗嘱就视为无效了,遗产将依照继承顺序来继承。我国法律规定,遗嘱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或者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剥夺继承权。

5、遗嘱的形式瑕疵。

我国《继承法》对各种遗嘱的形式做了严格的规定,如果不符合形式要件,遗嘱很可能被法院认定为无效。

6、违反公序良俗。

这一点其实不太好执行,在实践中有些人立遗嘱将财产或部分财产留给婚外情人,的确是违反公序良俗的。但如果其配偶或其他法定继承人并未主张遗嘱无效或无充分证据的,难以判决。

7、伪造、篡改的遗嘱

假冒立遗嘱人名义伪造的遗嘱,被人篡改的遗嘱,篡改部分无效。

公证遗嘱作为所有遗嘱形式中可信度最高的一种,可以避免大部分遗嘱无效的情况,比如说可以避免伪造篡改遗嘱,可以避免遗嘱意思不真实的情况,可以避免立遗嘱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以及遗嘱形式不对、书写不规范等情况。但仍然无法避免有效遗嘱因继承人的不合法行为,导致其继承权被剥夺,从而遗嘱无效的情况。

(声明:本文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