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们,请不要这样低质量的陪伴孩子,你是在害他

 快乐就好949 2019-12-07

前段时间在一家小店吃饭时,碰到一个孩子在写作业,妈妈在边上陪着。整个过程,只听到妈妈在孩子旁边不停地说着各种挑剔不满的话:“你是猪脑子吧!”“这都不懂,笨死了,说了多少遍了还不会...”

这位妈妈不管是在对待孩子的态度还是教孩子的语气上,外人看来都是非常的不耐烦的。说话的分贝高得整个小店的人都听得到。

小孩子坐在那战战兢兢地写着作业,妈妈在边上的不断咆哮让她非常地害怕,这个样子外人看着都觉得心疼。

关注教育类话题的父母一定看到过,不管是专家还是老师,都在强调父母对于孩子陪伴的重要性。孩子写作业、阅读要陪,玩耍要陪,本意是好的,但放到现实,许多父母却理解歪了。很多人没有明白陪伴的意义所在,从而以各种错误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反倒是在孩子的成长路上起了负面作用。

那么,父母要如何陪伴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才更有帮助呢?

情绪稳定。

孩子的家庭作业是很多家庭矛盾的导火索,还是那种一点就燃的。“如果有家长在陪伴孩子写作业时,还能够心平气和,那么这个家庭一定是让人震惊和羡慕的。”“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有位爸爸这么说。

陪伴孩子写作业,是非常容易让家长情绪不稳的。孩子在做作业时,暴露出的各类问题,父母看到后心里就会非常的焦虑、烦躁,不知不觉中,这种情绪转变成了愤怒,最后传递给了孩子。

烦躁不安的情绪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长此以往,会使孩子身心难以舒展、不能安心专注地去感知世界变化。家长长期如此的陪伴孩子,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今后处理情绪的方式,孩子无形中学到了父母易怒、易暴的脾气,不利于孩子情商的发展。

陪孩子做作业、玩耍、外出旅行时,父母平和愉快的情绪会给孩子带来安宁与安全感,孩子更放松地探索世界和做自己。

陪伴孩子时,父母需要处理好自身情绪,放下焦虑、烦躁。享受和孩子一起时的每一刻,以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孩子的行为,找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和特质。

积极的回应与全情投入

玩手机、看剧、对孩子的话置之不理或敷衍回答······

很多家长在陪伴孩子时,并没有全情的投入,身在曹营心在汉。这样的“假装陪伴”,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情感上的冷漠和对自己的忽视,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

陈美玲是一位将3个儿子送入斯坦福大学的妈妈,接受采访时她说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积极回应孩子的话。

“孩子喜欢问我各种问题,即使再忙,我也不会说让孩子等一下这类话。有时我在炒菜,孩子们会走来问我一些问题,比如有一次问我:妈妈,妈妈,天空为什么会是蓝色的,为什么不是其它颜色?忙着炒菜的我根本没空回答,这个时候,我会把火关掉,说,这个问题问的真好,等下吃完饭我们一起去找找答案。”

想要做到有帮助的陪伴,离不开对孩子的积极回应和全情投入。

对于孩子提出的各类问题,父母需要好好的回答,在他开心地和你互动时,父母可以努力走进他的世界,跟上孩子的节奏,让孩子感受到你和他是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里。这种高质量的陪伴,短短的一个小时也会胜过一天的心不在焉。

不过多的干涉。

让孩子学会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

很多父母以为陪伴孩子就是时刻围绕在他身边,帮助孩子解决各类问题,提前预知各种麻烦。孩子不喜欢唠叨,父母们却唠叨个不停。

别跑太快,别摔跤了,不是这么放的,我放给你看,要不要喝水······

一天下来,父母精疲力竭,孩子却并不能体会到父母的关心,反而讨厌父母不能让自己好好的玩。这类保姆式的陪伴请停止。

父母们不要一味地去干涉孩子,孩子真的需要帮助,父母必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就可以。

蒙台梭利曾说:“除非孩子邀请你,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

不必要的干涉会起到限制孩子发展的反作用,不仅容易破坏孩子的注意力,还会将孩子的成长节奏打乱。

和孩子一起进步成长

有些父母观念上总认为对于孩子的陪伴就是要放弃自身的个人空间,自己没办法再进步。这种片面的想法不在少数。其实父母在陪伴孩子时,可以专注做自己的事情的,可以和孩子一起享受学习的快乐。

“身教重于言传”是家长“率先事范”的最好说明。

当孩子看到父母认真工作、专心阅读、不断提升自己的样子,也会自觉向父母看齐,这就是“双向陪伴”。

著名作家杨绛先生曾表示,自己正是因为从小受父母的影响,才会从淘气包转向好好学习的。

杨绛的父亲有非常多的藏书,在陪伴杨绛学习时,自己也常常读书写字,做自己的研究;妈妈忙着操劳一家子的吃穿用度,只要空闲下来,就会去翻翻古典文学,现代小说,看得津津有味。

杨绛看在眼里,也学起父母的样,自己去找父亲的藏书来读,越读越有趣,从此好读书,读好书读得入了迷。

父母在陪伴孩子时,不能忘记自身的成长,和孩子一起努力进步,是一件非常美好幸福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