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月清和雨乍晴】最美人间四月天:你还记得林徽因吗?

 江山携手 2019-12-07

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

惟有葵花向日倾。

今天选这首诗,是为林徽因。她1904年6月10日生于浙江杭州,福建闽县人,原名林徽音,为区别于当时的海派作家林微音(男),改名徽因。她有诗歌,深情地歌颂四月,被人概况为“最美人间四月天”。

我们纪念她,不是因为她的美丽;也不是因为她那有人为之终身不娶(金岳霖)、有人为之遭遇空难(徐志摩)的爱情传奇,是因为她和她的丈夫梁思所做的巨大贡献——开创了中国古代建筑学的研究,这才是对中华民族真正有益的事情,可以永远载入史册的事情。可惜我们的剧作家只喜欢八卦,不喜欢正事。

梁思成、林徽因在战火纷飞中走遍了中国,编写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全国文物保护目录》),为保护古代建筑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1953年,北京开始拆除牌楼,之后便是城墙,便是四合院,便是各种各样古建筑。幸免于炮火的北京,迎来了新的灾难。有人说,八国联军没有办成的事情,这样子有人办成了。梁思成与当权者争吵,痛哭流涕;林徽因也与权贵争吵,因此病倒,并拒绝就医。1955年4月,林徽因逝世。

为捍卫中国文化,这位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级教授、一代建筑学大师率先殉难。与他们的坚守相对照,一些原本是跟他们一样的大学者,摇身一变,变成了摧残文化的新贵。


在她去世之后,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手书一幅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写尽了林徽因的气质和风采。后面一句嵌进了林徽因的诗歌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宝宝念诗”坚持念古体诗词。要不然今天应该念这首“你是人间四月天”。因为这四月,突然想起《客中初夏》,也是写四月。现在正是农历四月,也正是初夏,所以最适合念这首诗。此诗的作者司马光是一个对史学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他是巨著《资治通鉴》的主编,此书堪与司马迁《史记》相提并论——司马不是大姓,却为史学做出了无出其右的贡献。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初夏四月,天气清明和暖,下过一场雨天刚放晴,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葵花朝着太阳开放。客中:旅居他乡作客。北宋政坛中,王安石和司马光都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但王安石是变法领袖,司马光则是反对变法的旗手。在宋神宗支持下,王安石实施变法,司马光被迫离开汴京,不久退居洛阳。这首诗写于洛阳,写的是雨后初晴的景色。后面两句,有人说是托物言志,不做因风起舞的柳絮,只做一心向着太阳的葵花。似乎也有点这么个意思。

这个司马光,就是“司马光砸缸”,把掉进水缸的小朋友救出来的那个神童。作为政治家的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日力不足,继之以夜”,历来受人景仰。我们那时候的教科书常常搞简单的政治对立,把变法派当革命派,把反对派当保守派。其实历史远远不是非黑即白这么简单。王安石变法旨在“富国强兵”,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但反对变法的司马光同样是一个伟大的人。

他们,都是有着崇高的信仰、伟大的人格,并忠于自己信仰,忠于自己人格的人。他们宁可牺牲,也不会妥协。比如前面说的为了捍卫古建筑而宁可搭上自己性命的林徽因。几十年后的今天,当北京遇到很多的城市病,当传统文化消失殆尽的时候,我们终于开始理解梁思成、林徽因的坚守和价值。


最近看到一组北京拆城墙的照片。简直是一场全民的狂欢。当时梁思成、林徽因提出保护古城,新建区域在城外另行选址——这个到了今天开始成为现实,这个区域叫通州。

有城就有城墙,就有城楼、城门,哪怕是小小的县城,包括你我家的小县城,无一例外。记得《亮剑》上李云龙围攻县城、开炮轰击城楼上的鬼子吗?在林徽因病逝的日子里,北京带头的拆城运动很快席卷全国,这些熬过了多少战火的城墙、城楼、城门,除了少数幸存,绝大多数付之于一夜之间。现在,各地到处找古城墙,不管多大的城市,如果找到一小截清代以前的城墙就欣喜若狂。更有甚者,在那些所谓的遗址基础上,制造出一些假古董、假文物,若是梁思成、林徽因泉下有知,不知道作何感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