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绥宁“绿海”洛口山:仙人洞里寻古,情人石畔觅缘

 松绿茶 2019-12-07

2018-07-05 16:15

大公网绥宁7月5日讯 (记者张日)溪水叮咚、山风习习、泉水清冽,距离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75公里处的李熙镇洛口山景区,海拔1250米,是这40℃高温天气里极佳的消暑胜地,曾被游人盛赞为绥宁的“张家界”。

春看峰尖青峦、夏饮冰清泉水、秋望丰收农忙、冬赏冰雪世界,洛口山的四季美景不断,不是仙境,胜似仙境,在总面积为50多平方公里的风景区内,辖灵鹫峰、洛口溪、洛口湖三大景区景色奇特,峰、林、洞、桥、坝、湖、瀑布等汇集而成的40多个风景小区更是让人流连忘返,百游不厌。

醉美绥宁,山水苗寨

于湘黔古道邂逅浪漫

据《绥宁县志》记载,民国以前绥宁通往外县的主要大道有20条,往东有7条,其中有2条经过洛口山景区:武阳经黄洋坪通往武冈邓元泰,李熙经石坪通往武冈县城。岁月流逝,多少布匹盐巴洋火从武冈进到绥宁,多少药材桐油笋子被挑到武冈,洛口山一带曾经一度一派“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景象,马蹄声、脚步声、扁担声、吆喝声、喊杀声,声声入耳。如今,古道浸染了岁月的苍桑厚重,但却多了几分古久幽深,循着古道探访洛口山,还能收获几分意外的浪漫。

在洛口山水库管理所对面的山顶上,有一座石峰酷似秀发披肩、随风飘动的美女,正对着镜屏山梳妆,而洛口溪旁,则有两座岩石比肩而立,好像情人搭肩搂腰,含情共舞。山下的洛口湖则如小家碧玉般温婉,水深澄碧,游鱼穿梭,湖中小岛星罗棋布,岛上林木茂密,周围翠峦环抱。微风吹来,云霞般的烟霭时有时无。白鹤飞来,天澄湖净。湖左岸绿树掩映,一泓清泉流入旁边的仙人洞,洞长120余米,洞内有洞。于此处探古访幽,好不温情。

洛口山的浪漫还在于其坐拥两大千年古树及百亩铁杉群。在黄洋坪的东大门,生长着一株古老的银杏树,春夏满株翠绿,入秋一片金黄,树高约45米,冠幅约20米,树身6人方能合抱。银杏叶形奇特,树冠呈优美的椭圆形,犹如撑开的一把晴雨伞,傲霜斗雪,千年不衰。而洛口山村的石坪则生长着三株千年红豆杉王,树高约40余米,最大的一株须五个成年人合抱。同样在石坪,还有着上百亩的铁杉群。铁杉属第四世纪冰川时期的孑遗植物,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被称之为“植物界的活化石”。铁杉群落具有奇特的根连理、干连理、枝连理现象,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展示了植物奇观和当地民族气节,更是婚誓和友情的见证。

绥宁洛口山

到古村落体验苗寨民俗

洛口山景区括洛口山村及洛口山水库,洛口山村历史久远,从宋代开始就有人居住。全村797户2848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920人,占全村人口的67.4%。这里有着厚重的历史遗存,更有着独特的苗寨民俗。

黄洋坪村落是这里最大的自然村落,有房屋近200栋,屋舍大都为四排三间木屋,左右再配以“偏刹”,作为厨房、杂屋和饲喂牲畜用,院落屋舍俨然、鸡犬相闻,为典型苗族古村落。因解放以前匪患不断,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为了防匪,院落还有另一种建筑形态——“窨子屋”,目前村内现仍留有近10座乾隆年间的“窨子屋”。

位于黄洋坪村的东面约1公里处,有一处集佛教、道教于一体的祭拜场所——龙凤庵,庵内安放了观音菩萨和李姓先人李熙山(李姓人尊称为真人老嗲),每年的农历八月一十三日,李姓后人会在这举办隆重的聚会。此外,洛口山还分布着黄埔军校遗址、吴三桂之孙吴世璠反清复明布防地等历史遗存。

神秘的巫傩文化是洛口山的另一大遗存,庆老嗲、抬老嗲巡游求雨、喊魂、收吓、立挡箭碑等,流传已久,充满神秘色彩。而六月六、拜亲伢(爹)、送财神、逗春牛等民俗活动,则富含独特的民族风采。每年的立秋,当地苗族还会举行“赶秋节”,男女老少共同参加“荡秋千”活动。“荡秋千”有点类似击鼓传花,秋千场放在村子的中央,在八人秋千架上,分别坐着四男四女,架下站两位老人——秋公和秋婆。先由秋公秋婆念几句诗,唱开秋歌,然后由秋公秋婆转动秋千,表示“开秋”。当快速旋荡的秋千突然停下来时,谁停在上面,谁就要唱歌。秋千场同时也是寻侣定情的社交场合,一展歌喉的同时不但能收获满堂喝彩,还有机会得到异性的注意与爱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