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的出现具有偶发性,中国被质疑发展不出科学,这事你怎么看?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2-08

曾经有人发出质疑表示中国发展不出科学,对于这一质疑很多国人可能觉得有些不爽快,毕竟中国近年来的进步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的。像是中国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术、胶泥活字印刷术等,都是中国为之骄傲的发明,再到如今的高铁技术、扫码支付、网购和5G技术研发,中国的研发之路是越走越长远、越走越稳固。

科学的出现具有偶发性,中国被质疑发展不出科学,这事你怎么看?

对于高铁技术、扫码支付、网购和5G技术研发类的发明,曾经有外国网友表示,这些并不是真正的科学发明。比如说高铁技术、网购和扫码支付,它们的起源并非是中国,可能很多人会反驳道:“中国的5G研发暂领全球,这难道不是最具说服力的科学发明吗?”实际上,5G技术按照如今的标准来说,应该都是技术的研发,并不是属于真正的科学。

那么真实的科学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站在科学的视角来解释一下:

关于中国能不能发展出科学的问题,早在1953年的时候,退役后的斯威泽(J.S. Switzer),在读硕士学位时在“汉学家Arthur F.Wright”的阅读课中,就深入地研究了中国有无科学的课题。在此课题的研发中,斯威泽还特意把一些问题记录下来,并且以写信的方式和爱因斯坦进行了问题探讨。

爱因斯坦对于“中国有无科学”的回信内容意识大致如下:

西方科学的发展有两个伟大成就,一个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另一个是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文艺复兴),这两个发明也是西方科学的基础成就。

其实,人们没有必要对中国没有发现这两步而感到惊奇,因为科学的出现具有偶发性,人类可以做出这些发现也是令人惊奇的。在爱因斯坦的理论里,中国虽然有许多繁多的知识和成就,但是也很明显缺乏以上两步科学发现。

从长期的发展过程来看,我国并没有持续性向前发展,还有人认为缺乏了西方的输入之后,中国也将无法突破原有格局,更不能发展出真正的科学。在爱因斯坦的理论里,科学并非具体的知识类,更多的是系统性获得知识的方法论,而科学的方法论大致又分为方法和体系两种。

实验和试错的方法: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科学家发现了《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演绎法与逻辑体系:这一科学发现,是由希腊数学家发现的,代表作品是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这些发现为科学成为可能带来了基础奠定。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中国没有发展出科学,很多国家如印度、美洲和北非,同样也没有发现科学,而科学的发展也是人类的最大财富和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