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宝石传说:30年前的报价462万美元,如今已是天价

 七侠荡寇志 2019-12-06

世界上的红宝石产地众多,主要有缅甸、阿富汗、泰国、柬埔寨、越南、坦桑尼亚和马达加斯加等地区。若论宝石质地,缅甸红宝石首屈一指。被称为“鸽血红”的抹谷红宝石,是世界公认的宝石极品。

  抹谷隶属曼德勒省,位于缅甸北部达贝克钦市以东,距古缅甸王国末代首都曼德勒100多公里,其中心位置距中国云南西南边境160多公里。抹谷海拔1500米,矿区面积近1000平方公里,矿区的东、中部是世界最有名的“抹谷宝石带”。著名的红宝石“那瓦大红宝石”就产自这里。它是从一块1870.1克拉(1克=5克拉)重的矿石中分解出来的,初重504.5克拉,成品重486克拉,呈深红玫瑰色,无瑕疵,堪称无价之宝。

红宝石传说 

  在西方,红宝石是火热爱情的象征,西方人相信佩戴红宝石能够聪明睿智、健康长寿,爱情也会美满幸福。缅甸人珍视红宝石,不仅因为它美丽,还因为他们相信红宝石有逢凶化吉的法力,能够保人平安。相传昔日缅甸武士自愿在身上割开一个小口,嵌入一粒红宝石,认为这样可以刀枪不入。缅甸信奉佛教,不过佛教之前的宗教信仰仍然保留着。在抹谷红宝石产区,几乎所有居民都笃信,颜色暗淡的红宝石如果重新埋入地下,最终将“发育成熟”变成鲜红色。此外,他们忌讳孕妇趟过流经红宝石矿的河流,认为那样神灵会收回自己的宝物。

刚开采出来的红宝石矿石,一点儿也不像我们在博物馆或皇冠上看到的成品那样璀璨,而是一些没有光泽、掺有杂质的岩石块儿。

  抹谷地区流传着许多关于红宝石的传说。很久以前,抹谷一带荒无人烟。有一天,一只硕大的老鹰在山涧盘旋觅食时,突然发现山下有一块鲜肉,它俯冲下去,用利爪去抓,可是费了半天劲儿,肉纹丝不动。老鹰反复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最后,它突然明白了:这不是肉,而是一块红色的石头。这可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而是由火和大地母亲的鲜血生成的宝石,这就是在抹谷发现的第一块红宝石。

  在传说中,尽管山下的河流两岸遍布宝石,但守护在宝石左右的老虎却让傍山而居的当地人只能“望宝兴叹”。后来,有人想出了个好主意,把许多肉块儿从茅草房顶上扔下山去,随后放飞一些训练有素的秃鹫,当秃鹫把肉块叼回来的时候,肉上就沾满了大大小小的宝石。

  抹谷最早的居民据说是15世纪被驱逐出首都曼德勒的罪犯,他们把最先找到的红宝石献给国王,国王饶恕了他们的罪过,并允许他们重返首都,但这些流亡者却更愿毕其一生去寻找“宝石之王”——红宝石。

天下冠绝的抹谷宝石

  红宝石的神奇传说让人浮想联翩,而在现实社会中,璀璨夺目的宝石、精美绝伦的宝石饰品更让人由衷地感叹大自然的造化之功和工匠们的巧夺天工。

  红宝石的矿物学名叫刚玉,是氧化铝、铬和铁的结晶体。刚玉坚硬耐高温,摩氏硬度为9(仅次于钻石),在2050℃高温下才会熔化。有四个指标决定了红宝石价值的高低。首先是颜色。这是最重要的指标,红宝石因含有铬离子而呈现不同红色:红色、橙红色、粉红色、紫红色、暗红色等。顶级质地的红宝石色调纯,饱和度好,不带任何或棕或蓝的次色调。抹谷宝石带的红宝石通常呈纯红色,这种颜色最美丽,被称为“鸽血红”。其次是净度。红宝石在形成过程中,内部会生成一些矿物包体,它们有损宝石的出火、透明度,产生的裂纹还影响宝石的安全性,因此红宝石的包体越少越好。然后是重量。宝石越重价格越高。5克拉以上的优质红宝石已很难寻觅,10克拉以上的更是凤毛麟角,即便在抹谷地区,10克拉左右的优质红宝石也难得一见。最后是形状。常见的红宝石有椭圆形、多面圆形、祖母绿形等,其中椭圆形最佳。当然,宝石的切割工艺也很重要。如果这些指标都达标,宝石不仅价值连城,还能流芳百世。1989年,一颗重32.08克拉的红宝石报价462万美元。





世界顶级红宝石都有名字,但能享此殊荣的屈指可数,不过抹谷产的几颗红宝石却榜上有名。如167克拉的“圣爱德华”(Edwardes ruby,它是为纪念在印度战争和缅甸战争中表现英勇的军官赫伯特·爱德华而命名的,1887年被献给了伦敦大英博物馆),现珍藏于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100克拉的“德隆之星”(De Long star ruby),保存于华盛顿史密森大学的138.7克拉的“利夫之星”(Rosser-Reeves star ruby),为纪念二战而命名的43克拉的“和平”红宝石等。

漫漫寻宝路

  红宝石弥足珍贵,因此成为人类争夺的对象。据史料记载,英法两国为了争夺抹谷的红宝石资源,曾不惜发动了“红宝石战争”。而民间的寻宝热更是经久不衰。

  据考证,早在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在缅甸就发现了红宝石,在抹谷宝石开采区发现了石器和青铜器时代的开采工具。流传于中缅边境地区的古老传说中也提到了“鲁比”——红宝石。关于红宝石的最早记载是1597年,当时在抹谷已开始大规模开采红宝石,但国王不允许私采。缅甸历代王朝都视宝石为其私产,每当得到发现宝石的消息,国王就派一位王族为代表,骑着大象,带领卫兵,直奔宝石发现地取回宝石。私藏宝石的人会遭受酷刑,挖掉双眼,终身监禁。不过国王也不能保全这些珍宝,英军入侵时,贡榜王朝第九位国王曼同(1853年~1878年)的一件珍宝饰品就不翼而飞了。

1885年英军发动第三次侵缅战争。

  1885年12月,英军发动第三次侵缅战争,推翻了曼德勒王朝末代帝王锡袍,锡袍的收藏品被席卷一空。这些藏品现保存在伦敦南肯辛顿区的印度博物馆中,其中的宝石个儿小,无光泽。据说,英国人占领曼德勒后立即封锁了皇宫,除皇宫女仆外,外人不得入内,但就在那个时候,缅甸的顶级红宝石从占领者眼皮底下蒸发了。

  1988年缅甸军政府执政后,实行封闭政策,外国人要去缅甸困难重重。抹谷地区虽然和以前一样对外国人封闭,但近几年情况稍有改观,缅政府允许一些宝石方面的专家来矿场参观,给他们颁发参观许可证。许可证很大,几乎每走一步都要出示,而且在参观过程中全副武装的士兵总是不离左右。

  如果天气好,从曼德勒到抹谷红宝石谷只需走6小时左右。这里景色秀丽,到处鲜花盛开,茂密的热带丛林覆盖着山峰,完全是一个天然大花园,同时这里也是大象、老虎、狗熊等动物的王国。

  私人公司一般在雨季(10月至次年5月)时在河流小溪中开采。虽然法律禁止私人开采,但政府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不过大的红宝石产地严禁私采。

  抹谷的生活就像玩彩票,一贫如洗的人如果找到珍贵的宝石,就像抽到幸运彩票一样一夜暴富,立即从乞丐变成王子,这种情况在抹谷是家常便饭。抹谷居民满怀兴奋与狂热,期待着幸运之神的青睐。

每天清晨,在小河溪流边都有很多妇女光着脚,拿着很大的竹托盘,不知疲倦地用河水冲洗沙石淘寻宝石。不过,抹谷人都清楚,最大的宝石矿床在宝石山谷里,所以他们甘愿冒着生命危险攀登悬崖峭壁,爬到离宝石山谷几十公里甚至只有1公里的地方寻宝。这样做很危险。多年前,曾有12名矿工就被活埋在一个山洞里。由于优质红宝石供不应求,许多人还是铤而走险。

抹谷宝石中的大部分会通过合法或非法途径落入邻国——泰国。泰国是世界红宝石交易之都,其宝石加工业专业化程度也非常高,抹谷的宝石从那里流向世界各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