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为什么要建造“天安门”,天安门最初叫什么?至今才知道

 小天使_ag 2019-12-07

坐落在我国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它现在已经成为很多游客在北京游玩的必选的打卡地点了。但是大家往往是拍照到此一游,却很少有人知道天安门的建造的始末。

天安门城楼始建于明朝,在明朝永乐年间,它最初的名字叫做“承天门”,长有66米,宽有37米,高度达到34.7米,公元1417年,朱棣开始召见能工巧匠,计划修建“承天门”,即天安门的前身。,正门只有皇帝才可以通过。公元1651年,清朝顺治年间,被更名为“天安门”,从此一直在使用这个名字。

这个“承天门”是当年仿造南京的承天门建造的,所以命名承天门的寓意是“承天启运,受命于天”的意思。这个建筑在当时可以说是皇家非常重要的宫殿组成部分。

其实北京城的建设在成祖继位之初就已经陆陆续续的在进行中了,可是直到永乐十五年,因为大运河修缮完毕投入使用,北京城的建设才进入施工高潮阶段。到永乐十八年城市宫殿的建设就已经基本完成了。天安门的修建也是在四五年的时间里完成的。

1644年,李自成占领北京,该门被毁,在来年又被重建。而它首次被命名为“天安门”,是在清朝顺治八年,也就是1651年,在当时的废墟上重新改建而成,寓意“受命于天,安邦治国”。

之后在康熙年间,又经历了两次规模较大的修缮。然而,这座见证了几个朝代变迁的建筑,在1900年的时候被侵略者炮轰并洗劫,饱受屈辱。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天安门才再一次得到了整修。

可以说,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天安门绝大部分仍然保留了明初的建筑样式它就像是一位饱经了六百年风霜的老人,依旧沉稳静默的屹立在那里,注视着它脚下川流不息的人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