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马玉轩1997 2019-12-07

1、教师要乐于投入全身心的爱。每一位“学困生”都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真诚的爱,尤其是学困生中的留守儿童。教师对“学困生”的爱,可以使他们的自尊和情感得到满足,爱心得到点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学困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告诉他们除了学习数学知识、方法外,最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会做人的道理,做“真人”,增加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热情。

2.教师要善于激励发现闪光点。数学成绩差,并不见得其他方面也差,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学困生”也不例外。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心理因素并非全是消极的,也有积极的方面。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入到“学困生”中去,善于捕捉信息,发现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弊病,树立起自信心;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多给一些鼓励,让他们体会到你行,他行,我也行,增强他们进步的动力促进他们向好的方向转化。
3.教师要注重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1)预习习惯。提高“学困生”对预习重要性的认识,以保证预习的落实。教师必须指导他们学会预习方法:熟读内容,理解意思,看懂例题,列出疑点,再做练习。(2)听说习惯。教师必须教育“学困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述说自己的想法,做到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在课堂中,教师应把更多关注的目光投注在这些孩子身上,听听他们的想法。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肯定的话语会使他们在犹豫中受到鼓舞,自信得到增强。(3)作业习惯。“学困生”往往对新知识理解不透彻,马虎粗心,作业格式不规范,甚至抄袭。因此,教师应对他们提出作业“三步曲”:第一,温习;第二,订正;第三,建立错题集。
4、教师加强个别辅导。“学困生”知识缺陷多,而数学是逻辑性、连贯性较强的一门学科,要使“学困生”在认知上不矛盾,就得使他们前后的知识有机地衔接起来。个别辅导是有效的方法,教师必须帮助他们分析错误,让其理解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
总之,学困生之所以“后进”,非一时一日造成的,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数学学困生问题是一项大工程,我们要恢复数学学习“后进生”的学习信心,从上述多个方面多做耐心、细微、充满爱心的教育工作,持之以恒,相信数学学习“学困生”会迎头赶上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