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姚言:靳飞的“梅氏醉酒”宝笈

 明日大雪飘 2019-12-08


靳飞,举手投足皆有戏

 靳飞又出新书了,这次是《梅氏醉酒宝笈》。

说实话,按他的积淀学识素养,早该著作等身了,无奈天天忙东忙西的,身边的朋友总替他着急:能不能少做点事,静下心写东西呵。

可他就是操心的命,在日本东京大学教养学部任教6年后,2008年,做为中日版昆曲《牡丹亭》总制作人、编剧、导演,与好友兼老友坂东玉三郎分别于日本京都和中国北京、上海、香港等地演出;随后,又忙着组织中日戏剧大师上海世博汇演,当总策划人、总制作人、导演……后来又担任北京戏曲评论学会会长,组织“红票团”,扶持戏曲新人,培育观剧市场;同时又身兼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迎来送往,忙碌各种外事活动。眼见可以消停一下,20157月,又开始任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客座研究员……这些年,真的没见他胖起来过。


与京剧相关的,都是他的最爱

不管怎么说,《梅氏醉酒宝笈》来得让朋友们亦惊亦喜。这是他的专业,又是他的兴趣、爱好及年少起便开始的研究领域,早就该拿出来分享成果了。说来也怪,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靳飞,毛头小伙时,却喜欢在老先生堆里打转,张中行、严文井、吴祖光、胡絜青、许觉民、叶盛长、关根祥等,最后都与他亦师亦友。

他出入梅家多年,梅绍武的夫人屠珍说,“我觉得他(靳飞)是我家两代人的朋友,不仅与我和绍武是忘年之交,与我们的儿子梅卫东也是挚友。”这个我有亲历可以作证。2009年,我在北京出差,正好赶上梅兰芳忌日,便随靳飞与梅卫东一起去墓园祭拜。墓地位于北京香山卧佛寺东的万花山,为梅兰芳上世纪30年代安葬夫人王明华时所购买,梅兰芳1961年病逝后葬于此。时值五月,槐花还未绽放,新旧六处墓穴,自西向东分别是葬着梅绍武、秦梅氏、梅竹芬、梅巧玲、梅雨田五位梅氏族人和梅兰芳的岳母福苏思。大家肃穆站立,献花一束,以表哀思。


梅兰芳去世时,靳飞还没出生。他这辈子竟与梅家打上交道。

后来靳飞做坂东玉三郎的《牡丹亭》,也缘于梅氏情结。玉三郎祖父是日本歌舞伎大师十三世守田勘弥,1923年来北京时结识梅兰芳后一见如故成为知己。上世纪50年代,梅兰芳访日,与玉三郎父亲见面倾谈。6岁开始学戏的玉三郎,从小就萌生了演出梅兰芳塑造的杨贵妃角色的想法。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专程到北京向梅葆玖学习《贵妃醉酒》的台步、水袖程式。靳飞与玉三郎于1997年相识于东京,一拍即合,中日版昆曲《牡丹亭》便在世界多个城市艳煞了多少票友观众,至今传为美谈。


坂东玉三郎在《牡丹亭》中扮演杨玉环

业界人士称,靳飞是梅兰芳研究的又一代传承者。此话不假。《梅氏醉酒宝笈》中,围绕着梅氏戏剧改良,靳飞勾勒了时代背景,展现了历史潮流、梳理了学派意见、剖析了梅氏心路轨迹……书中写道,1913年梅兰芳初次赴上海演戏,回来后,下决心开始排演新戏,其中包括时装戏和古装戏。1914年,他启动了一个人的“京戏改良运动”。以靳飞的分析和创见,他认为梅兰芳的“改良”,概括说可以分作表演和创演两部分。表演方面,以前青衣、花旦的分工,界限很清晰,花旦重点在表情、身段、科诨,并不重视嗓音、唱腔;而青衣则专重唱工,对于表情、身段却不甚讲究,形成了重听不重看的习惯。梅兰芳看出问题的根本,便在青衣行当中,融汇了花旦、刀马旦等其他行当的表演技术,同时加入昆曲旦角的表演,创立了“花衫”这一崭新的行当。创演方面,他排演新剧目,包括时装新戏《孽海波澜》、《宦海潮》,和古装新戏《嫦娥奔月》等;同时排演昆曲,主动学习了《白蛇传》、《牡丹亭》等剧目;还加工《贵妃醉酒》等京剧传统剧目,提升其艺术层次和艺术水平。不过,尽管梅兰芳做出了与时俱进的大胆创新,但晚年谈及当年“改良运动”,也勇于自我否定:“京剧是否适宜于表演现代生活的问题,却还是值得更慎重地加以研究……时装戏,大半唱词对白多,慢板几乎使用不上……唱了一个时期,愈来愈感觉不调和,因为唱起来生硬。穿了时装,手势、台步、表情、念白完全不是京剧舞台上固有的一套……”这些细节,在《梅氏醉酒宝笈》中都有具体呈现。


已过花甲的玉三郎扮相如此甜美

另外,靳飞还提到一个重要文献,“周作人在1924年便写了文章《中国戏剧的三条出路》:纯粹旧剧,为少数有艺术趣味的人而设;纯粹新剧,为少数研究家而设;改良旧剧,为大多数观众而设。”这条标准,放到现在也不过时。


与张中行交往,靳飞有很多故事可讲

书中,有一章《梅氏<贵妃醉酒>史》,把梅兰芳自1914年起,长达46年数百场演出,与梅葆玖接着演出的54年,两代艺术家及梅门众弟子们整整一百年的《贵妃醉酒》做了一个深度回放和分析。这正是此书的“药引子”。201410月,靳飞应北京方志馆邀请,做了题为《京剧与中国文化》的演讲,其中谈到了《贵妃醉酒》的赏析,反响热烈,听众希望他把讲稿整理出来,刚巧《北京晚报》孙小宁约他写一篇关于梅兰芳的文字。于是,他开始写,前后修改了五六稿,终于写成了《梅氏醉酒宝笈》。坊间有评论称,由一部戏来完成对梅兰芳,对民国京剧的宏大叙事可谓创举。做为门外汉,我且把此书当做一部戏曲知识教科书,自愿被启蒙下。
 


靳飞的书大多在黄妙轩老总的内蒙古教育社出版
 

这些年,靳飞作品偶尔出版,并不高产。《风月无边》、《樱雪盛世》、《沉烟心事牡丹知》、《张中行往事》……都极有看头,文字淡泊朴素,旧学功底深厚。文里文外,依稀可见一介民国遗少,着长衣,挥羽扇,哼小曲,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姚言书事”是姚峥华个人公众号,旨在素描读书界出版界大咖脸谱,附带曝点个人小隐私,博众亲一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