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李白,不但诗写得好,能喝酒,还非常仗义。在清人版的《隋唐演义》中,有一个人将正法,李白救下,后来他成中兴第一次,功高盖主,权倾天下。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李白在翰林院干了一段时间,因为高力士老说他坏话,他就辞官回乡。唐玄宗见李白去意已决,就写敕书一道,凡是李白经过的地方,官员都要支给酒钱,不得怠慢。有唐玄宗这道圣旨,李白一路上足吃足喝。 李白出了京城,并没有着急回家。有人管吃管喝,他急着回家干什么?游山玩水吧,逢州却款,遇县给钱,触景题诗,随乡饮酒,好不快活。有一天,李白正在闲玩,见一伙军牢押着一辆囚车,车中有一汉子,头如圆斗,形象英武。李白上前一问,原来这人叫郭子仪,在陕西节度使哥舒翰帐下做偏将。因为奉兵令查视粮米,被手下人把粮草烧了,罪责难逃,押赴军前正法。 李白见郭子仪不是等闲之辈,便随囚车一起去见哥郐翰。一路上,他向郭子仪问军机韬略,郭子仪对答如流。李白见了哥舒翰,要求他放了郭子仪。哥舒翰说他一向赏罚必行,如果放郭子仪,必须奏明天子。李白一听,立即写一道奏折,称赞郭子仪是可用之才,让唐玄宗宽恕。 唐玄宗接到李白的奏折,认为李白所赞的人不会有错,于是传旨赦了郭子仪之罪。圣旨一到,郭子仪感激李白救命之恩,发誓终生为报。李白并不要求郭子仪回报,只希望他能报效国家。后来,郭子仪成了唐朝中兴第一将,功高盖主,权倾天下,但却“功盖一代主不疑,权倾天下朝不忌”,为当代和后世所敬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