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5个方法让孩子内心强大

 水都 2019-12-07

3月20日

编辑:静静的双鱼

1.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受害者

在选拔中落选了,或者一次竞赛失利,都不意味着孩子是不公平裁判下的受害者,生活就是这样,孩子随时会遭遇被拒绝、失败、不公平。

不要因此就去可怜孩子,要告诉他们,无论他们所处的情况多么不公平,他们都需要积极应对,结果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做了什么努力。抱怨裁判的不公平不能让事情有任何改变,也无法让孩子成长。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面对失败,也学会如何主动地寻求反馈与成长。      

2.不要让孩子害怕说不

不要让孩子觉得内疚是一种很可怕的情绪,这会让他们变成无法拒绝别人过分要求的“老好人”。“做我的朋友吧”,“给我抄抄你的考卷”,告诉孩子,如果他不想同意这些请求,就直接拒绝他们!永远去做你觉得正确的、明智的决定,不要被内疚的情绪左右了你的判断。

很简单很常见的一个例子就是当宝宝比较小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会很“认生”,不愿意对陌生人表示友好,更不愿意被陌生人“肢体接触”。

很多家长带着孩子走亲访友,碍于情面,就代替孩子接受了被“强吻”“强抱”的要求,而孩子自己的肢体语言与表情语言都在大人们享受彼此社交的过程中被完全忽略。培养孩子不害怕说“不”,是从尊重孩子开始。


3.不要让孩子以为地球是绕着他们转的

如果你的人生只剩下围着孩子打转,那孩子会理所当然的认为,所有人都应该以他为中心。然而除了家人以外的人们,并没有必须迁就着他们的义务。让孩子多多思考他们能为别人做什么,而不是一味的想着向他人索取。

就是你要让孩子们知道这个世界欢迎他们的到来(出生),但他们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

既要给孩子充分的爱来建立安全感,又要建立“界限”。比如家长在与客人聊天时孩子来问问题,这时候可以给他一个示意让他知道妈妈听到了你的问题,但是由于妈妈在与阿姨谈话,现在不能马上回应你。

这里可以在孩子身上做一个小测验:可以在孩子面前对配偶表示关心或亲近,看孩子是否有“吃醋”反应。如果有,那么你需要小心,或许在他/她的意识中自己就应该是世界的中心。

4.不要让恐惧左右孩子的选择

把孩子永远放在最安全的环境下,的确可以使你少操心,但是这也会让孩子觉得,未知、探险、尝试都是令人害怕的,会让父母也觉得不安的事情,最好避免这么做,成为一个固步自封的好小孩。

然而未来最确定的就是它会充满变化。今天学过的知识未来也许已经过时,今天获得的经验未来也许已经不适用。唯有不断的探索、学习、尝试才能拓宽自己的疆界,适应各种变化。

5.不要给孩子过高的决定权

在孩子还没有能力做出很好的选择时,不要给他们过高的决定权,例如让挑食的孩子去决定今天晚饭吃什么。听取孩子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别把他们当成小皇帝一样对他们惟命是从。

6.不要对孩子吹毛求疵

期待孩子表现好是正常的,但是期待他们什么都做到完美就会事与愿违。请让孩子知道失败并不可怕,没有事事做到完美也没关系。与其费尽心思每件事都做到完美,不如让孩子争取不断完善自身。不要让盲目的攀比毁灭了孩子的自我价值。事实上,攀比是“去能”(相反于“赋能”)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

7.不要让孩子逃避责任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所以不让他们承担任何家务或者额外的工作,专心学习。但是,承担一些与他们年龄相符的工作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要知道,孩子是不可能一夜之间,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人的。

8.不要把负面情绪拒之门外

受到伤害、悲伤、焦虑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让孩子们接触负面情绪,能使他们尽早学习如何应对和忍受。不要过度保护孩子的情绪,在他们遇到负面情绪时,默默给予他们支持和引导。教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习去调控自己的情绪。

9.不要过于介入孩子的情绪

要默默给予孩子支持和引导,但是别用力过猛了。孩子的情绪需要由他们自己主导,从而学会如何调节和控制情绪。千万不要让孩子觉得,一旦自己不开心了,家人必定会来哄好他们,他们只要放声大哭就好了。可以在他们放声大哭的时候,用语言将他们所经历的情绪描述出来,帮助他们认识进而管理它。

10.不要害怕孩子犯错

帮着孩子订正作业,帮着他们确认上学要带的书本,不停的对孩子唠叨该去做什么了并不会让孩子觉得你帮了忙。偶尔的遗忘和犯错才是生活的常态。

别害怕孩子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这样的经历反而能让他们学会提前安排,从过失中吸取教训,获得成长。有的时候,家长替孩子做的越少,孩子反而成长的越快。家长太迅速的“帮忙”剥夺了孩子自己探索答案与思考的机会。

11.不要把“纪律”和“惩罚”混为一谈

惩罚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纪律是让孩子知道怎么做会获得更好的效果。让孩子“害怕被惩罚”,和让孩子“学会做更好的选择”是完全不同的。让孩子成为一个自律的人,让他们知道自律会使他们更快达成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因为害怕被惩罚而被动行事。

12.不要因怕麻烦而做出让步

面对唠叨个不停的孩子,你会为了让他们闭嘴而答应他们不合理的要求吗?因为孩子做事情又拖拉又做不好,你会为了节约时间替他们做完吗?怕麻烦而做出的让步,会让孩子养成半途而废的习惯,也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不是不够好,连这些小事情都无法胜任。

13.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无关紧要

生活总是充满着琐事,孩子的作业做了吗?运动会的物品准备好了吗?明明是因为重视孩子,却总光顾着忙事情,把孩子本身晾在了一边。请明确地告诉自己的孩子,你是多么珍视他,他的存在是多么的有价值。

在繁忙的日常中抽出时间来,和孩子一起规划要做的事情,让他们的生活更有意义。孩子要首先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无条件的爱。

说了那么多不要做的事情,究竟应该怎么办呢?

01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群在山里野餐的小孩子迷路,在潮湿饥饿中度过了恐怖的一夜,他们无望地失声痛哭,“人们永远也找不到我们了”一个孩子绝望地哭泣着说,“我们会死在这儿。”然而,11岁的伊芙雷站了出来,“我不想死!”她坚定地说,“我爸爸说过,只要沿着小溪走,小溪会把我们带到一条较大的小河,最终你一定会遇到一个小市镇。我就打算沿着小溪走,你们可以跟着我走。”结果,他们在伊芙雷的带领下,成功穿出森林。

也许人们会认为,像伊芙雷这样的女孩生来就有才能,其实才能不是天生的,得益于其父的后天的教育。目前西方国家,包括东亚的日本,十分重视孩子的生存教育,从孩子懂事起,就教育他们如何学会生存和自立,跌到了自己爬起来,自己学会吃饭,整理自己的东西,并知道什么情况下怎样保护自己等。

02培养忍耐力和自制力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幼儿园老师给每个孩子一块糖,并告诉他们:“现在吃,就只给一块,如果能忍一小时后再吃,可以再奖励一块。”以后的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凡是那些能忍耐的孩子成功率大大高于不能忍耐的孩子。这在心理学叫延迟效应,或延迟满足。

许多孩子办事虎头蛇尾,缺乏意志和耐性,长大以后事业上也少有成功。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忍耐力呢?比如,幼小的孩子急于喝奶时,不要马上满足他,让他哭一会儿,一边慢慢和他说话,一边拍他的后背,然后再给他吃,忍耐时间逐渐加长,从几秒到几分钟;对每次都把零花钱很快花光的孩子,家长可以说:“如果你能忍住一星期不花零花钱,下周可以加倍给你,你可以攒起来买你需要的大东西了。”孩子遇到困难,家长不要马上给他帮助,而是鼓励他坚持一下,忍受挫折带来的不愉快,很快就会成功的。

03多让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

有的家长很少让孩子出门,担心这担心那。孩子看到生人就哭、就躲,长大后易敏感、退缩。有的小孩子自私自利,缺乏团结精神,因而也很少有朋友,长大以后也会因人际关系紧张,而影响才能的发挥。所以,孩子懂事时就要让他适应新环境,对胆小的孩子鼓励他多接触人,或主动站起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一过程又叫脱敏。不给孩子机会,他的适应能力是不会自然萌发的。

04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可是孩子对外界刺激是被动地接受,逐渐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好奇,都想尝试去摸摸、看看、甚至会把玩具拆得七零八碎,这是一种求知欲的表现,也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如果家长什么都不让孩子动,不但使他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也会扼杀了他的积极性,将来你想让他有兴趣干点什么事,他也懒得动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家长对孩子感兴趣的事,耐心地给以讲解,或一起跑他玩。

05多让孩子独立思考

一个男孩子因为腿短而无法爬上滑梯的第一级台阶,他央求妈妈把他抱上去,母亲告诉他:“动动脑筋你就会有办法的。”小男孩想了想:“把我的小推车拖到那儿,然后站上去。”“很好,去吧,孩子。”母亲说。小男孩这样做了,一切变得十分容易了。生活中有些事情,只要我们稍微留意一下,总会想出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要培养孩子勤于思考的习惯。

06培养自信和面对挫折的能力

一个在体操方面很有前途的12岁小孩来见总教练,总教练没有当即让她表演体操,而给了她4只飞镖,要她投射到办公室对面的靶子上。那个小女孩胆怯地说:“要是投不中呢?”教练告诉她:“你应该想到怎样成功,而不是失败。”小女孩反复练习,终于获得成功。因此,在生活中,你应该告诉孩子,做任何一件事心里首先要想到成功,而不是失败,相信自己成功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07保护孩子自尊心

孩子做错事或坏东西在所难免的,不要老是数落孩子:“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这个不能动,那个不能动”。这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要怕孩子淘气给你添麻烦,而要多考虑什么有益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因为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家长也要克制自己简单和粗暴的教育方式。如果真是不让孩子玩某样东西,应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把孩子的兴趣转移开。

08给予鼓励和支持

孩子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也可能有失败,甚至也可能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需要鼓励和支持,千万不要泼冷水。尽管他们的梦想对你来说是那么稀奇古怪,你应高兴的是他们拥有较强的幻想力,幻想力正是创造的导师。

09培养尊重他人以及合作意识

社会是一个群体,任何一项事情光靠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奋斗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这就要学会同不同人打交道,并能取长补短。父母必须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训练孩子的合作行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这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并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

要对自己感到满意,情绪活泼愉快,能适应周围环境,人际关系友好和谐,个人聪明才智才会得到充分的施展和发挥。

学会思考—管理情绪—积极行动

1.要教导你的孩子学会现实思考

孩子思考方式,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如何培养他们用积极的方法思考是重点。

和大人们一样,孩子们也会悲观、自我怀疑、自责。当孩子表现出忧虑的时候,有的家长会不当回事地说句“没事啦”敷衍过去,而不是重视起来。当孩子陷入“我一定会失败”的消极假设中时,用更现实化的问题来证明他们的消极想法并不会成真。

怎么做?

例如孩子说:“数学太难了,我觉得我不可能及格的”,比起说“别担心,会好的”,你应该告诉孩子换一种思考方式:“先不要担心考试,平时你可以多付出一些努力,遇到难题可以问爸妈,请教老师,认真完成数学作业,从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开始加油”,将“担心数学不及格”的抽象结果,转化为可以实际行动起来的建议。

当孩子说一些消极的话的时候,你也可以反问他:“为什么你会这么觉得呢?”,“有哪些证据来证明你肯定会不及格?”,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帮助他们意识到积极的一面来证明这些消极想法是不必要的。

2.要教会孩子去管理自己的情绪

有文章中有说到,60%的大一新生并没有做好上大学的心理准备。独自住到学校这个新环境,被陌生的新同学环绕让他们觉得孤独、悲伤和焦虑。

很多家长只会说“这又没什么的,别怕”。这反而更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不是有问题,才产生了这么多负面情绪?教会孩子直面焦虑的第一步就是让他们表达出自己的焦虑,一个不会羞于表达恐惧的孩子,才会有直面恐惧的勇气。

怎么做?

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给他们的各种情绪贴上标签,帮他们分析这些情绪的来源,以及他们是如何被这些情绪所影响的。要让孩子知道,产生负面情绪不是他们的错,也没什么要自责的,他们可以自己选择如何去抒发这些情绪。

3.要让孩子采取积极的行动

教会了孩子如何现实思考,如何控制情绪后,你就成功了一半啦!接下来就是如何让孩子自行采取积极的行动。

太多家长们管的太多了,不仅要帮孩子规划好人生蓝图,甚至要细化到每天做什么,事无巨细都规定好了,孩子就像机器人一样被摆布,失去了“想要去做”事情的意识。

怎么做?

教导孩子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告诉他们,他们有能力去改变自己的生活,甚至去影响身边人的生活。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能渐渐成为更好的自己。所谓采取积极的行动,就是让孩子直面未知,真正投入到自己想去做的事情中,让他们喜欢上自己真正做的事情,并且在努力的过程中,寻找、并认同自己的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