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党家故事令人泪目……

 新父母在线 2019-12-08

1948年农历4月,我出生在甘肃省永靖县盐锅峡镇黄河之滨的一个美丽,但十分落后、贫穷、人口又不足四百的小村庄--上车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我这一生,多病多灾,一生危及生命的大病大灾就达七次之多。我是一个农民,却以勤朴之家风将四双儿女送进了城。

勤学苦耕

1954年,父亲由于吸食和替别人代卖过鸦片而服刑。刑满释放后未回家,在农场当工人,后来因病去逝。从此,我就成了孤儿(母亲是目不识丁的小脚女人)。

6岁那年,我成了上车小学的第一届学生。由于没有学校和教室,就在我家的东房上课。这是因为我爷爷曾是村里的私塾先生,叔叔是个热心教育的共产党员(曾任党支部书记好多年)。

从入学到初中未毕业辍学,我是全班年龄最小,学习成绩又最优秀的学生,因为我热爱学习,且有“我就不信,不甘人后”的不服输性格。

1960年,我考入县一中,由于饥饿,读了一学期就辍学务农了(95%的学生辍学),我为生产队放羊。两年半后,因为自己在山里开出的荒地里丰收的洋芋填饱了肚子,就又复学了。面临的,却还是一个“苦”。

从家到校近二十公里不通车,全是步行。其中要翻越十分高峻险恶的“草坪山”。路径曲折的十八弯,暗无天日, 经常有强盗出没的阴曹沟,还要背着赖以生存的面粉和洋芋。

当时,学校里没有食堂,学生们或搭伙,或个人(全校共有七八十名学生)砌小灶,自己做饭。无水,自己到黄河边去拉;无柴,就四处乃至很远的山上去挖;根本就无任何蔬菜,更别说肉、蛋什么的,为了不至于断粮,每顿都称面粉做饭,甚至可以说未吃过一顿饱饭。

由于家境困难,家中每月只给两元的生活费(包括一切费用)。木板床上铺的是一条山羊毛擀的毡,别说是床单,连床褥子都没有,到了冬天的晚上,实在是冷地彻夜难眠,于是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幻想着自己有一条暖和的褥子。

在上初中的两年多时间里,除了搞好学习,利用一切时间如饥似渴地读各种书籍和报刊杂志,因为从小爱读书的我深深地明白在农村是根本就无书可读的。

我家里有两三本线装古书(文言文,繁体,无标点),我从小学四五年级就“读”它,开始的时候,犹如狗看星星,又无字典,更谈不上古文翻译书之类的了,但读的次数多了,就逐渐摸到了门道,而且越读越有味。因此,在古文和写作方面,我就此打下了比别的同学更为坚实的基础,甚至被同学们称之为“博士”、“古典文”。

初中时,由于文化大革命、家庭原因,连初中未毕业就再次中断学业,回家务农,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尽管我是村里鲜有的中学生,因为不是“红五类”,所以既不能参军,又不能当工人,更不允许从政……。在后来的十二年务农生活中,我什么活都干过,其中时间最长的(六年)也是我最喜欢的工作,就是当生产队的牧羊人。一为养家糊口,更是为了自由,而且还有充裕的时间可以读书。我深信“天,总有一天会晴”,甚至我常在群山之巅引吭高唱《国际歌》,以鼓己之气。

天晴放歌

我终于迎来了天晴的日子,改革开放,人人平等。但是,直至1980年,我才冲破种种阻挠去了抚河学校,当了一名民办教师,每月15元的补助,但由于同年包产到户,也就没有工分了。

1983年,我考取了“西北师范学院”(现西北师范大学)中文函授班。我是激动地含着热泪、迈进考场,又掉着泪水完成考卷作文《自学成才之路》的。

当年报考中文函授班的有1600多名(全省),只录取200名。在录取的学生中,初中未毕业且又劳动十余年的仅我一人。同年,民办教师转正考试中我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转正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学老师。

那段时间,我付出的艰辛是许多人无法想象的。对我而言,是值得的。一方面,要种好地。由于包产到户了,我没了工分,家中分得的田地要亲自耕种,当时又无机械,妻子多病,四个孩子都在上学。为了不耽误教学,家中的人情事故都是妻子去;几乎每年元宵节前,我就开始种地;修建房舍什么的,一律安排到寒暑假里做。另一方面,要教好学。(每年都带两个毕业班的语文,外加班主任),而且是在教学资料极度缺乏,甚至连本字典都没有的情况下,自己一边摸索教义,一边请教有经验的前辈,尽力教好每一个学生。另外,家中连块钟表都没有,学校虽离家不足三公里,但为了不迟到,总是提前摸黑到校,孩子们也一样!再一方面,还要按时完成函授的作业……

那时的我从无闲暇,甚至是夜以继日,干什么都讲求高效率,争取什么都要干好,且从不拖延。

但无论多苦多累,我的教育质量始终是一流,无愧于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我的教育理念是:能成才的尽量使其成才,成不了才的尽量使其成人,始终不忘德育教育,从不打骂学生,师生关系始终是亲密无间的。得到校领导和家长的一致好评,更受到学生广泛持久的爱戴。

1985年专科毕业后,为了给学生和孩子们树立榜样,在妻子的大力支持下又继续读本科。1988年本科毕业,成为村里第一个放羊娃大学本科生。2001年,由于积劳成疾,患结核病提前退休了。

勤俭教子

四个孩子(两男两女)从小就因家庭因素养成了好学、勤奋、节俭、吃苦的性格,不到十岁就都会干家务活,从不打架骂人,不偷盗,不占小便宜,不串门,不看电视(新闻除外),吃饭穿衣从不挑三拣四……是村里公认的榜样,而且学习始终是班里拔尖的。

由于家庭困难,孩子们升高中只好在教学水平较差的就近学校读书,甚至在初中时根本就无英语老师。再加上我坚持不让孩子们转民族(因为我们隶属于临夏回族自治州,因此,大多数成绩好点和有门路的家长都将孩子转成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录取分远低于汉族考生),就因为如此,尽管孩子们成绩名列前茅,但考取的院校却远差于所谓的“少数民族”同学,这就造成了起点低的遗憾。但庆幸的是,孩子们踏入工作岗位后,都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都取得了本科乃至研究生学历。

虽然我家没有严格的文字性家教、家训,却有良好的家风,始终保持着农民特有的吃苦、耐劳、勤朴、善良、不占小便宜等良好的习惯和性格。

我家包括女婿,现有正县一名,正科五名,副科一名。但家里的住房还是1990年修建的,当下农村最破旧的土胚房。不贪、不占便宜是铁的家风,不许同事或下级拜年,更不许贺喜等等。因此,孩子们虽在经济上两袖清风,却在工作上兢兢业业,成绩突出。

人生感言

我的昨天是苦的。我因无钱治疗,发生龙凤胎儿子肺炎夭折的悲剧;因借不到母两元钱去祭拜去世的伯父而低三下气去信用社借贷,被拒后发誓终身不贷,并在后来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去关心和帮助别人,尤其是弱者;函授的五年里,每顿都吃最便宜的饭菜……

我的今天是甜的。虽然这甜是不懈和努力换来的,但更主要是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给予的。我的处事原则是“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所以,我忘我地教书育人,就是报国恩;教育子女努力工作,廉洁奉公更是报国恩;别人央我作碑文,写祭文,在一定场合说几句话,总是以报党恩、报国恩为宗旨……

我由衷地感谢党、感谢国家,是党和国家赐予了我们一家今天幸福美满的生活!(甘肃永靖 党玉珠)

当我走上讲台的时候

当我拿上教科书走进教室的时候

心头不由怦怦跳个不停

怎样才能将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如何将自己的点滴浇入他们纯洁的沃土

我深深地体会到----

这是考核自己的战场

不学无术就是一刻也难以煎熬

当孩子们天真烂漫的身影投入我的眼帘

当他们聪慧的眼中流露出求知的欲望

我不由从心底深处想----

怎样才能不辜负他们的希望

怎样才能使他们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祖国赋予老师的责任啊

犹如千钧一样

每当学生们提出新颖而好奇的问题

我深深感到自己的才识是多么的浅薄

怎样才能完美的回答他们的探求

怎样才能让他们茁壮成长

回答只有一个----

永远甘当求知的小学生

将自己置身知识的海洋

每当我讲错话或写错字的时候

就有无数根鞭子狠狠地抽打我的心房

深深感到无比的羞耻和害臊

犯了错误容易改正

误人子弟----

失职造成的损失却实在难以补偿

每当我坐在办公桌前备课的时候

深感肩负着祖国殷切的期待和希望

“无知识的热情犹如沙漠中远征”

这句话说的是多么的逼真和中肯

为了讲好课必须从头学起

想办法寻求深造的机会

用丰富的知识武装和提高自己

每当我置身于学生中间

心中涌起的思绪犹如海浪般澎湃不息

绝不能----

老师们的敷衍塞责延误和浪费他们的青春时光

每当我捧起红笔批改作业时

就仿佛看到他们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闪光

不能把工作看作是永无止境的枷锁和负担

这是在为祖国培育未来和修建栋梁

更是在勾勒未来祖国的辉煌

为了不辜负祖国的希望啊

我们就应付出自己全部的热和光

亲爱的同学们,祖国在期待着你们

中华腾飞的重担就落在你们每一个人肩上

你们赶上的是一个大有作为的时代

愿你们趁着春光

脚踏实地的学,海阔天空的想

我衷心的祝愿你们----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981年7月8日于永靖十中

    让党氏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党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