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本只告诉你: 勾践“卧薪尝胆”, 却不敢告诉你勾践后来的样子

 aaaaa11111 2019-12-08

春秋战国时期,各路人马都想着一争天下之主位置,中原大乱。对于各国王室来说,今天可能还是王公贵子,明天就可能成为阶下囚,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勾践。他和夫差之间的恩怨不仅仅涉及到他们两个人,而是两个国家、王室之间长达20多年的争霸战争。在公元前496年的时候,吴王阖闾集结军队攻打越国,但是可惜这场战争以是他的失败告终,他自己也被勾践射伤,没多久就离世了。他的儿子夫差记下了这笔家国仇怨,也为他后来折磨勾践埋下了伏笔。

所谓风水轮流转,在春秋战国时期最为明显,过了两年,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这时谋臣文种劝住了他,向夫差投降,保留实力。此时的夫差被胜利冲昏了头,又想要羞辱勾践,又想要向世人展现自己大度,最后还真就接受了勾践的求和,把军队撤回了吴国。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后来的事情,也成为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典故,那就是卧薪尝胆。

他在吴国的时候,真的是受尽屈辱,被看押的士兵打骂,被官员羞辱,甚至还给夫差尝过便,放牛牧羊,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但这一切都没有消磨掉他复国的意志,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他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范蠡管理军事,他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布。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终于国家恢复元气,再次拥有了反攻的实力。可以说,他的经历被后世看作是能屈能伸,史书也赞他为明君。但为什么却对他卧薪尝胆称霸之后的事情提及甚少呢?恐怕是因为他的作为太让人寒心吧。

当初他在吴国做人质,是范蠡陪伴,是文种帮扶,如果没有这两个人的支持,那他的称霸大业就是痴梦,有可能他都活不下去。但他复国成功后,范蠡看清了他的人品,带着西施先逃了,走之前书信告诉文种早作打算,要不然可能落得个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文种自认为功劳甚伟没有听范蠡的劝告,最后如范蠡所预言的那样,勾践听信小人谗言,认为文种功高无视君威,便赐了他一把剑,说到:伐吴的时候你献了7条计策,但最后只用了三条就赢了,剩下的你地下先王那里试试吧。于是文种后悔没有听从范蠡的建议举剑自尽了。怎么样,是不是和当初在做人质时卑微、忠厚的勾践简直是两个人,也难怪史书不愿意告诉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