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防治校园欺凌:教师视角的五步解读 ——基于国外多项研究的思考

 GXF360 2019-12-07

近几年,“广西北海合浦县公馆中学女生坠楼死亡”、“安徽小学生被副班长逼吃屎喝尿”等与校园欺凌有关的事件通过媒体频频爆出,一些事件令人触目惊心,还有一些年轻的生命丧失,校园欺凌案件引起政府、司法部门、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些欺凌事件有的发生在校外,但大部分是还是发生在校内。因此,学校在遏制校园欺凌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责任,而在学校这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教师对于校园欺凌的防治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在这些欺凌案件中,正是由于教师的缺位、失职或者放纵,导致出现严重的后果。学校是校园欺凌的主要发生地,教师是校园欺凌第一线的干预者,校园欺凌的治理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在教师身上下功夫,由教师影响学生。而教师要想充分发挥遏制校园欺凌的积极作用,至少要过好五道关。

当前,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共治新格局仍未全面形成,打击侵权假冒工作与人民的殷切期盼还有差距,政府维护市场秩序的公信力仍有待提高。在依法打击侵权假冒案件基础上,及时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营造良好市场营商环境,防止劣币驱逐良币,避免逆向淘汰,从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视角,多层面、多维度、全方位促进消费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多措并举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教师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关

欺凌行为是一种反社会性的个体或群体行为,因此,欺凌者在实施欺凌行为的时候,会采取一些比较隐蔽的方式,以防被教师和其他学校管理者发现。很多教师也因此认为自己的班级中不存在欺凌行为,对班级中可能存在的欺凌行为很少关注和重视。校园欺凌的隐蔽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生地点与时间的隐蔽性。德国学者罗塞尔和布莱辛对德国暴力欺凌的研究揭示,60.1%的欺凌发生在游戏场地,17.3%的欺凌发生在往返学校途中,10.4%的欺凌发生在学校走廊上,9.2%的欺凌发生在教室里[1]。另外,洗手间也是欺凌的高发地。从这个研究可以看出,发生在教室内的欺凌不足1/10,大部分欺凌发生在教师不在场的地点,如厕所、操场,而这些地点往往是学校和教师监管的盲区。从时间的角度看,一些欺凌行为发生在课间,还有一些发生在上学或者放学的时间段,或者社区当中,在这些时间段,教师在场的可能性很小,旁观者相对较少,欺凌者被告发的可能性比较低。

二是欺凌方式的隐蔽性。一般来说,欺凌包括身体欺凌、言语欺凌、关系欺凌和网络欺凌四种主要方式。在美国一项全国性的高中学生健康行为调查中,学生报告:近两个月内身体欺凌占13%,言语欺凌占37%,关系欺凌占41%,网络欺凌占10%[2]。在这些欺凌方式中,身体欺凌最容易识别,因为像扇耳光、踢、打、掐等行为很容易被教师发现。而在学生遭遇的欺凌事件中,身体欺凌仅占一小部分,反而是不容易被发现的言语欺凌和关系欺凌占有很大比重。关系欺凌是一种很难从外显行为来察觉的欺凌形式,它包括一些微妙的体态,如咄咄逼人的眼光、闪烁的转眼球、叹气、皱眉、冷笑、窃笑和敌对等肢体语言[3]。言语欺凌也很容易实施,即便是成人在场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窃窃私语的方式实施,或者在操场上大声地侮辱某人,而这些声音很可能被其他声音遮盖而不被教师听到以达到伤害别人的目的。同样,借助于网络手段进行侮辱、谩骂、恐吓的网络欺凌也有很强的隐蔽性。在网络欺凌中,欺凌者不需直接面对受害者,而是借助于电子媒介进行欺凌,有着更强的隐蔽性。

因此,首要的是让教师们了解校园欺凌是一种普遍的校园现象,几乎存在所有的班级中,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要对校园欺凌予以重视。

教师对校园欺凌的鉴别关

校园欺凌有多种表现形式:既有生理性欺凌,也有心理性欺凌。生理性欺凌主要是身体欺凌,包括咬啮、扼喉、拉扯头发、打击、脚踢、掐捏、拳击、推搡、抓挠、吐唾沫、追踪和其他形式的身体攻击与胁迫,还包括损坏某人的财物。心理欺凌则包括言语欺凌和关系欺凌,言语欺凌包括辱骂、嘲讽、贬低、严苛地批判、诽谤、电话恐吓、敲诈金钱、使用性暗示语言或侮辱性语言、发表使人痛苦的谩骂、恶意取笑、传播错误且恶意的谣言等[3];关系欺凌则通过忽略、孤立、排除或回避,系统地降低被欺凌者的自我意识。

初二时,陈老师的成绩相对较好,同学们常常一窝蜂般地来抄他的作业。突然之间,他感觉到有一种责任降临在他的身上,他掌握着全班同学作业的“生死”。为了“不辱使命”,他就主动把座位调到第一排去听老师讲课。结果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外界的逼迫,陈老师的成绩很快上升至班级第一名。

身体欺凌、言语欺凌和关系欺凌属于传统的欺凌方式,网络欺凌作为新兴的欺凌手段目前也是校园欺凌关注的焦点,表现为:发布刻薄或伤人的在线评论;发布令人尴尬的、无礼的或者令人痛苦的在线图片或视频;创建侮辱某人或者使某人感到难堪的网页;通过电子邮件、短信、即时通信、社交媒体或者其他电子通信形式传播谣言;在网络上或者通过短信威胁某人;在网络上冒充另一个人,并且做出使这个人感到尴尬或痛苦的行为;网络聊天,或使用在线媒体追踪和吓唬某人;排除或故意排除在线群组中的人员[4]

上述描述主要展示欺凌者的行为,而处于被欺凌状态的学生,他们的行为往往有一些规律性的外在表现,如经常是午饭时分独自一人就座,没有任何朋友一起玩耍,除了被嘲笑之外,被同龄人忽略;从未被选中参与运动队或课堂团队的活动;在课堂上不发言,当被要求参与课堂活动时缺乏自信,而参与时又引发别人讽刺性的言论;课堂作业以一种无法理解的方式恶化;不规律地参与某项活动或经常性地缺席某项活动;在班级中年龄较小,体格较弱,但似乎处于打架的中心并由他先动手打架;当身体上的问题变得严重时,例如,口吃[5]。如果学生长时期处于类似状态,则很可能处于受欺凌的境地,教师应该格外关注并进行干预。

教师只有了解并熟悉欺凌的方式和受欺凌者的外在表现,才能及时鉴别学生的反常行为,尽早介入,避免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教师对校园欺凌干预的信心关

认识到欺凌的严重性,并且能够识别欺凌,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会采取行动干预欺凌。加拿大的一项研究显示,研究者们所发现的游戏场地欺凌中,仅有17%的事件被负责任的教师发现,其中,教师们选择介入的事件只占23%,这意味着,整体而言,教师们只处理了3.9%的欺凌事件[6]。其实,并不是教师们不想干预校园欺凌,而是很多教师对于自己是否有能力干预欺凌存在疑问。

教师对干预欺凌胜任感的缺失,可能有如下原因:一是教师们大学期间并没有学习处理校园欺凌的相关课程,这使得教师们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巧;二是进入教师工作岗位后,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也没有开展反欺凌的相关培训,很多教师对于欺凌事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经验几乎是空白,遇到类似事件,没有更多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凭借自己的教育经验探索处理的方式;三是处理校园欺凌的尺度不容易把握。在家校关系如此敏感的今天,教师的处理行为稍有不慎就可能激化家校矛盾。很多教师为求无过,面临欺凌事件时或者拖延,或者回避,或者由家长自行协商解决。

美国戈登等人的研究显示,认为自己有能力处理欺凌事件的教师比其他教师更能公开表达对于欺凌的反对态度,并采取有效的反欺凌策略[7]。对干预欺凌行为具有自信的教师不但能减低班级中的欺凌,还能够缓冲那些因为遗传特质焦虑脆弱的个体受到伤害后产生的负面后果[8]。这是因为这些学生在有效能感的教师的班级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感,他们相信在自己受到欺凌的时候,教师能够妥善处理,有效保护他们,在他们遭遇欺凌时也不会过于焦虑。因此,提升教师干预欺凌效能感和自信心,是实现教师从认识到行动非常重要的一步。而提升教师干预的效能感,学习是最好的方式。

教师对校园欺凌干预的学习关

虽然校园欺凌不是个新话题,但是干预校园欺凌对教师们来说却是个新的挑战。由于没有太多的现成经验可以借鉴,这就需要教师们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学习,只有大量地学习,才能在未来的道德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中从容应对。

1.学习国家、省市、地区和学校的指导意见

增加教师反校园欺凌行为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016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先后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2018年山东省教育厅、公安厅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广大教师通过学习这些文件,了解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打击校园欺凌的决心,明确自身的责任,规范自身的行为,明了在遇到各种校园欺凌事件时所应采取的合理的应急处理流程和办法。通过学习这些文件,教师们在采取干预措施时,能够做到有章可依,既维护自身权益,又能对欺凌行为进行合理干预。

2.学习反校园欺凌的专业知识

近几年,我国学者翻译了一批国外与校园欺凌相关的学术著作,如爱尔兰基思·沙利文的《反欺凌手册》,美国詹姆斯·E·狄龙的《反欺侮:让学生远离恐惧》,美国贾斯汀·W·帕钦的《语言暴力大揭秘:跟网络欺凌说“不”》《校园欺凌行为案例研究》等,这些都是基于调查研究和实践操作的优秀著作,对于广大教师了解国外反欺凌的方法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同时,国内很多专家在各类杂志上对于防治校园欺凌也有很多研究和思考,这些学术研究对于一线教师干预欺凌也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教师们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弥补自己这方面知识的不足,提升反校园欺凌的知识和技巧。

3.学习已有的成功和不成功案例

一些教师依靠自己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智慧,成功处置了一些校园欺凌案件。对于这些成功案例,可以以经验介绍的方式,请这些教师介绍自己的心得体会,帮助更多的教师合理处置类似事件。而对于处置不成功的案例,也请教师现身说法,反思其中的教训,防止其他教师重蹈覆辙。通过案例研讨和交流,提升教师处置相关事件的经验和信心,并规避一些不合理做法,让教师面对欺凌事件时更从容果断。

按照实验方法测定3个贵铅样品中银,同时采用火试金重量法[18]进行比对试验,两种方法的比对结果见表6。

4.学习班级德育和班级管理的知识

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如果出现较多数量的欺凌行为,往往是学校或班级的德育工作和常规管理出现了问题,如果仅从欺凌入手,可能会造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化工作模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欺凌问题。英国的海登认为,当前英国大众面对青少年暴力问题时,探讨解决办法的思路是:学校更多的道德=社会更少的暴力[9]。因此,教师应积极学习德育工作和班级管理的相关知识,提升自己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多样性和创新性,营造良好的班级德育氛围,形成健康向上的班级管理制度,塑造学生的良好行为,才能让校园欺凌没有生长的土壤。

教师对校园欺凌干预的行动关

1.全员参与制止各种欺凌行为

教师无论是在课堂上、走廊上、操场上,或者上下班的路上,只要遇到学生欺凌事件,都应该第一时间制止,并向相关班级负责教师反馈。如果是自己班级的学生,则需要跟进调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对事件进行合理处理。教师个体积极的干预行为,不但会影响整个教师队伍对于校园欺凌的态度和行为,对于学生群体干预校园欺凌也会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对校园欺凌说“不”的氛围。同时,校园欺凌的干预不应是班主任和部分教师的责任,而应该是学校全体员工共同的责任,如果全体教职员工(包括后勤人员)都能参与到反校园欺凌中,就会形成反校园欺凌的文化和氛围,能够有效遏制校园欺凌。

2.制定明确的反欺凌教室规则

根据已有的研究,在一个教室里如果欺凌行为盛行,而又缺乏禁止性的教室规范,那么该班级中的欺凌行为会增加,而实施适当的学校或课堂规则在减少欺凌方面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制定明确的班级规则,对于哪些行为属于欺凌行为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制定相应的处罚办法。在学生中组建“不文明行为”巡查小组,对于学生中的欺凌行为一经发现,立即进行处理,让班级内的学生明白,“欺凌”是学生不能触碰的行为底线。实践证明,有课堂规则的学校和班级比没有课堂规则的学校和班级,主动欺凌和学生受欺凌的人数都有所下降[10]

为了分析改善“一带一路”东道国基础设施的中国OFDI带给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东道国各项制度在这一问题上是否均存在“门槛效应”,本文建立式(3)。

3.通过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洞察和感受欺凌行为

课程对于学生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深入,以芬兰的Kiva项目为例,包括课堂讨论(如人际关系中尊重的重要性、团体交往、欺凌的群体压力、欺凌的后果等)、团体活动(讨论利用不同方式帮助和支持受害者)、观看欺凌视频短片(由成人讲述自己在学生时代被欺凌的情况、感受及对后来生活的影响,团体在维持欺凌或终止欺凌中的作用)、角色扮演练习(进行多种不同角色的扮演练习)等内容[11]。教师通过班会课、思品课、心理辅导课等课程,借助视频观摩、角色扮演、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体验欺凌对被欺凌者造成的心理创伤,提升学生的感知力和同理心,引导更多的旁观者参与到干预欺凌的行为中来。

“中国工程建设焊接论坛”的成功召开,为国内工程建设领域等相关行业的企业家和焊接技术专家、相关院校和研究机构的著名学者、焊接设备及材料企业从事研发及应用的焊接工作者就工程建设焊接等领域的焊接技术开展交流、对话与合作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对国内工程建设焊接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促进作用。

4.教授学生应对欺凌的技巧

学生们在初次遭遇欺凌的时候往往不知所措,缺乏应对欺凌的技巧,教授给学生一些应对欺凌的技巧非常有必要。以网络欺凌为例,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凭借自己的学科优势可以教给青少年一些上网规则,增加他们在线安全和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任课教师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或者上网经验,教给学生面对网络欺凌时,通过停止回复、保存证据、阻止信息和告知成年人四个基本步骤有效抵御欺凌。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成功应对欺凌的学生来传授一些实用的反欺凌技巧。通过现身说法,将一些看似简单却很有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应对技巧。

综上所述,教师在反校园欺凌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忽视教师在欺凌中的重要作用,学校的校园欺凌干预行动将很难取得成效。未来学校管理工作应致力于提高教师对于校园欺凌的认识和行动干预上,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防治校园欺凌的行动中来。只有广大教师齐心协力,才能为学生们构建充满温暖、安全和善良的成长环境。

在新媒体时代,记者型主持人更应当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树立担当意识,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旗帜鲜明地拥护党的纲领,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受众的要求和选择会越来越多,再加上新兴的公民记者对新闻真实性的挑战,记者型主持人更应当找准自身的定位和责任,在宣传的过程中以正面宣传为主。通过运用新媒体技术以及自身的专业优势,敏锐地观察身边的小事,把对人的关注延伸到那些被人们忽视的人和事身上。

[ ]

[1] LÖSEL F,BLEISENER T.The nature of school bullying:a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M].London:Routedge.1999:232.

[2] WANG J,IANNOTTI R J,NANSEL T R.School bullying among adolesc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physical,verbal,relational and cyber[J].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2009(45):368-375.

[3] 芭芭拉·科卢梭.如何应对校园欺凌[M].肖飒,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52,49.

[4] 贾斯汀·W·帕钦,萨米尔·辛社佳.语言暴力大揭秘:跟网络欺凌说“不”[M].刘清山,译.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7:4.

[5] OLWEUS D,LIMBER S P.Bullying in school:Evalu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the Olweus bullying prevention program[J].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2010,80(1):124-134.

[6] CRAIG W M,PEPLER D J.Peer processes in bullying and victimization:an observational study[J].Exceptional Education Canada,1995(5):81-95.

[7] TROOP-GORDON W,LADD G W.Teachers’victimization-related beliefs and strategies:associations with students’aggressive behavior and peer victimization[J].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2015(43):45-60.

[8] GUIMOND F A,BRENDGEN M,VITARO F,et al.Peer victimization and anxiety in genetically vulnerable youth:the protective roles of teachers’ self-efficacy and anti-bullying classroom rules[J].Abnormal Children Psychology,2015(43):1095-1106.

[9] HAYDON G.Values,Virtues and violence,education and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morality[J].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1999,33(1):1-2.

[10] FEKKES M,PIJPERS F I M,VERLOOVE-VANHORICK S P.Effects of antibullying school program on bullying and health complaints[J].Archives of Pediatrics and Adolescent Medicine,2006(160):638-644.

[11] KRN A.Effectiveness of the kiVa antibullying program[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13(2):535-55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