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视剧中的国风之美

 songsgt 2019-12-08
本报记者于虹2019.12.6宝鸡日报
文章字数:1064    

  古装剧《鹤唳华亭》一上线就受到不少关注。这部“服饰艺术从北宋,典章制度从明代”的架空剧,其建筑、服饰、器物的华美,以及礼仪、辞赋、规制的严谨,成为许多观众议论的话题。
  其实,这几年类似《鹤唳华亭》这样古装剧不断出现。从前几年的《琅琊榜》到后来的《延禧攻略》《陈情令》,不只是视觉上摒弃了大红大绿的配色,服装、道具、配饰、生活方式等方面,无一不在尽力体现着中华传统之美。
  网剧《陈情令》中,剧中人物所佩戴的抹额,并非凭空捏造。抹额早在秦时就有“踪迹”,在《中华古今注》卷上“军容抹额”里记载:“秦始皇巡狩至海滨,亦有海神来朝,皆戴抹额绯衫大口袴。”
  《延禧攻略》服装采用的缂丝、手推绣等传统工艺,以传统花草为纹样,清新秀丽。娘娘们把玩的团扇,每一柄都是精心制作而成,娴雅大方,体现东方女子的优雅。
  据史料记载,孝贤纯皇后虽然姿容窈窕却不喜艳丽头饰,经常以通草绒花作为饰物。乾隆对其“每加敬服,钟爱异常。”后宫佳人为了赢得君王欢心也纷纷效仿,普遍以绒花冠之。而为了还原这一配饰,剧中的通草绒花全部出自绒花非遗传承人之手,让几近消亡的传统手艺,再次绽放。
  这些制作精良的影视剧,不仅让观众注意到剧情,更让大家看到我们传统的国风之美:点翠、绒花、缂丝、苏绣、昆曲、打树花……
  据相关数据统计,如今“国风圈”受众更加年轻化,“00”后、“10”后是其中的主力,他们往往愿意为了兴趣,认真学习传统文化,并为“高颜值”的国风产品买单。其中,2019年古风服装销售同比增幅达近600%,除服装外,国风美妆、汉服配饰也受到欢迎,数据显示,“95”后年均为汉服消费达3万元。
  如今,影视剧聚焦国风之美,用人们熟悉的中国元素感染观众,让人们在娱乐中了解中华文化传承千年的底蕴。优秀传统文化,用影视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不仅可以让文化自信在心中扎根,还利于加深受众的认识,让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