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类高考的常见题型5:把握小说主题

 gfergfer 2019-12-07

小说的主题是指作者在作品中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图画、塑造艺术形象显示出来的、贯穿一部小说始终的基本思想,又称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要想真正读懂一篇小说,理解其现实意义,准确把握人物形象,必须能够挖掘小说主题,学会概括主题思想的方法技巧。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来表现主题的,而把握小说主题,也是实现小说的社会教育功能、使读者产生独特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同时,主题的考查,也能够检测出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考情一览]

卷 别

文 本

题 干

2019·江苏

林斤澜《表妹》

 小说刻画了两个人物,作者以“表妹”为题,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2018·全国新

课标卷Ⅲ

刘慈欣《微纪元(节选)》

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幻想的关系。

2018·江苏卷

凌叔华《小哥儿俩》

小说叙述了小哥儿俩的日常故事请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

主题类题目的考查,可分为以下四种题型:

1)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或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3)请谈一谈作品的现实意义。

4)有人说这篇小说反映了这样一个主题,又有人说这篇小说反映了那样一个主题,你认为是什么主题,请结合小说的内容具体分析。

其实以上题型都是要求考生理解并概括小说主题,只是问法不同而已。解读归纳主题,有以下六把钥匙:

1. 抓时代背景

不要忽略文后注释里写作背景的介绍,更要关注作品中透露出的有关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的信息,并能“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感情取向及所处的社会环境,认识人物思想性格上所特有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比如鲁迅先生的《祝福》,反映的就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女性的悲剧,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不结合时代背景,就不好把握这个主题。

2. 抓小说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小说题目可以交代时代背景,介绍主要人物,概括关键情节,奠定感情基调,直接揭示主题,巧妙设置悬念,有的题目就是小说的线索,有的小说题目具有双关意义。抓住题目,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读懂内涵,挖掘主题。如2012年新课标卷《马裤先生》即主要人物,2012年辽宁卷的《最后的黄豆》即贯穿全文的物线,2010年江苏卷的《溜索》即交代主要情节。

3. 抓情节发展

小说的情节即在作品所提供的特定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故事的中心必须以某些矛盾为内容,矛盾怎样发展、怎样解决,无不体现作者精巧的构思。抓住情节的发展变化,白热化的紧张冲突,解决问题的办法,就能够整体把握矛盾冲突的实质和人物形象的根本特征,利于进一步开掘主题。如莫泊桑的《项链》,通过“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假项链”的情节来让我们看清小人物的虚荣心以及诚实坚韧的品质。

4.抓主要人物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的。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小说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所以,把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分析透彻了,作品的主题也就不言自明了。《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就是一个顽固保守、反对一切变革的人。分析透了这个形象,就不难概括出作者意在揭露奴性心理,批判奴性心理对人的戕害,批判沙皇专制制度。

5.抓环境描写

小说是时间的艺术,又是空间的艺术。所谓空间主要指环境。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活动的特定场所,“特定环境产生特定人物”,林黛玉之所以多愁善感,主要是因为寄人篱下的等级秩序森严的贾府这个典型环境。另外,环境描写对情节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风雪”,不是因为风雪大,林冲就不会到破庙中躲避,才躲开一劫,有杀掉路虞侯的机会。有时环境还会带有象征或隐喻的性质,起到暗示主题的作用。如《界河》中自由飞翔的鸟儿,就暗示了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主题。分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对准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6.抓创作意图

创作意图是作家试图通过作品表达的一种思想、认识、感情、意念,认识作家的写作意图是理解作品的关键。作家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小说?他想反映一种怎样的社会现实或人生哲理?他想赞美或是抨击什么?他希望这篇小说带给读者怎样的感悟和震撼?结合作家所生存的社会和文化情境,揣摩作家的写作意图,也是我们解读小说的一把钥匙。

另外,把握主题时,一定要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避免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认真阅读原文,不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硬套,生硬地去主观臆断或盲目拔高主题。

对主题的概括常用这样一些基本术语:

① 歌颂、赞扬什么。

② 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③ 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④ 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⑤ 表达了什么情感。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本文通过描写……,表达了(赞扬了、鞭挞了、批判了、揭示了等)……。

高考示例:

2019江苏卷现代文阅读(一)(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林斤澜

矮凳桥街背后是溪滩,那滩上铺满了大的碎石,开阔到叫人觉着是不毛之地。幸好有一条溪,时宽时窄,自由自在穿过石头滩,带来水草野树,带来生命的欢喜。

滩上走过来两个女人,一前一后,前边的挎着个竹篮子,简直有摇篮般大,里面是衣服,很有点分量,一路拱着腰身,支撑着篮底。后边的女人空着两手,几次伸手前来帮忙,前边的不让。前边的女人看来四十往里,后边的四十以外。前边的女人不走现成的小路,从石头滩上斜插过去,走到一个石头圈起来的水潭边,把竹篮里的东西一下子控在水里,全身轻松了,透出来一口长气,望着后边的。后边的走不惯石头滩,盯着脚下,挑着下脚的地方。前边的说:

“这里比屋里清静,出来走走,说说话……再呢,我要把这些东西洗出来,也就不客气了。”

说着就蹲下来,抓过一团按在早铺平好了的石板上,拿起棒槌捶打起来,真是擦把汗的工夫也节约了。

看起来后边的是客人,转着身于看这个新鲜的地方,有一句没一句地应着:

“水倒是清的,碧清的……树也阴凉……石头要是走惯了,也好走……”

“不好走,一到下雨天你走走看,只怕担断了脚筋。哪有你们城里的马路好走。”

“下雨天也洗衣服?”

“一下天呢,二十天呢。就是三十天不洗也不行。嗐,现在一天是一天的事情,真是日日清,月月结。”

客人随即称赞:

“你真能干,三表妹,没想到你有这么大本事,天天洗这么多。”

主人微微笑着,手里捶捶打打,嘴里喜喜欢欢的:

事情多着呢。只有晚上吃顿热的,别的两顿都是马马虎虎。本来还要带子,现在托给人家。

不过洗完衣服,还要踏缝纫机。

客人其实是个做活的能手,又做饭又带孩子又洗衣服这样的日子都过过。现在做客人看着人家做活,两只手就不知道放在哪里好。把左手搭在树杈上,右手背在背后,都要用点力才在那里闲得住。不觉感慨起来:

 “也难为你,也亏得是你,想想你在家里的时候,比我还自在呢。”

主人放下棒槌,两手一刻不停地揉搓起来:

“做做也就习惯了。不过,真的,做惯了空起两只手来,反倒没有地方好放。乡下地方,又没有什么好玩的,不比城里。”

客人心里有些矛盾,就学点见过世面的派头,给人家看,也压压自己的烦恼:

“说的是,”右手更加用力贴在后腰上,“空着两只手不也没地方放嘛。城里好玩是好玩,谁还成天地玩呢。城里住长久了,一下乡,空气真就好,这个新鲜空气,千金难买。”

单夸空气,好比一个姑娘没有什么好夸的,单夸她的头发。主人插嘴问道:

“你那里工资好好吧?”

提起工资,客人是有优越感的,却偏偏埋怨道:

“饿不死吃不饱就是了,连奖金带零碎也有七八十块。”

“那是做多做少照样拿呀!”

“还吃着大锅饭。”

“不做不做也拿六七十吧?”

“铁饭碗!”

客人差不多叫出来,她得意。主人不住手地揉搓,也微微笑着。客人倒打起“抱不平”来:

“你好脾气,要是我,气也气死了,做多做少什么也不拿。”

“大表姐,我们也搞承包了。我们家庭妇女洗衣店,给旅店洗床单,给工厂洗工作服都洗不过来。”

“那一个月能拿多少呢?”客人问得急点。

主人不忙正面回答,笑道:

“还要苦干个把月,洗衣机买是买来了,还没有安装。等安装好了,有时间多踏点缝纫机,还可以翻一番呢!”

“翻一番是多少?”客人急得不知道转弯。主人停止揉搓,去抓棒槌,这功夫,伸了伸两个手指头。

客人的脑筋飞快转动:这两个手指头当然不会是二十,那么是二百……听着都吓得心跳,那顶哪一级干部了?厂长?……回过头来说道:

“还是你们不封顶好,多劳多得嘛。”

“不过也不保底呀,不要打算懒懒散散混日子。”

客人两步扑过来,蹲下来抓过一堆衣服,主人不让,客人已经揉搓起来了,一边说:

“懒懒散散,两只手一懒,骨头都要散……乡下地方比城里好,空气第一新鲜,水也碧清……三表妹,等你大侄女中学一毕业,叫她顶替我上班,我就退下来……我到乡下来享几年福,你看怎么样?”

(选自《十月》1984年第6期,有删改)

14. 小说刻画了两个人物,作者以“表妹”为题,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6分)

参考答案:赞扬了劳动之美;肯定了勤劳致富的观念;赞美了农村所蕴含的勃勃生机;讴歌了正在变革中的伟大时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