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故京兆府富平县太原郭公①夫人河南长孙氏②墓志铭并序 . 侄谏议大夫郭承嘏③撰 长孙氏之先,系自威皇帝,后魏献皇之嫡兄牢让宝位,故特诏氏长孙,以彰谦让之德也 。至十三代,始分派焉,储庆孕和,至十一代生文德皇后,太宗文皇帝社稷之元妃也。总领内职,以理阴德,坐致升平,繄辅佐之力也。皇朝太尉赵公无忌④,高宗之元舅,实为宗臣,光辅三朝,盛德元勋,布在方册。大父讳元适,皇任通州刺史,烈考讳从重,皇任银州防御使兼御史中丞,夫人中宪之长女也。柔明懋和,实为邦媛。生知阴礼,休有淑德,夫人即叔氏诸舅之子也。慕潘扬之睦,崇因亲之义,熟其德美,遂合两好。逮事舅姑,以孝敬闻,宪章曹诫,垂范壸闱。雅闲琴瑟,尤邃组紃。 刀标尺摹,动必合则。贞元末,洎遭移天之丧,哭昼无时,毁家襄事。既卒葬,携三子二女归于渭滨之别墅、前直翠岭,后有绿池,松篁交植,自适其适。甘贫约,尚质素,二纪于兹,不易其操。于是缄未亡之哀,归释氏之教,得丧两望,深入真际。长子慎辞,以荫第挽郎出身,再调京兆府好畤县丞。次子承台⑤,雅有词学,再举进士,繄徙宅之教也。幼子慎思,以母后之荫,陪位出身。息女二人,长女适国子直讲李子羽,并不幸蚤世。 譩!视夫之秩,未疏井赋,流运溘至,不俟孝养,呜虖哀哉!将启手足,谓其子曰:“无以虑居,以厚窀穸。”享年六十七,以大和甲寅岁秋八月廿六日甲辰,终于京兆府渭南县⑥之别业。明年正月六日壬子,得吉卜,祔于叔氏⑦之兆域⑧,礼也。承嘏叨处谏官,感世母劝学之义,泣识德善,故质而不华,其词曰:“......” 释义: ①、郭鋼:郭晞長子,丰州刺史。《旧唐书 郭子仪传》:“晞子钢为朔方节度使杜希全宾佐,希全以钢摄丰州刺史。晞以钢幼弱,恐不任边职,贞元七年,晞上章请罢钢官。德宗遣中使召之,钢疑以他事见摄,乃单骑走入吐蕃。蕃将见钢独叛,不纳,置之筏上,流入黄河令归,杜希全得之,送赴京师,赐钢自尽,晞亦坐子免官。明年,复授太子宾客。”墓志没有书名。 世系:郭子仪-郭晞—郭鋼——郭慎辞、郭承台、郭慎思。 · 大唐汾阳王郭子仪第三子赵国公郭晞,夫人长孙璀(大唐开国重臣长孙无忌玄孙女)。 子女: · 郭鋼,郭晞長子,丰州刺史。 · 郭鈞,郭晞次子,侍禦史。 · 郭鍊,郭晞三子,奉先縣主簿。 · 郭鉷,郭晞四子,奉先縣尉。 · 郭銶,郭晞五子,華州參軍。 · 郭钫,郭晞六子,寶鼎縣主簿。 · 郭鏶,郭晞七子,華州參軍。 · 郭镕,郭晞八子,福昌縣尉。卒于貞元九年(793年)前。 · 郭鑲,郭晞九子,太平縣主簿。 · 郭錫,郭晞十子,河中府參軍。 · 郭珮,郭晞女兒。 ②、长孙氏:世系为:长孙无忌-长孙冲-长孙绚-长孙元适-长孙从重-长孙氏(768-834)。 ③、郭承嘏:刑部侍郎、赠吏部尚书。郭晞次子,郭钧子郭承嘏。郭承嘏,字复卿。承嘏生而秀异,乳保之年,即好笔砚。比及成童,能通《五经》。元和四年,礼部侍郎张弘靖知其才,擢升进士第,累辟使幕。历渭南尉。入朝为监察御史,迁起居舍人。丁内。 ④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唐初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高氏为汉族,文德皇后同母兄。长孙无忌出身于河南长孙氏,自幼被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后又结为姻亲。唐高祖起兵后,无忌前往投奔,并随太宗征战,成为其心腹谋臣,后参与策划玄武门事变。 ⑤郭承台:唐进士擢第,未见史载。可补史缺。 ⑥京兆府渭南县:唐时,渭南县等级为畿县。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起隶属京兆府。郭家在京兆府渭南县有别墅。 ⑦叔氏:郭承嘏是郭鋼的侄子,因郭鋼被赐自尽,因而代称郭鋼。 ⑧兆域:墓地四周的疆界,亦以称墓地 。可见郭鋼并没有葬于凤栖原郭氏墓地。 本墓志铭的发现,进一步完善了郭子仪家族世系。 待续。 (注释:郭在权。本墓志拓片为中华郭氏网首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