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气冷的时候,喜欢和朋友们吃些热腾腾的美食。 这里,必须得提一下咱福州有名的美食——佛跳墙。 “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 鱼翅、葱姜、酒一起沸水下锅煮去腥味,又将鸭块、瘦猪肉块和鸡翅膀块入锅煸,配上猪骨汤用旺火煮开,捞出,装入小坛子里。 煮这件事,还真马虎不得。 光鱼翅就得经过非常精心的挑选,用独有的工艺特制过后放入盛过绍兴酒的坛子中,浇上熬制的汤,最后再用旺火煮沸。 当然,还有腌、炖等等,这些咱就不说了。 今天主要想讲讲,“煮”这件事。 美味需要用心烹煮,美酒需要精心酿造,好茶也是如此。 煮这件事,就白茶而言,虽然比冲泡来得方便,但也不是一扇适合所有白茶的任意门。 煮白茶也同样需要仔细筛选,不一样的煮法,能成就不一样的滋味! 《2》 老白茶能煮,新白茶不能煮。 冲泡出来的新白茶,就拿2019的白牡丹来说,茶香中带着清雅的花香,茶汤清润淳和,鲜爽轻盈。 冲泡的滋味最佳,舌尖处的舒爽感蔓延至整个口腔,一股恰似一位青春的舞者在味蕾处优雅旋转。 而煮出来的新白茶,将新白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等物质大量的释放出来,滋味变得又苦又涩。 不少看官可能以为,这样又苦又涩的茶汤才是真茶汤,才是真滋味。 那可真的错了! 煮过的新白茶,苦涩味重,完全破坏了新白茶独有的鲜爽感,体会不到其中浓郁毫香和淡雅的花香。 那才是真的亏大了。 其中的层次感被一一破坏,留下的只有涩味,叫人蹙眉。 而老白茶不同,经过长时间的陈化,茶性更加温和,沉淀陈香和药香,口感变得更加醇厚。 煮老白茶,其本身的成熟茶香和醇厚口感被进一步激发出来。 好茶一煮,茶汤一出,妙哉! 《3》 煮老白茶用冷水还是热水? 关于热水投茶还是冷水投茶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说法。 有人说,用冷水投茶。冷水煮出来的老白茶浓郁有劲道,这才符合老白茶的气质。 也有人说,用热水投茶。热水耐煮,茶汤一出,滋味清润,入喉舒畅。 其实,这些说法都是对的。 热水还是冷水,还得看个人喜好。 喜欢喝淡点的,口味清醇些的,就选择热水。喜欢浓点的,口味偏成熟些的,就选择冷水。 选择热水,水烧沸后投茶,等水面再沸,停止加热。 此时壶内的茶依旧在沸,底部不断有小气泡涌起,老白茶的内质此时持续地释放。 等到壶内完全归于平静,茶声停止,茶水不再沸响后,就可以倒出茶汤,待凉饮用。 嘬上一口茶汤,滋味清润,入喉后,口腔还留有余甘,细细琢磨,暖香之余,还能得到一丝惊喜的粽叶香气。 冷水投茶,能让茶叶随着温度的不断加深,逐渐释放其内在物质,让茶香更加浓郁,茶汤也愈发饱满,滋味更加醇熟。 冲泡了十几冲以后的老白茶也不用着急扔掉,或者浪费时间一直坐杯。 其内在的物质还没有被完全释放出来,用冷水煮茶能加速物质释放,既不浪费又能保留最初的滋味。 老白茶毕竟已经是见过市面的老江湖了,先冲泡再煮饮,能将这位老江湖的江湖经验一一套出,在细细品味中感受这场人间传奇。 一般来说,存放时间超过三年的成品白茶才能被称之为老白茶。 老白茶在岁月的流逝中,不断的陈化出独有的陈香、药香是最为珍贵的。在冷水的不断升温过程中,香愈发浓郁。 提起玻璃壶,茶汤一倒,口中细品,醇郁的浆感如果冻一般,软糯清润。 《4》 老白茶能煮多少壶? 冲泡老白茶能冲泡个十几冲,到后面几冲的时候,坐杯时间需要逐渐延长。 那么煮老白茶又能煮几回呢? 一般来说,用玻璃壶煮老白茶。 300ml-400ml的水量,搭配上2-2.5克的干茶。 煮上四壶,足够满足大部分的喝茶需求。 煮少了,浪费,不能完全体会每一壶茶里的醇厚滋味。 煮多了,茶汤寡淡,再煮下去除了解渴,也没有别的作用了。 因此四壶足矣,约上三五好友,聊聊天、唠唠嗑、品品茶,度过一个惬意的下午,那叫一个怡然自得。 冲泡过后的老白茶,还可以煮上两三壶。 将原本110ml白瓷盖碗冲泡的5克茶叶叶底足量放入壶中即可。 虽然原本的滋味已经被冲泡得淡了许多,但是冷水投茶以后,还能不断激发剩余内在物质,将老白茶的滋味完全释放。 后面的两壶,煮的时间可以更久一些,以防滋味过于单薄。 《5》 且听风吟,煮茶去。 这是一件惬意又快活的逍遥事。 窗外的树叶随风落下,用一阵风释整个微凉的季节,用一壶老白茶煮开如烦恼般的杂志,留下最真滋味。 一壶煮茶,一本书籍,水在煮茶,书在引人。 喜欢那醇熟的滋味,就用冷水投茶,带到沸腾,茶香和茶汤都能温暖人心。 喜欢那清润的滋味,热水煮茶,又或是冲泡白茶,都是不错的选择。 热气氤氲、茶香四溢的好茶,煮个三四壶,就这样与秋风同醉吧! |
|
来自: 徐春宁wh3a5a94 > 《茶,茶具,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