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仕女图》中的传统服饰

 老刘tdrhg 2019-12-07

#中国传统服饰##明代#

【明 · 仕女图】绢本设色

作者:佚名

规格:纵12.7cm * 横17.1cm

馆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仕女图亦称“仕女画”,是中国古代以妇女为主要描述对象的绘画作品。迄今发现最早的妇女形象是战国时期的《龙凤人物帛画》。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妇女为主题的绘画更多的出现,并涌现出一批专擅此体的画家,描绘的女子主要是古代贤妇、贵族女子和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等。仕女画在唐代繁荣兴盛,在宋代得到全面发展,并且开拓了不同的绘画题材,其表现范围非常广泛,除贵族妇女、历史、文学、神话故事等题材外,仕女画还与婴戏图、货郎图、节令图等风俗画相结合,形成了新的风俗仕女画品种。

明代《仕女图》中的传统服饰

明代《 仕女图》

至明朝,仕女画因很多文人画家的积极参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在题材上,除女性肖像外,戏剧、小说、传奇故事中的各色女子也成为了画家们最乐于创作的仕女形象。

明代《仕女图》中的传统服饰

明代《 仕女图》局部

今天介绍的明朝仕女图中两名仕女皆眉眼细小、神态自然、双肩尖削、身躯细瘦,是典型的明代仕女形象。她们头梳蝶鬓髻,髻上戴发箍,两鬓簪花,于庭院中相对而立,举止间流露着女性恬静优雅之美。两名仕女均蛾眉淡妆,因明代妇女崇尚秀美,眉毛多画得极细,远远看上去若有似无,眉形纤如蚕蛾触须,故名“蛾眉”。

明代《仕女图》中的传统服饰

明代《 仕女图》局部

图中仕女所梳的“蝶鬓髻”,又称“堕马髻”,是明代仕女的典型发式。据明代学者范濂《云间据目抄》记:“蝶鬓髻皆后垂,又名堕马髻。”梳挽时将发掠至头顶,纠绞成髻,下搭于颅后。仕女发式两侧插戴花钿,明周清源《西湖二集》有诗云:“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古代妇女的花钿,除以金、银材料制成外,还有用鸟羽为饰者,名谓“翠钿”,在金钿上镶以宝石,或直接用宝石制成花钿,则称之为“宝钿”。

明代《仕女图》中的传统服饰

明代《 仕女图》局部

画面左侧女子手执书册翻看,神态专注。其上穿直领对襟衫,领口、袖口皆有缘边,下着长裙,腰部有围裳。 明代中晚期复古风盛行,无论男女,非正式场合中时而会在外衣扎个围裙,有仿古时上衣下裙之意,实际上是一种慕古的穿法。

明代《仕女图》中的传统服饰

明代《 仕女图》局部

图左侧仕女身佩披帛,披帛面料轻薄,由仕女身后绕至前方搭于两手手肘处。高春明先生所著《中国服饰名物考》中提到,披帛是古代妇女披搭在肩背,缠绕于双臂的长条帛巾。其制出现于秦汉,多用于嫔妃、歌姬及舞女。唐开元以后传至民间,遂演变为广大妇女的常用服饰。

明代《仕女图》中的传统服饰

明代《 仕女图》局部

“披帛”之名出现较晚,大约在晚唐以后,此前,则称其为“领巾”。仕女腰挂宫绦,即在丝线中打上环节,中间串上玉佩,下垂近地,借以贴压裙服,保持体态优雅。

明代《仕女图》中的传统服饰

明代《 仕女图》局部

右侧侍女左手执扇,右手伸于下巴处作掩面状,其亦穿直领对襟衫,下着长裙,腰围处有围裳,以红带系扎,红带下垂与衣摆平齐,身佩披帛。两名仕女面容恬静,眉目含笑,发式端庄,修颈,削肩,衣袂飘飘,披帛狭长飘逸,无处不透露着其闲适自在之意。

明代《仕女图》中的传统服饰

明代《 仕女图》局部

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发展,使得商人阶层、市民阶层得以崛起,为了显示自身有教、文雅,非常乐于收藏绘画等艺术品;不仅客厅、书房,就连一般的卧室也要悬挂几幅画作。由于明代仕女画易于与市民文化相适应,因而成为大众积极购买的对象,并随着明代社会各阶层对绘画作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反之也刺激了明代仕女画的发展,使得明代仕女画有着趋向世俗化的审美风尚。

#大明服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