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玄武门之变,看似残忍,但尽显一代君王的大智慧

 茶香飘万里 2019-12-07

自秦始皇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来,国家最高权力也就是皇帝席位的传承,便开始采取世袭制。家天下的国家性质2000多年从未改变,除去清王朝雍正皇帝开创了短期的秘密立储制度之外,其余各个朝代都选择将权力传承于本家族子嗣。但嫡长子继承制在许多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并没有受到尊重,废长立幼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旧唐书‧太宗本纪》史臣曰:“或曰:以太宗之贤,失爱于昆弟,失教于诸子,何也?曰:然,舜不能仁四罪,尧不能训丹朱,斯前志也。

为了夺得太子席位,许多皇室家族成员不惜自相残杀,由此我们也可以清楚了解到,传统家族权力传承体制将会导致皇室成员内部斗争和朝廷党争,甚至有时会导致残忍血腥的军事革新。谁人能想见?这种退而求其次夺储方式的代表竟是一代明君李世民。下面我们就通过这场整治革命去了解君王李世民的智慧和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一.党争背景错综复杂,各方势力犬牙交错

自唐朝从关陇地区起兵横扫天下推翻隋朝政权以来,屡历战功的秦王李世民就建立了极高的声望,他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和皇室成员的尊重。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对此十分嫉妒,父亲唐高祖李渊曾承诺起兵成功之后就封李世民为太子,但他登上皇位,却违背了最初的诺言将李建成封为太子,这极大引起了李世民的不满。

1.太子之位是两方争执的起源

李渊在册封之后也意识到李建成才疏学浅不足以堪当大任,他也动摇了原本的决定,有了更换太子的想法。面对这样的情况,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相联合,拉拢朝中权贵势力制造不利于李世民的社会舆论,并运用各种卑鄙手段打压李世民在朝中的声望,李世民被诽谤中伤之后,也组织自己的团队体系积极还击,与李建成相抗衡。长此以往,朝廷内部出现了两个极端势力相斗争的情况,朝局也因此陷入困境,国家政治体系十分混乱。李建成的声势在斗争过程中水涨船高。

2.李渊立储时的愚钝和愚昧

导致兄弟二人兵戎相见的原因多种多样,而最为根本的是身为皇帝的父亲没能从中调和,导致矛盾不断加深最终难以化解。李渊在立太子的问题上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虽然他已经立李建成为太子,但后期的政治活动中又表现出对李世民的偏袒和倚重,这种行为又使得朝中大臣猜测李渊有更换太子的想法。即使两个党派实力此消彼长,李渊也未能做出中肯的决定,任由事态发展。最终矛盾加深,兄弟二人反目成仇。二.政治变革中,明君智慧可见一斑

1.凌烟阁功臣,绝非徒有虚名

玄武门之变看似是李世民先下手为强抢占先机,赢得了最终的胜利。恕不知,他的这场胜利是长久积淀的结果,更是正义的胜利。李世民在这场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中,究竟有些什么样的筹码呢?首先,我们便会将目光投向李世民团队的人才。凌烟阁的几十位功臣便是李世民获得优秀人才辅佐的写照,他手下无论长孙无忌,杜如晦还是英勇善战的尉迟恭,都忠心耿耿,李元吉使用各种手段拉拢策反尉迟恭都并不奏效,在利益面前,尉迟恭仅仅跟随君主李世民,未曾因诱惑而动摇本心。

2.对形式的明确认识让李世民未曾错过良机

李世民手下的谋士团队早就认清形势,清楚了解到李世民的处境。这样生死存亡的时刻必须率先制人,房玄龄和尉迟恭多次劝说李世民,希望他立刻采取军事行动。李世民此时犹豫不决,他心慈手软,不愿意对自己的兄弟痛下杀手,更不愿意承担谋逆的罪名,但这样的妇人之仁会耽误大事,他的左膀右臂尉迟恭和长孙无忌将形势进行分析之后威胁李世民道:如果大王不能及时决断采取军事措施,那他们便会离开大王身边,浪迹天涯,绝不愿被小人杀害。

3.少数民族屡犯边关,恰成玄武门

在公元626年,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突厥人率领数万骑兵部队侵犯唐王朝边境地区,太子借此机会极力向皇帝推荐派遣李元吉前去征讨。如此做法的目的是借李元吉之手趁机将秦王李世民身边的能争善战者全部调离,这样便在日后除掉李世民的行动中会更加方便,李元吉派遣尉迟恭、程知节、段志玄以及秦琼一同跟随自己向西北征战。但不巧,这样的计划却早已败露,李世民在东宫中安插卧底。此时卧底及时将消息告知李世民,这便直接引发事后的玄武门之变。

4.果断出手,部署周密

当李世民知晓兄弟会在昆明池地区杀害自己时,他绝不坐以待毙,而是立即召集长孙无忌等人进行策划。事情的周密部署更彰显着李世民团队的远见卓识,在公元626年7月1日,李世民率先向唐高祖李渊上书,称自己的兄长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和后宫内皇帝的妃子有苟且之事,并且他们多次策划谋害世民。这样的计策成功为玄武门之变制造了先决条件,当皇帝看过李世民的上奏之后,第2天便要召唤李元吉和李建成前来问话。

5.时代不出所料,成功入住东宫

此时,李元吉还并未带兵出征,但他有些怀疑和畏惧,并劝说兄长李建成称病不去,但李建成十分草率的认为宫城内部防范没有问题,李世民更不会有实力在宫城之内下手,这样轻敌的决定导致了二人未做任何准备就按诏书进入宫城。依据李世民部下的周密计划,在玄武门,李建成和李元吉双双被射杀。当高祖李渊知晓此事之后,立刻询问左右此事应如何解决,无奈之下,大臣建议李渊立刻将李世民立为太子,从而便可解决当前危机,李渊十分惶恐,他不得不就坡下驴将李世民立为东宫之主。三.绝不错杀也绝不放过,是明君的城府

为了保证玄武门之变的彻底性,李世民将李建成与李元吉的家族兄弟和子嗣全部屠杀殆尽,从而斩草除根了结后患。但值得一提的是,秦王并未对兄弟家府中的所有人赶尽杀绝,那些未参与此事的无辜亲戚和家族成员都得到赦免,并且李世民对曾经追随李建成的部族和将领都网开一面。他还夸赞那些忠心耿耿的部族,认为他们从一而终未曾动摇是值得敬佩的。这样的胸怀和气度更彰显着李世民身为太子的智慧和长远的发展眼光。

1.广收人才,礼贤下士

面对曾经多次劝说李建成出兵杀掉秦王的魏徵,李世民也并没有将他杀害,而是询问了魏徵为何要挑拨兄弟之间的感情。魏徵淡然冷静的回答:如果李建成能早日决断,便不会有今天的祸患。李世民对此大加赞叹,认为魏征此人有他人不可比拟的智慧和见识。他将魏徵提拔为自己身边的谏义大夫。

2.性格决定命运,绝非一句空话

从性格方面分析李世民,我们会发现他的最主要特征是刚正不阿,不愿意使用卑鄙下流的手段去达成既得利益。例如在秦王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后宫中的嫔妃为了拉拢关系获得利益,他们多次向秦王讨要一些封地和高官厚禄,但李世民出于公正没有将国家财产和土地分配给这些无功之臣。而是按照功勋的大小和军事的贡献对士兵进行表彰和提拔。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后宫的嫔妃多次在高祖李渊面前诋毁李世民。

3. 永葆本心,获得不下的认可和信任

保持内心的忠贞和廉洁,是李世民做人的根本原则,他对待部下也十分公允和礼遇,从而那些具有杰出才能的人才会死心塌地跟随这位明主。相比之下,李建成的人才团队便不如李世民完善。太子李建成虽位高权重,受到皇帝的宠爱,但他身边没有愿为他赴汤蹈火的部下。虽然薛万彻等人在李建成死后也垂死挣扎,但在李渊的安抚之下,他们还是改换门庭,放弃为主报仇。

因此,从另一角度分析,李建成的团队都是因利益关系才得以凝聚,无论是他与嫔妃之间还是与朝廷大臣之间,都是利益的交割,没有推心置腹亲密无间的信任。

4.纵使上位手段极端,确仍能成一代明君

通过玄武门之变,我们便能准确的把握和了解李世民成功的原因。仅从这件流血革新,我们也能见识到他的雄才大略和君主才能,所以日后在他手下开创的贞观之治也便不足为奇了。

正所谓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样的君主值得敬佩,虽然他的军事革命手段过于残忍和血腥,但面对时局他没有错失机会,主持国家大事又以人民利益为先,更彰显着能屈能伸的男儿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