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书法先打好了框架,然后再去改善细节

 mengk4fz0yyf5h 2019-12-07

学习写字要避免走弯路,这里有几个方面,我今天和大家聊一聊,你如果不这么做了,就会节省很多的时间,也不会被带到下坡路。

我们常说取法乎上得其中,也就是你照着好的学习至少能学个中等,那么取法乎中得其下也就不言而喻了,我们要做的就是避免后者。我之所以大力提倡以古帖入手学习写字无外乎就是出自这个出发点,现代的钢笔字帖,我不能说他不好,但是相对于古帖来说在字的结体和字势方面是有很多的不足的,我在这里先给大家看一个图片:

这是网上的一个硬笔字帖,带了一层薄薄的透明纸,你可以描摹,这个主意倒不算坏,但是取决于你所描摹的范本如何。古人说临帖学其神,摹帖学其形(所以颜真卿的字表面看起来跟王羲之的字没有半点关系),你去照着描本身就是下策,而如果你所用的范本又不太理想,那么你能够学成什么样子也就可以想象了。这个硬笔字帖的范例字比较生硬,字势也不太自然,例如“其”字,中间不够舒展,刻意加大了下面两笔的尺寸,所以整个字就显得不自然,比例不合适,就像一个人,短腿大脚巴丫,这就不好了,这个字,如果你看了我对汉字里面的三角形那篇东西就会知道,是典型的正三角,下面的两笔不应该太突出,中间瘦长,主笔的横突出,撇捺取收势,才是正宗写法,所以你学了这样的字帖不算是走上正轨,因此我不建议学习。

我还有几个图片分享给大家,这是一个在线教学网站的截图,我们首先可以看到他选用的同样是硬笔字帖,荆宵鹏的字的确很不错,但是,和我前两次介绍的柳公权的{九疑山赋}毕竟不在一条水平线上,所以你从哪个开始学已经注定了优劣所在。

大家通过看他的学员的练习可以看出来学习硬笔字帖的弊病,就是整个字都显得生硬,而作为老师又没有明确指出学员的错误所在的根本原因,这样下去恐怕进步会很吃力,就说这个及格的“及”字,大家请看我对这个字的分析,因为你按照法则规律去分析,人家就会很容易理解。

另外,这个网站从笔画入手,一步一步向深度进军,这样好不好我不做评价,但是这个不是我的想法。我们学硬笔字,鉴于笔画的变化小,而更为重要的则是字的结构,所以我的在线课堂会把笔画结合到整个字的学习过程之中去,而不是单独拿出来讲,学习写字,字势是最主要的,其次是结体,这两样做不到什么都是白玩。我曾经给人家做过一个比喻,就是字的结体就像一个人的骨架,而笔画的变化就像是一个人的衣服,如果骨架没问题了,那么即使衣服破旧一点同样也会有风度,但是你给一个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的人穿的再鲜亮他也拿不出手。况且我们不是奔着学书法的目标去的(如果你愿意那更好),所以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只要把字的结构写好了,让人从整体上看来觉得舒服,我相信我们的小目标就算达到了,尤其现在的高考对于卷面有了特别的要求,那么可想而知,如果你能写一手漂亮的硬笔字的确可以加分,所以我也强调即将高考的孩子抽时间能参与几节课,通过我对字形的分析达到一个短期内有一点速成的改善,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因为即便是你了解了一般的字形,如果不深化学习细节,也不会就有脱胎换骨的效果,充其量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那种。

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能够听我对字的结构及细节做以详细分析,就可以从根本上彻底改变自己的书写习惯,那么这也算是受益终身的一件事,我有信心指导,就看你有没有信心学了。

还是那句话,从古帖入手,详细理解字的结体,举一反三的学习,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取得一定的进步,那么最终效果如何就看你自己的投入了。

大家可以看看这张图里面柳公权写的“其”字,是不是和我分析的一样,这就是法则,你学会了,就首先打好了框架,然后再去改善细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