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雪 一起来回顾那绝美雪景吧~ 大雪进补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大雪时北半球各地日短夜长,因而有农谚“大雪小雪、煮饭不息”,用以形容白昼短到了农妇们几乎要连着做三顿饭的程度。 大雪养生坚持四个三 ① 桂圆——暖心 桂圆是安心宁神、补血益气的佳品,这个时节大家可以多多炖些桂圆粥。因为寒冬对阳气会有极大的消耗,桂圆可以很好地养阳,从而改善血液循环。 ② 红枣——护肝 大雪时节,阳气降到了一年中的低点,为下一次生发进行着准备。阴气继而达到了一年中的最盛期。所以,这个阶段要兼顾养肝,为开春阳气生发、肝气调达打好基础。红枣是护肝食品的上选。 ③ 吃点酸——护血管 冬季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期,而酸性食物比如食醋能软化血管,帮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个时节吃点“酸”,颇有益处。 ① 姜枣茶——温暖全身 姜枣茶可以排除体内寒气,有很好的暖身驱寒效果。姜枣茶的配方主要有红枣6颗、枸杞10克、生姜4片和红糖15克。 ② 马蹄茶——生津润燥 绿茶5克,马蹄(荸荠)150克。马蹄去皮放入淡盐水中浸泡10分钟;浸泡好的马蹄榨汁备用;将泡好的绿茶放入马蹄汁中,调匀饮用。每日一次。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开胃消食,通便利尿。 ③ 黑茶——扶阳益气 大雪时节,人的新陈代谢会减慢,阳气较弱。这个时候喝些黑茶可以起到扶阳益气的功效。普洱茶属于黑茶,有一定的减肥降脂功能。 ① 八宝饭——养血安神 糯米100克、大米100克、赤豆50克、薏米50克、莲子20克、大枣50克。 将食材洗净,糯米浸泡,莲子去芯煮熟,红枣温水浸泡去核,加入大米、赤豆、薏米放入蒸锅,大火蒸40分钟即可。有养心神、补气血的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② 芪杞炖子鸡——补中益气 童子鸡1只(约500克)、黄芪30克、枸杞子30克、白术10克,调料适量。 将童子鸡洗净,切为小块,加入诸补益中药和葱姜蒜盐酒等调料,用文火慢炖1.5小时。有补中益气、滋阴助阳、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适用于体质虚弱、易患风寒感冒者。 ③ 发散风寒汤——祛风散寒 鸡蛋1个、香菜10克、葱白5克、生姜5克,调料适量。 鸡蛋搅拌均匀,其他食材洗净后切碎。将清水烧开,加入淀粉,将搅拌好的鸡蛋缓缓倒入,均匀平铺。再加入香菜、葱姜和盐等调料,出锅前淋上香油。有祛风散寒、发汗解表的作用。 ① 防肺寒——喝热粥散寒 流鼻涕、咳嗽、头痛……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毛病。专家指出,症状较轻的,可以选用一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清代《惠直堂经验方》中的神仙粥就不错。有歌云:“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温服后上床盖被,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2天。 ② 防腰寒——双手搓腰暖肾阳 中医介绍,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腰部为“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③ 防脚寒——做个暖足浴 足浴跟热水洗脚不一样。专家介绍,足浴要注意三点:
1、忌整天不开窗 冬天来临,很多人怕冷不敢开窗。殊不知,室内空气假如不流通,当空气湿度低于40%时,病毒、细菌繁殖加快,且易随着空气中的灰尘扩散,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复发。 2、忌洗澡时间过久 有很多人冬季洗澡时会选择高水温,而且洗澡洗澡时间也会延长,比较高的水温会在室内产生水蒸气,减少了空气中的含氧量,对于心脏不好的人群来说会让血液出现供氧不足,容易引发心血管意外。 3、忌过早去锻炼 冬季室内外温差在逐渐加大。有些人四五点钟就外出晨练,此时人容易受寒冷的刺激,让早晨本已较高的血压上升更快,从而增加了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 4、忌整天不出汗 冬季人们外出活动减少,出汗现象变得“难得一见”,长期不出汗会影响健康。因为人们穿得厚、住得暖、活动减少,常会造成体内积热不能适当散发,加上冬令饮食所含热量较高,很容易导致上火。 5、忌中午不休息 大雪时节应早睡晚起,但因天气寒冷,睡眠会受到一定影响,建议有条件最好睡个午觉,也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 6、忌情绪起伏大 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对于过冬 南北方人民的生活差异又双叒叕成了 大家最爱讨论的话题之一 回想起这些年的那些“南北PK” 还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 ![]() ![]() 你是属于哪类人呢? 对过冬有什么好建议吗? 欢迎在留言区给小布留言! 天越来越冷了 还是要注意保暖哦~ 编辑:沈丹 来源:央视新闻
|
|
来自: cxag > 《花鸟动植物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