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嫁给无爱婚姻,一辈子吃穿不愁,由情敌儿子送终,她的人生无输赢

 残云伴鹤归 2019-12-08

《金粉世家》中的金燕西与冷清秋,《啼笑因缘》中的樊家树与沈凤喜,《纸醉金迷》中的魏端本与田佩芝……一对对痴男怨女,才子佳人,在民国大师张恨水的笔下演绎着悲欢离合。

作为民国第一言情写手,张恨水一生写情,高产120部作品,小说沸腾了整个民国,但似乎这一切都与他的原配妻子徐文淑无关,在鸳鸯蝴蝶的爱情上,反而抹上了讽刺与凄凉。

嫁给无爱婚姻,一辈子吃穿不愁,由情敌儿子送终,她的人生无输赢

图 | 少年时的张恨水

封建悲剧下的骗婚

1913年秋,一位三十出头的妇人匆匆走进黄岭村“老三房”家的客堂,一落座就欢喜地朝女主家挥手,“信兰嫂子,前几天你说过的那件事已经办成了,姑娘祖上出过做官的,现如今家境虽差些,不过她爹也是个教书先生。”

此时的张恨水18岁,刚从蒙藏垦牧学校归来,张母已经提前为他安排了婚事,一是抱孙心切,二是想以家庭困住儿子整天想外出闯荡的心。

对于母亲的包办婚姻,张恨水三番四次地反对,但最终与鲁迅如出一辙,为了尽孝还是屈服了,前提有一个条件是不接受绝对包办,希望能亲自看一眼。张母答应了这个要求,在媒人的陪同下,张恨水看中了这个长相清秀灵动的未婚妻,但遗憾的是,中途媒婆使了调包计,当揭开盖头那一刻,一个嘴唇上翘,鼻梁下塌,身材矮胖的女人映入眼帘,张恨水诧异一惊,愤怒地走出了洞房。

嫁给无爱婚姻,一辈子吃穿不愁,由情敌儿子送终,她的人生无输赢

图 | 张恨水与原配妻子徐大毛

这就是张恨水的原配妻子徐大毛,一个乡野村姑,连名字都那么土气。

新婚燕尔,张恨水写下了一段近乎生无可恋的文字:

“月圆之夕,清光从桂隙中射上纸窗,家人尽睡,予常灭灯独坐窗下至深夜。”

在这场包办婚姻中,张恨水极力地反对,又讽刺地接受,最后气馁地把希望寄托在女方的容貌上,却遭到了毁灭性的欺骗,看似成为了悲剧之下最悲惨的受害者,但其实最无辜的是这个目不识丁的小脚女人。她不会知道,丈夫看上的其实是她容貌姣好的妹妹,而不是眉眼木讷的她,更不会知道,明明听从父母之命出嫁,为何一开始就遭到了丈夫的厌恶。而且与张恨水比起来,她不敢也不懂得表达自己的困惑,她将带着这些疑问,走完得不到答案的一生。

嫁给无爱婚姻,一辈子吃穿不愁,由情敌儿子送终,她的人生无输赢

女人的好年华不是拿来抱怨

初入张家,徐大毛这个名字让张家人感到简陋,于是给她起了一个温文淑雅的名字,叫作徐文淑。而新婚没几个月后,张恨水为逃避婚姻痛苦,急不可待地离开北上,一走就是四年,除了春节都不会回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张恨水与徐文淑并未圆房。

徐文淑这个人没有美貌,没有才华,也没有家世,同样,她也没有心机,心地善良,性格淳朴,更可贵的是在备受丈夫冷落后,她也不生抱怨,做足做好了贤妻本分。彼时的张恨水正在北漂,前途迷惘未卜,后方的家庭责任与困窘艰难完全抛给了一个小脚女人来承担。徐文淑不疏不怨地挑起了整个家的大梁,照顾好家里的小姑子小叔子,深得邻里叫好。

即使旧式女性如何没有文化,都不会失去人性的思考,她们身上往往展现出一种大智若愚的智慧,徐文淑很好地诠释了人生态度,女人的好年华不是拿来抱怨,爱情无法强求,亲情足以经营。

在安徽潜山老家,徐文淑与张家人生活十多年,感情极深,小姑子同情她,开始教她认字写字,希望能与哥哥交流,婆婆可怜她,多次哀求张恨水善待她。张恨水最终也听命,回家就尽量与徐文淑待在一起,不久后生下一女,只可惜命运开了个玩笑,她的孩子不幸夭折了。

嫁给无爱婚姻,一辈子吃穿不愁,由情敌儿子送终,她的人生无输赢

图 | 中年时的张恨水

与情敌最快乐的10年

1926年,徐文淑迎来了人生第二个分水岭。张恨水写作事业达到顶峰,稿费丰厚,用4000元在北平买下了大宅,将一家人全部接到了北平安家。

从只能在春节团聚时凝望丈夫的背影,再到切切实实地相聚在一起,对于徐文淑来说,她心里一定侥幸过有希望改善与丈夫之间的冷漠关系。然而遗憾的是,搬入新家的第一眼,她就看见了情敌,还有情敌的女儿。

早在1924年的时候,张恨水就在未打招呼的情况下娶了第二任妻子胡秋霞,并育有一女大宝。

胡秋霞原名招弟,身世比较凄惨,幼年时被人从重庆拐卖到上海当丫鬟,因无法忍受主家的打骂,伺机逃了出来,在习艺所遇到张恨水,于是张恨水替她改名胡秋霞,取自王勃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人于同一年结婚,那年胡秋霞17岁。

如此晴天霹雳的消息,对于任何一个女人都是莫大的挑衅,而对于拙于言辞的徐文淑来说,除了出奇的平静,她还表现出了不一样的亲切。除了一如既往地恪守本分打理家庭外,她并未与胡秋霞发生过任何冲突,生活上就如同亲姐妹一样,这样的心态,不知说她性格好,还或者是一种无力的悲哀。包括在1928年,胡秋霞早产,生下儿子张晓水是不会哭的,无儿无女的徐文淑不但没有嫉妒说风凉话,还第一个跑去将张晓水搂进怀里,用体温温暖着这个冰冷的生命,直到张晓水哭出了第一声。张晓水晚年就常念叨:“我的命是大妈救的。”

嫁给无爱婚姻,一辈子吃穿不愁,由情敌儿子送终,她的人生无输赢

图 | 张恨水与友人

相比在安徽老家的平静安好,其实在北平的日子更加充实,或者苦中有甜。

初到北平时,徐文淑再丧一子。而那次怀孕,同样是婆婆替她求情,希望张恨水能给她留个孩子,让她老了有个伴。随着痛失一子一女后,张恨水应母亲要求完成了结婚、生女、生子的任务,也就不会再理徐文淑,这是徐文淑在北平凄凉的地方。但幸运的是,徐文淑也收获了一份弥足珍贵的亲情,她的善良打动了胡秋霞,胡秋霞愿意把一个孩子交给徐文淑带,而当初出生不会哭泣的张晓水,就是徐文淑一手带大的。

在北平待了十年,徐文淑就照顾了胡秋霞的孩子们十年,孩子们带给她的快乐与满足,弥补了无爱婚姻的荒凉孤寂,这应该是徐文淑人生最为幸福的时光。

嫁给无爱婚姻,一辈子吃穿不愁,由情敌儿子送终,她的人生无输赢

图 | 张恨水与家人合影,第二排左一为张恨水,左二为胡秋霞

一人的晚年

1935年全面抗战打响前夕,张恨水把一家人送回了安徽老家,自己与第三任妻子周南(原名周淑云,张恨水易名)身处异地,后来胡秋霞返回北平,老家就只剩下徐文淑一人守着年迈的婆婆。张恨水敬重徐文淑对张家的付出,开始每月准时寄钱,在生活费上张恨水从不吝啬,多年来只多不少。徐文淑手上的钱越攒越多,就干脆拿来买了许多田地。

1950年土改开始,徐文淑因为置办了许多土地惹了麻烦,被划成了地主批斗,只好一人逃回了安庆避难。期间张恨水依然会坚持给徐文淑寄生活费,但张恨水也不是一直都这么有钱,真实的情况是,越到后面,张恨水的经济状况越跌宕。

嫁给无爱婚姻,一辈子吃穿不愁,由情敌儿子送终,她的人生无输赢

图 | 张恨水与妻子周南、张二水合影

1948年的时候,张恨水存在银行的金条被银行经理全部卷走逃往台湾,家境状况一度要靠变卖首饰和房子来维持。后来到了建国初期“山雨欲来风满楼”,种种原因又使张恨水有过一段时期非常吃力,只依赖国家“特别给”的工资来维持生活。但无论境况如何,他始终没有断过徐文淑生活费,这一点跟鲁迅的原配朱安比起来,徐文淑一生也算是不愁吃不愁穿。

只是在安庆的日子,徐文淑似乎已经不是活在人间的人,毕竟活在人之间才叫人间,但她却变成了孤零零的一个人。

那时的徐文淑已年过五旬,婆婆去世了,小叔子小姑子都已成家,晓水也已经长大,没有人再需要她照顾,她在这个大家庭中已经失去了作用。晚年独自一人,每天只靠吃斋念佛打发日子,不时就给晓水寄信念叨几句,几乎已经找不到了生命的意义。

1958年,徐文淑最后一次上街给晓水寄信,但这次信没寄出去她就中风倒在了路上,路人把她送去医院抢救,遗憾已无力回天。死前,徐文淑将两枚金戒指托赠,分别送给胡秋霞和周南,希望可以成为姐妹,在这一点上,我曾认真地怀疑过徐文淑是否过于天真,但仔细想想,这其中隐藏的为人处世之道非常深奥,不足够单纯或许领悟不到。

嫁给无爱婚姻,一辈子吃穿不愁,由情敌儿子送终,她的人生无输赢

图 | 伏案创作中的张恨水

听闻徐文淑死讯,张恨水因要陪伴周南做手术,无法分身,偌大的张家,也就只有张晓水一人日夜兼程地赶了回去为徐文淑送终。1989年,张晓水又为徐文淑立了一块新墓碑,碑上刻有“张母徐老孺人文淑之墓”,后人的名字处落着“男晓水”。

在民国这个华丽而苍凉的大时代,逆流而上的女性只属少数,徐文淑的宿命,依旧是大多数女性的影子。她们的人生以婚姻为大事却多数输在了婚姻上,但我绝不会以此判定她们是可怜的。毕竟婚姻其实也不是人生必须的,如果你至少结过一次婚,你会发现这是一种多么愚蠢、过时的习俗。真正维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是一种超乎血缘关系的动物思维,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但首先要有一个人最先舍得付出,就如徐文淑一样,能与没有血缘关系的张晓水经营出母子亲情,一定是最先拼尽了仁慈,倾尽了善良。

嫁给无爱婚姻,一辈子吃穿不愁,由情敌儿子送终,她的人生无输赢

图 | 张恨水与周南

论张恨水的爱情观

看完徐文淑的一生,相信大多数人会把矛头指向张恨水,无非就是滥情之类的话,但你如果再看一下张恨水的择偶标准,你就会理解他为何娶了三位妻子的原因。

若要美的,不如赏花;若要道德好的,不如看书;若要贤内助,不如买架机器;若要带来欢快的,不如娱乐。总而言之,这一生,寻寻觅觅,要找一个了解我的人。

如果把上面这段话对比一下徐志摩的择偶标准: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会发现张恨水与徐志摩的择偶观都有点相似,最终是希望找一个了解自己的人,但是找到一个知心人谈何容易,人心都是多变的,如何才算知心,结果就有了不知心的女人成为试验品。况且这种条件岂不荒唐,相互了解的人都是经历风雨磨合出来的,是能找的出来的么?周南之所以会被张恨水认为是知心人,或许只是因为比前两任多读了些书,在话题上与张恨水有一定的共鸣。

嫁给无爱婚姻,一辈子吃穿不愁,由情敌儿子送终,她的人生无输赢

图 | 张恨水与周南,两人都很年轻

所以,如果条件多变点,周南或许也不会是唯一吧?张恨水的女儿张正对父亲的回忆,似乎让一切都那么百口莫辩。

“父亲是反对一夫多妻制的,但他自己却是一夫多妻,这也许就是父亲爱情的悲剧吧。”

“父亲倡导婚姻自由,对于子女们的恋爱婚姻,他从不干涉。父亲的一生,不乏追求者,也不乏让他心动的人。即使在老年,已有三任妻子的他,还为一个女人动过心,不过很快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父亲总是在寻找自己所追求的爱情。”

追求爱情没错,但你晓得,如果把爱情凌驾于道德之上,不断给予一个女人希望,又亲手摧毁,如此来玩弄婚姻,基于那个时代,这种不能被法律制裁的事情,是对一个付出爱的女人多么残忍的事。毕竟不是每个女性都像徐文淑那样能够接受丈夫三妻四妾,张正就曾回忆母亲胡秋霞与张恨水产生感情破裂后的抑郁生活。

“我没有保存一张父母的合影,母亲全撕了……”(张恨水再娶周南后,胡秋霞大闹了一场,最后还是顺应时代潮流屈服了)

“母亲后来有了酗酒的习惯。”少年时的张正,经常半夜醒来,发现醉酒的母亲在阳台上发愣。

嫁给无爱婚姻,一辈子吃穿不愁,由情敌儿子送终,她的人生无输赢

当然,张恨水并不是民国最差的男人,请相信张恨水担当,天下男人不足三分,自己吃饱饿死妻儿的大有人在。对于张恨水的评价,他的后人更有资格且认识得更客观通透,反而我在主观上已经出现偏激,这样显然有失偏颇。

作为子女,我们不愿用世俗的尺子去衡量他更爱哪一个女人,我们只能说,父亲的人性是丰满的、仁慈的,充满温情善良。”

历史总是描绘人心,聪明的人借鉴历史,愚蠢的人重复历史,不管是张恨水还是徐文淑,你可以看到他们的过往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多样的人性,如果镜中有你的影子,愿你我都能从这面镜子中学会善良。

文 | 心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