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一首诗戴复古《月夜舟中》,月夜舟中,正是悲凉寂寞时

 江山携手 2019-12-07

满船明月浸虚空,绿水无痕夜气冲。

诗思浮沉樯影里,梦魂摇曳橹声中。

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

数点渔灯依古岸,断桥垂露滴梧桐。

——宋代: 戴复古《月夜舟中》

诗人写诗,不是一种职责,而是一种习惯。心中有感之时,则不能无诗。正如人之饥而食、渴而饮,有感中来,则欲作诗。诗不是凭空就有的,也需要有“材料”加工,就像煮饭,不能为无米之炊。诗的材料就是情与景,两者组合,经过加工就成了诗。

明月之夜,独宿舟中,凄清寂寥,孤独难眠。此情此景,作为诗人,不能无感。既有感于心,则不能无诗,这首《月夜舟中》诗,正是戴复古在那种情境之下所作。诗中大部分都是在写景,其实是在写心,正是寓情于景物之中。读其诗,则有浓浓的凄凉寂寥之感,有许多忧伤在其中。月光虽好,并不觉其美。天空也是空旷如虚。绿水、碧潭、红蓼、梧桐,亦是美景而并不可喜,只觉其哀。更别提樯影、橹声、星辰冷落、鸿雁悲鸣、渔火、断桥,则都是凄凉之景,更是不胜其哀。

诗中明写自己之情,只是“诗思”、“梦魂”两处。悲感来袭,故起“诗思”。寂寞难眠,忧愁哀思,则是那时“梦魂”。悲伤之情,“诗思”则都是悲伤。因为难眠,所以聊以观看周围的景物。观看景物,并非盯着一处发呆,而是仔细观察。从上到下,从近到远,看了许久许久。把看到的,听到的,都放到了诗中,于是有了这首诗。闭目想象,寂静之夜,小舟停泊于旷野,立于舟中观望,所见所闻,景物的分布,从高大,到细微,一一都呈现在那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