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 ——白朴《天净沙·冬》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5、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 6、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7、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8、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谢道蕴《咏雪联句》 9、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道蕴《咏雪联句》 10、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骈《对雪》 ![]() 1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12、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 ——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13、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14、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 ——杨万里《观雪》 1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 16、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元稹《南秦雪》 17、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吕本中《踏莎行》 18、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华幼武《春雪》 19、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 ——徐渭《梨花》 20、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浑然雄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 《雪》 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诗人的形象却鲜明可触。该诗不仅饱含着诗人的憎恶、蔑视、愤激之情,而且处处显示出诗人幽默诙谐、愤世疾俗的性格。 ![]() 《风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 ![]() 《对雪》 唐·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 这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写得别具一格。诗人希望白雪能掩盖住世上一切丑恶,让世界变得与雪一样洁白美好。结尾一句,道出了作者胸中的感慨与不平。 ![]()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 首句写终南山高耸入云,表达了作者的凌云壮志。又通过山与阳光的向背表现了各处不同的景象,后联想到山头的积雪消融,丛林明亮,低处的城中反会增寒,使诗达到全新的境界。 ![]()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觉衾寒窗明,而知有雪,闻折竹之声,而知雪重,写来曲折有致,构思巧妙,别具一格。白居易谪居江州时心情孤寂,彻夜无眠。因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故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