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才子的一首绝句,尘虑皆忘,充满悠然自得之趣

 gs老张 2019-12-08

每天我们都为生活和工作奔忙,偶尔停下手中的事情,又觉得精疲力尽,即使有良辰美景,却没有快乐心情。人生就要懂得取舍,生活一定要牢记细水长流,当我们将如烟往事全部忘却,自然就会心底无私天地宽。

闲,是一种心情的释放,王安石深知其中的乐趣,“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闲,是对自我的一种拯救,苏轼最懂其中的真意,“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下面介绍宋代才子的一首绝句,尘虑皆忘,充满悠然自得之趣。

闲中

宋代:詹本

万事问不知,山中一樽酒。

扫石坐松风,绿阴满巾袖。

詹本,字道生,建宁建安人,他是宋朝遗民。当时元朝曾派使者给他送信,但使者与他并不熟悉,走到他跟前还向他打听詹本住在哪儿?诗人知道他的来意,就故意把手指向前边,等差人离开后,他就拿着鱼竿渡过小溪,后来便不知所终。看来詹本还是有点本事,但也更有民族气节,他抱着与元朝统治者不合作的态度,宁愿四方漂流,也毫不屈服。

诗人自食其力、丰衣足食,忙碌时也经常哼着小曲,累了就在大树底下休息,一边欣赏蓝天白云,一边悠然地吟诵自己创作的诗篇。虽然无人欣赏,也可调节心情;即使孤独一人,也从不感到寂寞。山林中花鸟虫鱼都是他的朋友,田野里各种庄稼寄托了他的希望。偶尔在闲暇时光也在柳荫下垂钓,更可以在灿烂的阳关下乘一片竹筏远航。

诗人习惯了这种来去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万事问不知,山中一樽酒。”其实诗人并非什么都不知,他自小饱读诗书、研习经文,古往今来、天文地理,虽然谈不上样样精通,却都曾认真研究过。可是作为南宋遗民,他却宁愿一句话不说,也不服侍那些朝堂的权贵。

白居易曾说,“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诗人当然没有大诗人的高雅和富贵,但“扫石坐松风,绿阴满巾袖”,却更显作者悠闲恬淡的情趣。松风绿阴,象征着高风亮节,在闲适的表象下,展现出一位亡国遗民的孤芳自赏、以及不忘故国的精神。

这首小诗意境澄静清幽,仿佛是作者的一幅自画像。在松涛阵阵的山间林下,摒绝一切烦恼和俗务的诗人,坐在洁净的山石上,把酒临风,自斟自饮,山间草木郁郁葱葱,绿荫浓如团墨,灌满了巾袖。作者只用了短短20个字,就轻描淡写地勾勒出一个飘逸超脱的境界,正如陶渊明所说,“此间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作者曾有一首《宿天台》,诗云 “累尽得潇洒,去往俱不惊。”作者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才能避而不就、隐逸山林,过着尘虑皆空、安闲自得的生活。当世人为各种烦恼而苦恼时,诗人却高唱“万事问不知”,并怡然自得于“山中一樽酒”。

这首诗也充满了一份禅意,佛语说,“缘生缘灭、无常无我。”但人们总是贪爱追求、执著为我,就会产生种种烦恼。而诗人却万事问不知、忘情尘俗,从而获得了一份恬淡和闲雅。虽然人生不可如此消极,但生活中有时也需要一种调节,当心中愁闷难遣时,不妨学习诗人这种“万事问不知”的做法,也可让自己获得一种暂时的超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