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巧妙的“借穿钱”

 蔡叔刚 2019-12-06

本文为天眷堂特约撰稿人洛阳秀才 原创。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古钱文化博大精深,钱币文字书法种类繁多,仅篆书就分为大篆(战国半两)、悬针篆(莽钱)韭叶篆(永光和景和)玉箸篆(北周三品)等,隶、行、草、楷各种书法更是在钱币上百花齐放。此外还有聚真体、隐起文等非主流钱币书法。

 除了书法的多样性,古代钱币还能巧妙的利用钱币文字与穿的关系,形成了“借穿钱”。

   永安五铢

永安五铢背四出
永安五铢为北魏孝庄帝元子攸永安二年(公元529)铸造,制作工整,钱文篆书,直读,文字布局恰到好处。“永安”二字接廓“永”字下笔、“安”字宝盖与穿廓合成一线。借用穿的上下,既节约了笔画,也使钱文显的和谐优美。
永安五铢背“吉”      

还有一种永安五铢背“吉”,巧妙借用了内穿作为一个“口”字,上面一个“土”。可能有人问为什么不是一个“士“字?一是为了书法上的美观,如果是一个上面横长,下横短的“士”字,边轮与内郭这个空间就显得很不美观,二是当时“吉”字也确实有这样写法。

常平五铢

常平五铢

常平五铢为北朝北齐文宣帝天保四年(公元553年)铸,铸造精良,文字优美流畅,玉箸篆体钱文构架匀称、笔画非常圆润。“平”字上横与穿下内郭合一,设计极为考究,是中国钱币历史上最精美的几种钱币之一,居北朝钱币之冠。又因钱名为“常平”,有“平安常在”之意,很多收藏爱好者取其吉祥寓意,经常携带在身边作为护身符使用。

唯吾知足花钱

唯吾知足背藏泉行布、当百文用花钱

唯吾知足背纫佩(会党钱)

 “唯吾知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即知足者常乐,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朴素的心愿、寄托和追求。

唯吾知足花钱利用了方孔钱中间的“口”字作偏旁,上、下、左、右共用一个“口”字,从右向下旋读是“唯吾知足”,从上向右旋读是“吾唯知足”。

所见的唯吾知足花钱多黄铜质,大部分为清代铸造,通常用作玩赏、馈赠、纪念、祈福之用,不但构思巧妙有趣而且寓意深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