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晋名将陶侃

 取经的兵 2020-12-26

 东晋名将陶侃

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行(一作士衡)。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 )人,后徙居庐江郡寻阳县(今江西九江西)。东晋时期名将。

陶侃出身贫寒,初任县吏,后逐渐出任郡守。永嘉五年(311年),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年),任荆州刺史。官至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封长沙郡公。咸和九年(334年),陶侃去世,年七十六。获赠大司马,谥号"桓"。有文集二卷,今已佚。《全晋文》录有其文。其曾孙为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

陶侃平定陈敏、杜弢、张昌起义,又作为联军主帅平定了苏峻之乱,为稳定东晋政权,立下赫赫战功;他治下的荆州,史称"路不拾遗"。他精勤于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所称道。在后将军郭默擅自杀害刘胤后,即率兵征讨,不费一兵一卒就擒获郭默父子,因而名震敌国。

唐德宗时,陶侃成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宋徽宗时,位列武庙七十二将。

仕途艰难

陶侃幼年勤奋学习

       陶侃原籍都昌,后迁居庐江郡寻阳县。陶侃先世并无显赫的记载,他年轻时又当过寻阳的鱼梁吏,说明他出身寒门。其父陶丹,在三国孙吴时曾任扬武将军,地位不高。陶侃年幼而孤贫,最初任县中小吏。

      一次,鄱阳郡孝廉范逵途经陶侃家。时值冰雪积日,仓促间陶侃无以待客。他母亲于是剪下自己的长发卖给别人做假发,换得酒菜,客人畅饮极欢,连仆从也受到未曾想到的招待。范逵告别时,陶侃相送百余里。范逵问:"卿想到郡中去任职吗?"陶侃回答:"想去,可苦于无人引荐。"范逵拜见庐江太守张夔,极力赞美陶侃。张夔召陶侃为督邮,领枞阳县令。在任上以有才能而著名,又迁任主簿。值州部的从事到郡中,想找点岔子处罚他,陶侃关上门严格约束部下,对从事说:"若我们有错误,自当按宪令处治,不应这样相逼,若不按礼法办事,我也能对待。"从事只好离去。张夔之妻生病,需要到几百里之外去接医生,当时大雪天寒,主簿等僚属们都感到为难,独陶侃说:"侍君侍父是为臣为子之义,郡守夫人,就同我们的母亲一样,哪有父母有病而子女不尽心的。"于是主动要求前往。大家都佩服他的礼义。长沙太守万嗣来到庐江,见到陶侃,诚心敬悦,对他说:"你最终一定会有名的。"让自己的儿子与陶侃结为好友才离去。

       张夔后来举荐陶侃为孝廉,陶侃到洛阳后,几次拜谒张华。张华开始认为他是来自偏远之地的人,不大理睬他。但陶侃每次去,都神色安然。张华后来与他交谈,大为惊异。陶侃得以除任郎中。伏波将军孙秀是灭亡的孙吴宗室,名望不高,北方士族都耻于任他的掾属,孙秀因为陶侃出身寒族,于是召他为舍人。当时豫章国郎中令杨晫,是陶侃的同乡,被乡中舆论一致称扬。陶侃拜见他,他评价说:"《易经》上说:'坚固贞正,足以干事。'陶士行就是这样的人。"杨晫和陶侃一同乘车去拜见江南名士中书郎顾荣,顾荣也很看重他。吏部郎温雅对杨晫说:"你怎么和小人同乘一辆车呢?"杨晫说:"他可不是普通的人。"当时的清谈领袖乐广要会见南方的名士,武库令黄庆推荐了陶侃。遭到了一些人的非议,黄庆说:"这人终会前途远大,有什么可疑的。"黄庆后来任吏部令史,就推举陶侃为武冈县令。陶侃到任后,与太守吕岳于是弃官回家。后来又当过郡里的小中正。

崭露头角

八王之乱引起江南动荡不安的局势,为陶侃施展才干提供了机遇。西晋末年,秦、雍一带的人民因天灾和战乱,大量流徙到梁、益地区就食。

         太安二年(303年),义阳蛮张昌聚众在江夏起义,不愿远征的丁壮及江夏一带流民纷纷投奔张昌。张昌攻下江夏郡,旬月之间,众至三万。张昌势力的发展,引起朝廷的不安。朝廷即任命刘弘为南蛮校尉、荆州刺史率军前去镇压。刘弘上任,即辟陶侃为南蛮校尉长史,领大都护,命他为先锋开赴襄阳,讨伐张昌。此时,张昌用全部兵力包围宛城,打败前将军赵骧的军队,杀死羊伊,刘弘只好撤退至梁县。张昌围攻襄阳,但失败。张昌转攻襄阳不下,即沿汉水进入长江。一时间,荆、江、扬等州大部分地区为张昌所控制。刘弘派陶侃等人在竟陵进攻张昌。陶侃等人屡次与张昌交战,大败张昌,前后斩杀数万人,张昌逃窜到下山,他的部众全部投降,荆州平定,因镇压张昌起义有功,被封为东乡侯。不久,升江夏太守,加鹿扬将军。

         事后,刘弘感叹的对陶侃说:"我过去担任羊公(羊祜)的参军,羊公说我日后一定能到他的地位,今天看到你,一定能够继承老夫我。" 后因军功被封为东乡侯,食邑一千户。

        永兴二年(305年),扬州刺史陈敏见北方大乱,朝廷无力控制江东,于是起兵占据扬州,又遣其弟陈恢沿江西上进攻武昌,意图割据江南。刘弘命陶侃为江夏太守、鹰扬将军,率军抵御陈恢。陶侃齐备仪仗,将母亲接到官舍,乡里都大觉荣耀。随郡内史扈怀在刘弘面前挑拨说:"陶侃与陈敏有同乡之谊,他如今在大郡任太守,统领强兵,倘若有异心,荆州就失去东大门了。"刘弘回答说:"陶侃忠直能干,我了解他很久了,他一定不会这样的。"陶侃听说后,派儿子陶洪和侄子陶臻到刘弘那里为质,来加强刘弘对他的信任,刘弘任他们为参军,给予赏赐,将他们送回江夏。说:"贤叔要征战出行,而祖母年事已高,你们应该回去。村野匹夫互相交往,尚且不负心,何况大丈夫呢!"再加陶侃为督护,让他和诸军并力抗击陈恢。陶侃以运输船作战舰使用,有人说不能这样作,陶侃说:"用官船来打官贼,有什么不行的?"陶侃与陈恢交战,多次击败陈恢。又和皮初、张光、苗光在长岐共同击败陈敏的部将钱端。陶侃治军严肃整齐,凡有缴获,全部分赏士卒,自己身无私财。

       光熙元年(306年),陶侃的伯乐刘弘病故。不久,陶侃因母亲湛氏病故而离职服丧 。服丧期满后,陶侃担任任东海王司马越的参军。江州刺史华轶上表推荐陶侃任扬武将军,驻军夏口,又任命其侄陶臻为江州参军。华轶与琅邪王司马睿素来不和,陶臻担心将来有灾难,借口有病回到陶侃身边,告诉陶侃说:"华彦夏(华轶)有忧天下之大志,但没有多大才能,并且和琅邪王有矛盾,灾祸就快来临了。"陶侃大怒,把陶臻送归华轶处,陶臻则趁机东投司马睿,司马睿见到陶臻很高兴,任命他为参军,并加陶侃为奋威将军,赐赤幢曲盖轺车及鼓吹,陶侃于是和华轶断绝了来往。

       永嘉五年(311年),琅邪王司马睿命王敦统领甘卓、周访等沿江击败华轶。华轶兵败被杀后,陶侃升任龙骧将军、武昌太守。当时天下饥荒,山中蛮贼常拦截长江上船只抢劫。陶侃令部下诸将假扮商船引诱山贼,山贼果然前来,活捉了数人,结果审问,得知他们原来他们是西阳王司马羕的部下。陶侃派兵逼司马羕交出盗贼,自己带兵在钓台列阵以为后继。司马羕只好把帐下二十人绑送出来,陶侃将他们斩杀,从此水陆交通安全畅通。返家的逃亡者络绎不绝,陶侃竭尽财力资助他们安家定居,又在郡东设立与夷人交易的市场,大收其利。

       司马睿虽占据江州,但上游荆、湘两州的大部分地区为杜弢率领的流民起义军所占据。司马睿派陶侃击杜弢,命振威将军周访、广武将军赵诱受陶侃指挥。陶侃令二将为前锋,侄儿陶舆为左翼,向杜弢发起进攻并将其击败。

       建兴元年(313年),荆州刺史周顗被杜弢围困在浔水城。陶侃派部将朱伺前去救援,杜弢退守泠口。陶侃判断杜弢必由陆路偷袭武昌,因此迅速率军抄近路连续行军三昼夜,在武昌周围埋伏下来。杜弢果然来攻,陶侃令朱伺率伏兵迎头痛击,大破杜弢,缴获大批辎重,杀伤众多敌兵。杜弢败军退入长沙。陶侃派遣参军王贡向王敦报捷,王敦说:"要不是有陶侯,就会失去荆州啊。伯仁(周顗)刚到任,就被贼兵击败,不知道他怎么能当刺史?"王贡说:"我们荆州正值多难之时,非陶龙骧(陶侃)治理不可。"王敦同意,即上表拜陶侃为使持节、宁远将军、南蛮校尉、荆州刺史,管领西阳、江夏、武昌等郡,镇守在沌口,又移镇沔江。派朱伺等人征讨江夏乱贼,消灭了他们。贼寇王冲自封荆州刺史,占据江陵。王贡回到竟陵,假借陶侃的命令,以杜曾为前锋大督护,进军杀了王冲,收降他的部下。陶侃召杜曾前往,杜曾未到,王贡害怕假传命令的事会获罪,就和杜曾一起反叛。王贡在沌阳向陶侃的参军郑攀发起攻击,将其击败,又在沔口打败朱伺。陶侃准备移师退守,又被部将张奕迷惑,于是按兵不动。不久,王贡军到达,陶侃被打得大败。叛军钩住了陶侃的乘船,幸亏他跳上一只小船,而朱伺奋力苦战,陶侃才得以脱险。张奕投奔叛军,陶侃也被免职。但王敦还是上表请陶侃以布衣身份领职。

          陶侃再次率周访等进兵入湘,让都尉杨举为先锋,将杜弢击败,屯兵于城西。陶侃的部下致辞于王敦,为陶侃辩白,王敦于是上奏请恢复陶侃的官职。

          杜弢部将王贡率三千精兵,出武陵江,诱骗五溪蛮夷相助,以水师截断官军道路,直逼武昌。陶侃派郑攀及伏波将军陶延连夜进军巴陵,出奇兵大败王贡,斩首千余级,归降者达万人,王贡只好退回湘城。叛军内部产生了矛盾,杜弢因怀疑张奕而杀了他,叛军都不自安,降者日益增多。王贡又来挑战,陶侃在远处对他说:"杜弢是益州的小吏,盗用国库钱财,父亲死后竟不奔丧。你本是好人,为何要跟随他胡为?天下难道有善终的叛贼吗!"王贡开始将脚横架在马背上,一副傲然无礼的样子,陶侃说罢,王贡肃然放下脚来端坐,神色言辞显得很恭顺。陶侃知道他可以改变,再次予以说服,并截发起誓,王贡于是归顺陶侃。杜弢败走,陶侃率军攻克长沙,俘获了杜弢部将的毛宝、高宝、梁堪后回师,杜弢起义被平定。

广州生涯

        王敦非常忌妒陶侃的功劳,陶侃要返回江陵,准备向王敦告辞,皇甫方回和朱伺等人劝谏,认为不能前往。陶侃不听,王敦果然把他留住,降为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让自己的堂弟王廙任荆州刺史。陶侃在荆州的僚属请求王敦留下陶侃,王敦怒而不许。陶侃部将郑攀、苏温、马鯭等人不愿南下,就到西边迎接杜曾以抵抗王廙。王敦认为郑攀这样做是奉陶侃的旨意,于是穿上铠甲手持兵器,想要杀掉陶侃,但往复几次还是拿不定主意。陶侃严肃地说:"使君雄毅果断,能裁决天下事,今天怎么这样犹豫不决。"便起身入厕。王敦的谘议参军梅陶、长史陈颁对王敦说:"周访和陶侃为姻亲,如同一左一右两支手,哪有砍他左手而右手不来帮忙的。"王敦这才作罢,设宴为陶侃饯行。陶侃连夜出发,王敦又留陶瞻为参军。陶侃到达豫章后,见到周访,流着泪说:"如果不是有你作外援,我性命难保。"陶侃继续前进到达始兴。

        陶侃将入广州,逢杜弢余部杜弘与温劭等占据交州。闻陶侃将至,杜弘企图利用诈降偷袭。陶侃识破他的计谋,布兵设阵,一举将杜弘击溃。"诸将都请求乘胜进攻温劭,陶侃笑着说:"如今我已是威名显赫,何必再动刀兵,只需要一纸布告就可以解决。"于是下书告谕,温邵因害怕逃走,追兵在始兴将他抓获。陶侃因功被封为柴桑侯,食邑增至四千户。

         太兴元年(318年),陶侃进号平南将军。不久,又加都督交州军事。

忠顺勤劳

          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之乱爆发。三月,朝廷下诏陶侃以本职领江州刺史,又转任都督、湘州刺史。王敦攻入建康,把持朝政后,恢复了陶侃的本职,又加散骑常侍。当时交州刺史王谅为叛贼梁硕杀害,陶侃派部将高宝进击,将梁硕击败。朝廷于是下诏命陶侃领交州刺史。根据陶侃前后的功劳,封其次子陶夏为都亭侯,进号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太宁三年(325年),王敦之乱平定后,晋明帝司马绍为避免重蹈覆辙,在一方面重用庾亮、郗鉴等制约王导的权力,同时拔擢江东士族,在侨、吴士族间搞平衡;另一方面改授荆、湘等四州职务,使方镇互相牵制。于是在同年五月任命陶侃为都督荆、湘、雍、梁四州军事、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其他职务如故。荆楚民众听到这个消息后都互相庆贺。

         陶侃治荆州,很重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发展农业生产。王敦平后,荆州大饥,百姓多饿死。陶侃在秋熟收获之时常买米,等到饥荒时又减价卖出救济。使得官民欢悦,都依靠他救济得以生存。羊祜、刘弘在荆州劝课农耕使生产发展,颇得民心,这对陶侃影响不小。此外,基于自己巩固地盘和发展势力的需要,这也是必须采取的措施。因此他"务勤稼穑,虽戎阵武士,皆劝励之。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由,若力役所致,欢喜慰赐;若他所得,则呵辱还之。是以军民勤于农稼,家给人足。"在他治理下,"自南陵迄于白帝数千里中,路不拾遗"。此说虽有夸大成份。但当时荆州社会较安定,生产有所发展,确是事实。

平息叛乱

          同年,明帝病死,五岁的成帝即位。庾亮以外戚身份辅政。庾亮对据上游、握强兵的陶侃颇为顾忌,一方面加强建康石头城的防卫,另一方面派温峤出任江州刺史。

          咸和元年(326年),平南将军应詹去世,死前曾与陶侃书,望陶侃能"竭节本朝,报恩幼主"。

           咸和三年(328年),苏峻之乱爆发,建康被叛军所占领,陶侃的儿子陶瞻也被叛军杀害。此时,平南将军温峤邀请陶侃出兵一同勤王。当初,明帝驾崩时,陶侃并不是辅政大臣之一,他对此深为遗憾,于是答复温峤说:"我是在外守边的将领,不敢超越自己的职分。"温峤坚决要求他出兵,并推举他为盟主。陶侃这才派督护龚登率兵来与温峤合合,随后又将龚登追回。温峤在书信中以苏峻杀害陶瞻的事来激怒他,陶侃的妻子龚氏也力劝他出兵,陶侃于是戎服登舟而行,昼夜兼程,连陶瞻的丧礼也未参加。五月,与温峤、庾亮等人齐会在石头城下。诸军就要展开决战,陶侃认为贼兵强盛,不可硬攻,当等待时机以智而破之。几次出战都未能取胜,诸将请求在查浦修筑营垒,而监军李根则建议在白石修营垒,陶侃不同意,他说:"如果筑垒不成,就追究你。"李根说:"查浦地势低下,又处在水南,只有白石地形险要坚固,可容纳数千人,不利于敌人进攻,是灭敌的好办法。"陶侃笑着说:"你真是一员良将。"于是采用李根的建议,连夜修造,天亮时就造成。叛军看到新建成的营垒,大为惊恐。叛军进攻大业营垒,陶侃准备救援,长史殷羡说:"陆战我们不如苏峻,如果派人去救大业,那大事难成。现在应该急攻石头城,苏峻必定会救援,这样大业就解围了。"陶侃听从了殷羡的建议,苏峻果然丢下大业来支援石头城。诸路义军和苏峻交战,陶侃的督护竟陵太守李阳的部将彭世在阵上斩杀苏峻,叛军大乱。苏峻之弟苏逸收聚残兵,陶侃与诸军在石头城击斩苏逸。

        在平定苏峻之乱的过程中,陶侃是勤王军的盟主。当时庾亮率军攻苏峻,反为其所败,于是把符节交给陶侃谢罪。陶侃却说:"古人曾有三败,君侯您才败两次。现在是紧急关头,不该计较这些。"陶侃对庾亮如此宽容,诸将都奋力作战。其次,陶侃能听从建议和意见。如招郗鉴自广陵渡江扼守京口,对于东西夹击苏峻起了重要作用。诸军与苏峻军战,数战皆败。温峤军缺粮,想陶侃借粮,陶侃恼怒之下反而想撤回荆州。经毛宝劝解,陶侃才分五万石米给温峤,并打消撤军念头。苏峻之乱终于在众人合作下得以平定。东晋政局危而复安。自此后,江南保持了七十余年的安定局面,没有出现大的动乱。社会的安定对江南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应该说,陶侃对于促进这一局面的出现还是起了不小的作用。

折叠位极人臣

          咸和四年(329年),苏峻之乱平定,陶侃回师江陵。三月初十,陶侃因功升任侍中、太尉,加授都督交州、广州、宁州等七州军事,加羽葆鼓吹,封爵长沙郡公,食邑三千户,又赐绢八千匹。陶侃因为江陵位置偏远,于是移镇巴陵。当时割据辽东的慕容廆与陶侃通信,不仅称赞王导和庾亮,而且称陶侃是"海内之望中唯足为楚汉轻重者",可见陶侃此时的地位威望。[3]

           咸和四年十二月(330年),后将军郭默擅自杀害江州刺史刘胤,执政的丞相王导以郭默骁勇难制,便任命他为江州刺史。陶侃闻知此事,一甩袖子站起来说:"这其中必定有诈。"随即要率兵征讨郭默。郭默派使者送陶侃妓妾和绢,并写密诏呈送给陶侃。陶侃的僚佐大多劝谏说:"郭默不受诏令,怎敢做这种事。如果要进军,应该等待诏书。"陶侃神色严厉的说:"天子年幼,诏令并非出于己意。刘胤被朝廷重用,虽然所任非才,但为何胡乱遭到极刑。郭默恃仗骁勇,行事贪婪横暴,因国家大难刚刚平定,朝廷法令纲纪宽松简略,想乘机肆行无忌罢了!"便派使者上表陈述郭默的罪状,并写信给王导说:"郭默杀死刺史就任用他为刺史,如果他害宰相是不是就要任他为宰相呢?"王导这才收起先前被示众的刘胤首级,给陶侃回信说:"郭默占据长江上游的有利地势,再加上有舰船为其所用,所以包涵忍耐,让他占据那地方,朝廷因此得以秘密戒备。等足下大军到达,风驰赴敌,这难道不是暂且顺从,等待时机再定大事的策略吗!"陶侃笑着说:"这的确是对此贼屈从的策略。"随即起兵抵江州,郭默想向南占据豫章,适逢陶侃的军队到达,郭默出战不利,进城固守,用米堆成垒堡,显示自己粮食有余。陶侃修筑土山与他对垒。同年三月,庾亮的军队到达湓口,各路军队会齐。五月,郭默的部将宋侯捆绑郭默父子出城投降。陶侃在军门前将郭默斩首,首级传至建康。郭默在中原时,多次与石勒交战,石勒的部下都害怕他,听说陶侃兵不血刃就擒拿郭默,更加敬畏陶侃。苏峻的部将冯铁杀了陶侃的儿子后投奔了石勒,石勒让他任边将。陶侃把事情真相告诉了石勒,石勒就杀了冯铁。朝廷下诏陶侃领江州刺史,都督江州军事,部下增设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四人,掾属十二人。陶侃领兵回到巴陵,再移镇武昌。陶侃自巴陵还镇武昌。时干戈稍息,部下曾有人纵酒聚赌,他不仅予以惩罚,命人将酒器、赌具丢入江中,还训告他们:“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奔也!”在他的影响下,武昌学子更加勤奋,人才辈出。第三年,他受封大将军,位居极品。咸和九年(334)卒于樊口。

          实际上,王导和陶侃对郭默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他们之间对江州的争夺。王导对郭默擅杀刘胤表示的容忍,在于要笼络郭默对抗陶侃。陶侃指责王导并迅速出兵,是要将江州控制在手。陶侃夺得江州,也就控制了长江的上游和中游。

          事后,陶侃任命张夔之子张隐为参军,范逵之子范珧为湘东太守,以刘弘的曾孙刘安为掾属,上表褒赞梅陶。凡是他微贱时受过别人的恩惠,哪怕是一餐饭他也必定报答。

           此后,陶侃曾欲举兵废黜王导,但因庾亮调解以及王导的亲家徐州刺史郗鉴反对才作罢。

           陶侃驻守在武昌时,不少人主张在江北的邾城驻兵镇守。陶侃每次都不回答,而众人一直说此事,陶侃于是在率将佐过江围猎时分析说:邾城隔在江北,内无所倚,外接敌寇。即便派兵驻守,也无益江南。长江才是御寇的天险。众将才恍然大悟。后荆州刺史庾亮派精兵万人驻守邾城。至咸康五年(339年),后赵派兵来攻,邾城孤立无援,终于兵败城陷,损失惨重。

         咸 和七年(332年),陶侃派毋丘奥经营巴东,又派其子陶斌和南中郎将桓宣西伐樊城,派侄儿陶臻、竟陵太守李阳等共同攻下新野,收复了襄阳。襄阳为荆州北门。它起着阻止后赵沿汉水南下的作用,又是东晋经略北方的一个重要阵地。朝廷拜陶侃为大将军,赐予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殊荣,被陶侃上表坚决辞让。陶侃到晚年时深感物极必反的道理,因此不参与朝政,多次想告老还乡,但被佐吏们苦苦相留。

           陶侃晚年位极人臣,能"怀止足之分,不与朝权",对他个人来说,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这样既可维持"家僮千余,珍奇宝货富于天府"的家业,又可保住子孙的前途。

          咸和九年(334年)六月,陶侃在病中上表逊位,派左长史殷羡将官印节传等送还朝廷。他在离开荆州前,军资、器仗、牛马、舟船等,都有簿录统计,封存仓库,由陶侃亲自上锁。陶侃将后事托付给右司马王愆期,加职都护,命他统领文武官吏。十二日,陶侃乘车离开武昌,到渡口乘船,准备返回长沙,回头对王愆期说:"老夫现在蹒跚难行,正因你们阻拦。"次日(7月30日),陶侃于樊溪去世,享年七十六岁。根据他的遗嘱,众人把他葬在长沙南二十里的地方,他的旧部又在武昌城西为他刊石立碑、作画像。成帝下诏追赠陶侃为大司马,赐谥号"桓",以太牢礼祭祀。

            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称帝,建立刘宋,当时前朝东晋的封爵中只有王导、谢安、温峤、谢玄与陶侃的子孙爵位未被废除。其爵位长沙郡公被降封为醴陵县侯,食邑五百户。

轶事典故

陶侃搬砖

           陶侃在广州,闲时总是在早上把一百块砖运到书房的外边,傍晚又把它们运回书房里。别人问他这样做的缘故,他回答说:"我正在致力于收复中原失地,过分的悠闲安逸,唯恐难担大任。"他就是这样劳其筋骨以励其志。

珍惜光阴

           陶侃生性聪慧敏捷,做人谨慎,为官勤恳,整天严肃端坐。军中府中众多的事情,自上而下去检查管理,没有遗漏,不曾有片刻清闲。招待或送行有序,门前没有停留或等待之人。他常对人说:"大禹是圣人,还十分珍惜时间;至于普通人则更应该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怎么能够游乐纵酒?活着的时候对人没有益处,死了也不被后人记起,这是自己毁灭自己啊!"

综理微密

         陶侃性格"纤密好问",勤于调查访问,被时人比作人西汉的赵广汉。他精于吏职,善察访,发奸擿伏如神。在这方面陶侃也并不逊色。陶侃曾令诸军营植柳。而都尉夏施盗官柳种在自家门前。陶侃后来看见,停车问道:"这是武昌西门前的柳树,为何把它盗来这里种?"夏施恐惧之下连忙谢罪。

        陶侃的部下中有人闲于游戏而荒废职事,陶侃命令将其酒器、赌具都投入江中,并鞭打吏将,对他们说:"樗蒱赌博是牧猪奴的游戏,《老子》、《庄子》浮华不实,不是先王的明法正言,实不可行。君子当正其衣冠,振其威仪,那有蓬乱着头发来培养声望还自称豁达的人。"有送礼物给他的,都要询问来由,若是自己出力得来的,即使礼物轻微也很高兴,回赠的东西更多。若这礼物来路不正,则严厉斥责,绝不收取。

         有一次,陶侃外出,看见一个人手拿一把未熟稻谷,陶侃问:"你拿它做什么?"那人回答:"在路上看见的,就随意拿来罢了。"陶侃大怒说:"你既不种田,又拿别人的稻子戏耍!"陶侃抓住他鞭打他,因此百姓勤于农事,家中充足。

          在造船的时候,陶侃命人把木屑和竹头都登记后收藏起来,人们都不明白这样做的原因。后来大年初一聚会时,地面积雪,太阳刚放晴,厅堂前积雪,地面还潮湿,陶侃于是用木屑铺散地面。等到桓温伐蜀时,又用陶侃保存的竹头作钉装船。陶侃综合料理事物极其细密,都是这样。

陶母责子

陶侃年轻时曾任管理渔业的小官。一次,把一坛腌鱼赠送给母亲。母亲说:"这是哪里来的?"陶侃派来的人说:"是官府的。"母亲将腌鱼封好并且回信,责备陶侃说:"你身为官吏,把官府的物品赠送给我,这样做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忧愁啊!"

孝子约酒

陶侃在武昌时,曾与自己的僚属从容宴饮,但喝酒常有限制。有人劝他还可以再喝一些,陶侃凄然泪下、许久才说道:"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喝酒后有过,与双亲有约,所以不敢超过限制。"

梦生八翼

《晋书·陶侃传》称陶侃曾"梦生八翼,飞而上天,见天门九重,已登其八,唯一门不得入。阍者以杖击之,因坠地,折其左翼"。"及都督八州,据上流,握强兵,潜有窥窬之志,每思折翼之祥,自抑而止。"后代一些史家认为陶侃一生尽心于国,"折翼"云云是《晋书》作者的诬枉。《晋书》所云陶侃"潜有窥窬之志"并不是没有根据的。但陶侃又有所不同,他宏总上流,却能"怀止足之分,不与朝权"。[29]

双鹤冲天

陶侃因母亲病故而离职服丧时,当时有两位客人前来吊唁,不哭而离开,化为双鹤,冲天高飞而去,时人都感到很惊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