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宝玉与黛玉前世有缘今生有恨?从一块顽石与一颗仙草说起

 快乐老年435 2019-12-07

《红楼梦》是用文字描绘出来的鸿篇巨制,这部章回体小说在我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不仅拥有极其重要的文学地位,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文学造诣。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以及独特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文学功底,被举世公认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

从浅显易懂的角度去阅读红楼梦,这其实只是一部描写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故事。但事实上“宝黛”的爱情,只是这部长篇小说的线索之一。

如果能够揭去这层神秘的面纱,我们会发现其实红楼梦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就是对封建制度以及封建礼教的批判。

为什么宝玉与黛玉前世有缘今生有恨?从一块顽石与一颗仙草说起

这部写于清代的长篇“人情”小说,不仅写出了宝玉和黛玉凄美的爱情,同时也塑造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历史。

红楼梦的著作者曹雪芹先生,以贾宝玉的视角写尽了当时社会的人间百态,以及生活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在时代大背景之下的沉浮起落。

不同年代、职业、身份、性别,以及文化层次高低不同的人群。在阅读完红楼梦之后,都会以其自身阶级视角去解读,这篇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堪称经典的长篇巨著。正所谓一千个人阅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为什么宝玉与黛玉前世有缘今生有恨?从一块顽石与一颗仙草说起

曹雪芹运用最细腻的心思,以及最精湛的笔法,为世人刻画出了一段看似儿女情长,但实际上却十分悲凉的爱情故事。

并且以贾宝玉、林黛玉的身世,及二人的经历作为引子,进而延伸至整个贾府以及“史、王、薛”但大家族。

通过对这些经典人物及其家族的描写,为大家呈现出了一部古代封建社会“生活史”。在这部“生活史”中既有悲欢离合也有尔虞吾诈,虽然也描绘了一些昙花一现的快乐和爱情,但这些短暂的快乐和欢愉,并不是曹雪芹撰写红楼梦的本意。

为什么宝玉与黛玉前世有缘今生有恨?从一块顽石与一颗仙草说起

按照“红学”专家的研究成果来看,清代大才子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想要表达的主旨以及中心思想,其实是想通过对四大家族的悲剧描写,以及书中女人悲惨命运的刻画,再加上主人公的悲剧人生,反衬出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与残酷,并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

曹雪芹与《红楼梦》的曲折经历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大有来头,他出身于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其祖上深得皇恩沐浴,曾祖父曹玺曾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做过康熙帝的保姆。这种层层递进的关系,让曹氏一族在清朝初期和中期曾显赫一时。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更是深受康熙帝宠信,因其曾做过康熙的伴读和御前侍卫。这种可以直接与皇帝相伴的亲近关系,也让曹家在康熙一朝隆恩浩荡。曹雪芹早年曾亲历了曹家的繁荣景象,并度过了一段纨绔富贵的生活。

为什么宝玉与黛玉前世有缘今生有恨?从一块顽石与一颗仙草说起

但由于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在这种背景之下曹家从此一蹶不振。作为纨绔子弟的曹雪芹,因受家庭波及他的人生也出现了重大转折。

至此他深深地感受到了,在封建制度之下纵然有天大的权势与富贵,在封建政权的面前也危若累卵。

曾经显赫一时的曹家,在获罪抄家之后不仅顷刻间倒塌,同时还需要依靠卖字画以及友人救济为生。曹雪芹在这次家庭变故之中,不仅亲身体会到了世态炎凉,同时也对封建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为什么宝玉与黛玉前世有缘今生有恨?从一块顽石与一颗仙草说起

在这种人生转折的关键时刻,以及生活无所着落人生无所依托的前提下,曹雪芹历尽艰辛终于创作出了,被后世之人奉为“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但是这并没有为曹雪芹的实际生活带来任何改变。

在其晚年依然过着“满径蓬蒿”,以及“举家食粥酒常赊”的生活。虽然在文学上他被誉为“巨匠”, 但在生活上他却是不堪一击的“小人”。

在这种悲凉的晚景之下,曹雪芹在乾隆二十八年除夕之夜,在贫病交加的状态之中溘然长逝。

为什么宝玉与黛玉前世有缘今生有恨?从一块顽石与一颗仙草说起

笔者认为曹雪芹在撰写红楼梦之时,他的心情一定是极度压抑,并且处于痛苦情绪纠缠之中。想起从前富贵盈门的家族盛景,再看一下眼前朝不保夕的生活状态,这种强烈而又巨大的反差,肯定会让这位曾经的豪门公子怅然若失。

这些艰辛与困难虽然并没有打垮曹雪芹的精神,但是却在不断蚕食着他的身体。在这种无以复加的悲痛情绪之中,他虽然创作出了举世闻名的巨著红楼梦,但他的人生却并没有熬过知天命之年。

为什么宝玉与黛玉前世有缘今生有恨?从一块顽石与一颗仙草说起

《红楼梦》中描绘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爱情

在红楼梦第一回第一章开篇之前,作者曹雪芹曾写了一段自序。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

从这段字句中可以得知,作者想通过所谓的“一番幻梦”“ 将真事隐去”。 实际上这不仅符合长篇小说的创作规律,同时也能够让作者在超然于外物的前提之下,可以敞开心扉、恣意下笔去撰写,他曾经所经历的人、事,以及想要表达的真实感情和思想。

为什么宝玉与黛玉前世有缘今生有恨?从一块顽石与一颗仙草说起

1.宝黛二人的前世缘分造就今生爱恋

曹雪芹在其著作《红楼梦》中,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生今世都做了详细交代。贾宝玉是神瑛侍者转世,而林黛玉则是绛珠仙草转世。这种人物设定为后续文章展开,不仅奠定了“梦幻”的基础,同时也注定了宝黛二人的凄美爱情基调。

《红楼梦》中将贾宝玉的前世,设定为一块女娲补天弃用灵石。因其吸天地之精华,经日月之锤炼而修成人形。后来因为受人点化而成为仙人。所以贾宝玉在出生之后口中衔了一块玉石,并且以此玉石为名并终生挂于颈上。

为什么宝玉与黛玉前世有缘今生有恨?从一块顽石与一颗仙草说起

林黛玉的前世则是三生石畔的一颗绛珠仙草。贾宝玉在前世为仙人之时,曾经每日为这颗绛珠草浇水。在贾宝玉前世的耐心呵护之下,这颗绛珠仙草经过岁月锤炼也修成人形,至此二人的前世缘分已经结成。

贾宝玉的前世仙人下凡投胎于贾府,绛珠仙草为了报答仙人的“雨露”之恩,便也随其一起坠入凡间。

并立下誓言要用一生的泪水,去回报神瑛侍者的浇灌之恩。所以林黛玉与贾宝玉从初见到最后去世,为贾宝玉整整哭了一世。

为什么宝玉与黛玉前世有缘今生有恨?从一块顽石与一颗仙草说起

2. 宝黛爱情中“以神喻人”的绝妙写法

但由于《红楼梦》并不是神仙修到类的小说,之所以书中会出现很多所谓的“神仙”。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作者自云”中,曾写过这本就是

“一番幻梦”。当然《红楼梦》中之所以会有神仙出场,目的就在于只有“以神喻人”,次才能彰显人性与神性的结合之美。

这其实就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为世人所描述的宝黛之间,既凄美哀伤又可歌可泣的爱情。

实际上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另一番深意,就是“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

为什么宝玉与黛玉前世有缘今生有恨?从一块顽石与一颗仙草说起

3.顽石与绛珠草的爱,终究无法修成正果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将贾宝玉和林黛玉,比喻成顽石与绛珠仙草。实际上其寓意就是顽石与绛珠仙草并非同类。所以即使二者发生了感情,也终究是顽石顽劣不化,而绛珠仙草则注定被命运所累而香消玉殒。

这也就为多愁善感、心地善良的林黛玉,最终的结局埋下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伏笔。黛玉将花朵比喻成自己,实际上这是对其前世身份的认可。在其临终之前“葬花”,实际上表达的也是一种至死不渝的爱情观念。

为什么宝玉与黛玉前世有缘今生有恨?从一块顽石与一颗仙草说起

(1)黛玉葬花香消玉殒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这是《葬花吟》中比较经典的诗歌段落,这首诗深切的体现出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同时也体现出了主人公消极颓伤的情绪。虽然在艺术上《葬花吟》,十分符合林黛玉的人物设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容易引起悲伤的情绪。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是《葬花吟》最后四句,同时也是整首诗歌中最经典的句子。写出了青春易逝容颜易老的悲凉,以及林黛玉一生就像这凋零的花瓣一样,只有葬入土中才能得到解脱。

为什么宝玉与黛玉前世有缘今生有恨?从一块顽石与一颗仙草说起

(2)黛玉玉殒宝玉丢玉

黛玉葬花之后死于疾病,或许她以还清前世欠下的情债。或许她真的是绛珠仙草化身,肉身死去而灵魂则重新归入仙班。这世间再也没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面厣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姣喘微微。闲静如姣花照水,行动如若柳扶风。心较比甘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一样的女子了。

在林黛玉死后贾宝玉也因丢了,颈间长挂之“宝玉”而情绪错乱。他再也无法呼唤“林妹妹”了,也再也无法见到那个多愁善感性格、小心慎微的林黛玉了。贾宝玉或许并不是因为丢玉而颓废,心上人丢了才始他哀莫大于心死。

结 语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序,云:“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

“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

这些观点其实都为《红楼梦》的问世,打下了坚实而又牢靠的基础。

笔者认为从这段序言中不难发现,《红楼梦》中所描绘的男女爱情、家族兴衰,其实都是曹雪芹曾经亲身经历的往事。虽然这部小说的本质是“幻梦”一场,但曹雪芹的“一番幻梦”,却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文学巨著。

虽然有“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的说法,其目的就是担忧女性朋友,在看完《红楼梦》之后,被其中的悲伤情绪、以及消极思想所感染,进而做出一些伤身伤心之事。但无论从文学角度还是社会意识范畴来看,《红楼梦》都是一部不朽之作。

【参考文献】

1.刘梦溪《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故事的心理过程》

2.周欢《宝玉和黛玉的爱情》

3.唐晓琴《论封建婚姻观——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的社会原因》

4.徐乃为《对爱情真谛的本质诠释——论《红楼梦》宝玉黛玉的爱情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