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技“烹”技

 烹饪工艺资料室 2019-12-06
烹是制作热菜的烹调技法之一。根据原料初步熟处理的方法不同,可分为炸烹、滑烹、煎烹和炒烹等四种。下面根据实操体会和总结前辈大师们的经验对煎烹的技艺作一浅析,以供烹调大家们斧正。

A.煎烹的方法和工艺流程

煎烹方法:将刀工处理好的原料,经过腌渍入味,再挂糊或搅糊后做成一定的形状,放入有少量油的锅中,煎至两面金黄且熟透,加清汁烹入味而成菜的方法。
工艺流程:选择原料→刀工处理→腌渍入味→调味成馅和成形→拍粉、拖蛋液→煎制→调兑清汁→烹汁成菜→装盘上桌

B.煎烹的操作关键及注意事项

一、选择原料

煎烹的原料既有动物性的,也有植物性的和其它原料。如鲜鱼、虾、猪牛羊肉、鸡鸭肉等类;茄子、土豆、香菇等类;豆腐、鸡蛋、腐竹等类。

二、刀工处理

对于煎烹菜的主料,一般改刀成厚片、段,或茸泥。如果主料是肉类,切片、切段后,最好用刀面拍几下,使肌肉纤维松软,以便于腌制入味和增加嫩度;剁茸泥时要拣净残留筋膜,以确保美妙口感。
注意:相对来讲,含水分多且嫩的肉料改刀较含水分少且老的肉料要厚一点;植物性料较肉类原料薄一些。

三、腌渍入味

此步骤适宜改刀成片、段等形状的原料。操作程序如下:
1.动物性原料。将改刀的片、段原料放在小盆内,依次加入精盐、味精、葱、姜、料酒、胡椒粉等除异增香的调料,拌匀腌约10 min至入味即可。腌渍时应注意两点:一是要掌握好时间,以原料进味为好。如过长,原料内部的鲜味成分会随着水分的溢出而流失,从而降低菜品鲜醇度;过短,达不到渍味的目的。二是对于一些质地较老的牛肉、羊肉,腌渍时应加少量嫩肉粉,以软化粗纤维,增加嫩度。
2.植物性原料。有些原料在渍味前应作焯水处理,如平菇、香菇、腐竹等。焯水渍味的方法是:锅内添水烧沸,下入原料焯透捞出,投凉,沥尽水分,与精盐、味精拌匀即可。操作时应注意两点:焯水的目的是去除原料中的一些异味,如平菇的涩味、腐竹的豆腥味等,切记时间不要太长,这是其一;其二是渍味前必须将原料控干水分。
渍味时,不论是动物性原料还是植物性原料,加盐量一定要掌握好,以占整个口味的八成左右为宜。原料经过煎制后会脱水,再加上吸收有咸味的清汁,可使成菜口味恰好。如果腌时咸味正好,经过煎制和烹入味汁,成菜味道过咸无疑,使人无法食用。

四、调味成馅和成形

1.调味成馅
对于刀工处理成茸、泥、粒的原料,则是将所有调配料加入在一起,然后搅拌均匀即成。其方法是:将刀工处理的主料放在小盆内,依次加入精盐、味精、料酒、葱姜汁、酱油、甜面酱、胡椒粉、鸡蛋液和干细淀粉,用手抓拌均匀即成。调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酱油或甜面酱仅起调色作用,用量切忌太多;否则,煎出的成品色泽黑乌,失去了煎烹菜金红的色泽。
(2)加入葱姜汁起到去异增香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加入葱姜末也可以,但是经油煎后,成品表面会有凸起的黑色斑点。实践证明,还是加葱、姜汁为好。
(3)加入鸡蛋液和干淀粉,均是给原料增加黏性,使成品富有弹性,口感良好。但要掌握好用量,鸡蛋液太多,馅料过稀,不易成形;干淀粉太多,口感发硬不嫩。其大致比例是:每100 g主料加入25 g鸡蛋液、10 g干淀粉为宜。
(4)加入味精、料酒可以提鲜、去腥、增香。另外,精盐量很有讲究,如成菜配味碟食用,加盐量应占整个口味的八成左右;如成菜后直接食用,加盐量应占整个口味的九成左右。因经热油煎制,馅料会挥发一部分水分,使口味刚好。
2.馅料成形
馅料调好后应做成一定的形状才可入油锅中煎制。常见的形状多为饼状。其大小以直径3.5 cm、厚0.5 cm为宜。要求大小相等,以使受热均匀,成熟一致。操作时,手上蘸点凉水,以免馅料粘手,形状不美。为了使形状更美好,可把馅料放在圆形模具内制成。但内壁应抹一层食油,以方便覆出。

五、拍粉、拖蛋液

首先是调匀蛋液。将鸡蛋磕破,蛋液入碗,加入盐、味精,用筷子顺一个方向搅打片刻,调匀即可。切不可搅打上劲,否则不易挂在原料表面。因原料已腌制入味,故盐的用量以满足蛋液本身为度。
其次是拍粉。将渍味的原料理顺,两面均拍上一层面粉,抖掉余粉。由于原料在接下来的煎制过程中会受热升温,当达到600~800℃时,淀粉便会糊化并产生一定的黏性,把原料与蛋液牢牢黏结在一起,可避免蛋液在煎制中脱落,因此拍粉这一程序切不可少。拍粉不可太厚,不然吃不出原料软嫩的质感,有损成品质量,通常以拍上面粉后能隐约见原料表面为宜。
第三是拖蛋液。用筷子夹住拍粉的原料放在蛋液中来回拖几下,使其两面粘上一层蛋液。夹起后,让蛋液不往下流时即好。

六、煎制

净平底锅置火上烧热,舀入食油,用手勺来回推动数下,使锅底吸足油分,然后倒出。锅内留少量食油重置火上,随后摆入拍粉挂糊或作成一定形状的原料,并不时的晃锅移动原料,边煎边淋入少量油待煎至两面金黄(金红)焦香且内部熟透时,铲出装盘。此过程是体现干煎菜品具有美好色泽和良好口感的关键,故操作时除要注意煎锅必须光滑、用油量适度、煎时不断地移动原料外,还要注意两点。
1.煎制易熟的原料(如虾肉、猪脑、蒸熟的米粉肉等),应用中火让表层快速结壳、焦香,并使内部熟透。如果用小火煎制,内部易熟透,而表皮达不到焦香的效果,若继续加热煎制,内部的水分会过多的流失,致使口感不美。
2.煎制难熟的原料(如猪小排、牛肉饼等),应先用小火煎制,待原料内部九成熟时,转中火把原料表面煎制焦香且色泽合乎要求。如火旺,外表色泽达到要求,而内部还未成熟。若让内部熟透,而表层已变焦糊了。

七、调兑清汁

应在煎制的空闲时间里,在一小碗内用鲜汤、精盐、味精、胡椒粉等调匀便可。但要注意鲜汤的用量,以煎好的主料表面大部分吸收,装盘后微有少许清汁为度。若鲜汤过多,不是成菜口感不佳,而是不能称之为煎烹了;如过少,原料表面不能均匀的吸足味汁,使质感达不到外酥的感觉。

八、烹汁成菜

烹汁清汁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把煎好的原料铲出,锅中留有适量底油,下葱、姜、蒜炸香,倒入煎好的原料,随即烹入对好的清汁,快速颠翻至汁剩少时,出锅装盘。
第二种,把煎好的原料用手勺扒向锅四周,中间留有底油,再下葱、姜、蒜炸香,随即烹入兑好的清汁,快速颠翻至汁剩少时,出锅装盘。
此过程是确保煎烹菜品有一个美好口感的关键,操作时要在十几秒的时间内完成。如果动作稍慢,原料在锅中受热时间延长,汁就会收干,这也就失去煎烹菜品的特色。

C.煎烹菜的特点

运用煎烹法制成菜肴的特点是:色艳油润,外表略焦,内部细嫩,味道咸鲜。如煎烹牛小排、煎烹羊肉片、煎烹豆腐、煎烹里脊、烹香鸭脯、煎烹香菇、煎烹肉排等菜例都是代表。

D.煎烹菜代表菜例:

煎烹小牛排

原料:牛排200 g,炸细土豆条50 g,煮扁豆段50 g,鸡蛋1个,黄油10 g,辣酱油5 g,面粉、清汤、精盐、味精各适量,胡椒粉少许,色拉油50 g。
制法:1.将小牛排斜片成两片,骨棒留6 cm,其余的剁去,然后用刀将骨边的筋剁断,撒匀胡椒粉、精盐和料酒,腌约30 min,粘上面粉,拖匀鸡蛋液,备用。
2.煎锅上火,注入色拉油烧热,放牛排,煎至两面成金黄色且断生,烹入用鲜汤、辣酱油、精盐、味精等调好的清汁,翻匀起锅装盘。
3.煎盘下入黄油,将扁豆段、土豆条加热,放在小牛排的旁边,浇上煎牛排的油汁即可。
特点:金黄色,肉质鲜嫩,清香适口。

煎烹里脊

原料:猪里脊200 g,鸡蛋 2个,干细淀粉 30 g,辣鲜露 15 g,精盐、味精、料酒、葱花、姜片、色拉油各适量,白糖、醋各少许,鲜汤50 g。
制法:1.将猪里脊上的一层筋膜剔净,顶刀切成0.5 cm厚的片,再用刀面拍松,纳盆,加入精盐、味精、料酒拌匀腌渍5 min,再磕入鸡蛋液,放淀粉抓拌均匀。
2.用精盐、料酒、鲜汤、醋、白糖、味精和辣鲜露在一小碗内兑成清汁。
3.净锅上中火炙好,舀入少量油,排入里脊片煎至两面金黄至内熟透。把里脊片扒向勺的四周,露出中间余油,放葱花、蒜片炸出香味,烹入清汁,快速颠翻均匀,出锅装盘。
特点:两面金黄,外略软白嫩,味咸香微辣。

煎烹豆腐

原料:嫩豆腐200 g,猪五花肉50 g,鸡蛋 1个,干淀粉 20 g,生抽 10 g,精盐、味精、料酒、葱花、蒜片、姜米各适量,胡椒粉少许,鲜汤50 g,香油5 g,色拉油100 g。
制法:1.五花肉切成绿豆大小的粒;豆腐放在小盆内,用手抓碎,加入五花肉粒、姜米、鸡蛋、干淀粉、精盐、味精等拌匀成馅料;用精盐、料酒、味精、胡椒粉、鲜汤、生抽等在一小碗内兑成清汁。
2.平底锅上火炙好,舀入少量油布满锅底,把豆腐馅做成直径约3 cm、厚0.5 cm的圆饼,排到锅中,煎熟至外表金红,铲出;锅留底油烧热,炸香葱花、蒜片,再放入豆腐饼,烹入清汁,淋香油,翻匀装盘。
特点:色泽金红,咸香适口。

烹香鸭脯

原料:鸭脯肉1块,葱节、姜片各5 g,香叶、桂皮各少许,精盐、鸡精、酱油、美极鲜各适量,白糖、陈醋各少许,香油5 g,辣椒油10 g,料酒10 g,蒜片、葱花各 5 g,色拉油 500 g(约耗 50 g),鲜汤 50 g。
制法:1.锅内放清水上火烧开,下入鸭脯肉、葱节、姜片、香叶、桂皮和精盐,以小火煮熟,捞出晾凉,切成0.3 cm厚的片;用料酒、精盐、鸡精、酱油、白糖、陈醋、美极鲜、香油、辣椒油和鲜汤兑成清汁。
2.炒锅上火,注入色拉油烧至六成热时,将鸭脯肉片拍上一层干淀粉,下入有少量的热油锅中煎至两面焦脆,扒向锅边,露出底油,放入葱花、蒜片炸香,倒入味汁,颠匀装盘。

特点:鸭肉外表略焦,内里细嫩,咸香微辣。

(牛国平/文)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烹饪工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