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贪酒中国传统文化由儒释道三家构成。释家中讲了饮酒的祸患,把饮酒所导致的不良后果概括为十种过失,以此告诫、教育民众。
一、颜色恶。酒色之徒一般都脸色发暗,而且眼神不正。
二、下劣。饮酒之人醉酒后,东倒西歪,站立不稳,威仪不整,动止轻薄,容易被人轻视厌恶。
三、眼视不明。经常饮酒会导致眼睛昏花,视力下降。
四、现嗔恚相。人饮酒之后,对自己的情绪就难以控制,很容易升起怨恨心。无论对于亲属还是贤善之人,都会发脾气,尤其是内心有所抱怨,对人或事心怀不满。另外,由于醉酒之后神志不清,无法自控,很容易酒后失言,说不该说的话。《六韬》就说道,观察一个人能否胜任将军之职,有一个方法就是“醉之以酒,以观其态”。意思是让这个人喝醉酒,看他是否会酒后失言,酒后失态。
五、坏田业资生。贪酒不利于事业发展,特别是经商。酒醉时难以保持清醒,此时谈生意就很容易出麻烦。如果在头脑糊涂的状态下签了约,很可能会后悔莫及,在事业上遭受很大损失。
六、致疾病。饮酒过度身体失调,导致患慢性病,急性病等等。所以一个人好饮酒,这个身体都不可能健康。
七、益斗讼。醉酒的人容易发狠,与人起争执,怨恨发作,这叫瞋毒。人不饮酒时还能够控制自己,但是饮酒之后自制力下降,最容易引起争斗,甚至还会因为酒后的好勇斗狠导致生命危险。
八、恶名流布。一个人如果常常醉酒,舍弃善法,不但没有人称赞,反而会恶名流布远近皆知。
九、智慧减少。常常饮酒,会使人头脑发昏,颠三倒四,愚痴狂悖,记忆力下降,聪明智慧也日渐减少。 十、命终堕恶道。
由释家的教育可见,贪酒有诸多祸患,我们确实要引以为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