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济南市中区党家庄的历史与变迁

 新父母在线 2019-12-08

党家庄是山东省最大的回民聚居区,地处泰山山脉北麓西北角处,北距古城济南三十余里,四面山丘环绕,犹如聚宝盆,位于古齐(国)鲁(国)交汇处。村西有途径井家沟、皇上岭、黄山店、炒米店的古代驿道,是古时候著名的“九省御道”(即现在的104国道,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青龙山改道,途径七贤庄、岳而庄、党家庄、炒米店进入原道),是南京到北京的必经之路。二十世纪初,津浦铁路建成通车,并设有党家庄火车站,给当地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契机。由于环境优越,交通方便,土地肥沃,迁入的人口不断增多,村子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党家庄起源于元末明初。元朝末年,回族白姓先祖由秦安逃难来此落户形成白家庄。据《明实录》记载,明朝洪式二年(公元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先后从人口稠密的山西向人口稀少的山东、河南等地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明洪式四年(公元1371年),党姓始祖由山西洪洞县城西甘杞岭迁来济南历城定居于此(摘自《中华党姓文史概览第134页》)。此后,马姓、李姓、法姓、杨姓等各家祖先从外地相继迁来。形成了“党白马杨李法张,金左何郑沙宛王,文周唐宫吴于黄”的多姓自然村。据传明洪武初期在党家庄村西建清真寺一座。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也是北元天元年间(公元1394年-1399年),该寺毁于战火。本村穆民捐资重建。

约200年后,即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一1620年),在党家庄村东又建清真寺一座。有可能从此时起,以村中间镇虎庙南北街为界分为党西村、党东村。直到解放以后,正式确定为党西、党东两个行政村。

党家庄自建村以来,已有六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我们的祖先,饱受了饥饿寒冷、疾病侵、战火硝烟和社会动荡的苦难。但他们也在这块土地上,开垦荒地、努力耕耘、艰苦创业,营造了美好的生活,语写了时代的文明乐章。

从近代一百多年的历史记忆碎片中了解到,我们的先人并没有单一在土地上做文章,而是继承了回族自古以来具有的经商的良好习惯和历史传统,并积累了许多经商的本领和经验。谚语:“回回两大行,小买小卖宰牛羊”;“回回两把刀,一把卖牛肉,一把卖切糕”;“回族三大行,羊肉、馒头、贩粜粮”,真实地体现了我们回族是一个善于经商的民族。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党西村的有识之士,发起并确立了党家庄“三、八”大集,集市贸易非常活跃。牲高市、皮毛市、木材市、蔬莱市、粮食市、生产资料市、布艺市、百货市、牛羊内市、鱼市、千鲜果市等门类齐全;由此延仲的诸如鸡市胡同、枣市胡同、盐店胡同、李家磨房、周家包子铺、党家茶叶铺、左家茶馆、碳场子、礁子场等等,都说明集市贸易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沿街的牛羊肉鸡鸭店铺、饭店、茶馆、炒货、千货、鲜货、小吃等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还有那些经营小本生意的货郎和卖大饼的、卖糖果的、卖香油的、收旧货的、卖水果的、卖土特产及农产品的,他们推着木轮车或担上货担,或拎上竹筐走街串巷,边走边吆喝。这些都反映出回族民俗经贸的繁荣和活跃。从经商民俗的特点也证明了:一是回族人民敢闯敢干,不死守家门,不愿受穷,不甘落后,志在四方,敢于走出去闯荡;二是回民经商,都有一个光荣的传统,就是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三是回族人民自信、自强、精明、能千,“善商贾之道,精于计算”。

党西村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七十年间。我们认为,这个时期可分为五个阶段:

(一)解放生产力阶段。1948年8月济南解放,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土地改革,农民翻身做了社会的主人。经过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成公有制,解放了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高涨了。

(二)战胜困难阶段。1958年,由于“左倾冒进”、“一大二公”、“一平二调”,又遭遇了三年连续大早,造成了粮食减产歉收,群众生活遇到了极度的困难。六十年代初期,村党组织根据上级的指示,实行生产承包,调整口粮田,增加自留地、铜料地,发动群众开垦撂荒地,鼓励群众搞家庭副业,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帮助恢复农村集市。经过三年的努力,加上1962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农民的收益增加,总算度过了困难时期。

(三)社会事业发展起步阶段。从1964年开始,在全村深入开展了社会主义教有运动。制定全村发展规划,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打机井、修水果、平整土地;村内通水、通电、整修街道;买机械,办工厂,发展多种经营;加强基础教育建设,创办村级医务室;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破旧立新,移风易俗。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今后党西村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卫生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莫定了基础。

 (四)解决温饱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了新的农村政策。按照“农业生产责任制”文件,1980落实“联产承包”政策。包产到户后,土地使用权归集体,耕种为个人,打下的粮食定量交集体,剩余归个人。1982年又实行分田到户政策,耕地按人口平均分配给个人耕种,产出全部归个人。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村民生产热情高涨,产量大幅度提高,解决了多年粮食不足的问题,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五)群策群力奔小康阶段。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西村的年青一代,不再拘泥于土地之中。发挥回族的经商传统,搞运输、跑贩运、办商店、开饭店,不拘一格的进行多种经营。1990年以后,具备一定知识的年轻人,思想解放,大胆创新,努力进取,各类企业陆续创办,独资、合资公司不断涌现。经济蓬蓬勃勃的发展,群众的收入遜年増多,扒掉平房盖楼房,卖掉大车換轿车,家家户户实现了电气化。到二十ー世纪,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经贸渠道不断扩展,新兴的产业不断出现,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同时,在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精神促进下,接照小康村建设的标准,加大了农村环境整治,完善各项服务设施,村容村貌和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幸福指数逐年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人们正朝着憧憬的小康社会迈进。

从党家庄历史的发展足迹中,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一个道理:教育是基础,知识是力量,科技是生产力。从党家庄的历史发展中我们发现,很长一段历史没有文字记載,全村二十余家姓氏中只有八家有家谱记载,这八家中只有杨氏家谱记载的最全。家谱记载:杨氏先祖杨孝仁于明朝神宗年间(公元1586年)左右迁入党家庄,至今十五代(辈)并都有名讳。而其余的家谱都缺少前三、四百年的辈分、名讳文字记载。这都说明了党家庄自建村以来教育的薄弱,人才的缺乏。

从教育的发屐状况来看,1915年在党西清真寺设立了讲学堂,1925年创办了党家初级小学(1932年李氏家族还办了家庭私塾),1941年历城县县立党家庄完全小学建立,解放以后基础教育得到不断地加强,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全村初中学生普及率就达到了百分之百。各类有用人才进而不断的涌现,政治、经济及各项事业才有了快速的发展。如:郑代明同志,念过私塾,上过大学(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哲学专业毕业),任过老师,干过校长,当过干部(196年在山东省民委工作),退休后还在济南市伊斯兰教协会任副主任。他是济南市市级优秀共产党员,他为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推动教育、文化、宗教事业的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再如:在党家庄完全小学毕业的马兆增、马书鹏、马智符、党延庆、法玉田、党延祥、党延武、马洪勋、马顺英、何林成、金正信、马洪吉、白玉广等同志,1951年他们前后考入了济南回民中学师范班,毕业后先后回村任教,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人民教师。他们教书育人,孜孜不倦地培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也可以说,我们本村七十岁以后的同志们,在少年儿量时代都是他们直接或间接的学生。这些学生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成了硕士、博士生);有的当了人民教师;有的成为国家千部;有的从事医疗卫生、科技工作;而更多的有理想、有志向、敢想敢闯、勇于开拓的年轻人,创公司、办企业,成了党西村发展经济、传播文化、改变乡村面貌的中坚力量和带头人。

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推进,我们古老的村庄容貌正在发生改变。根据济南市总体规划,在党家庄这片土地上一个总建设用地面积约5400亩的“重汽小镇”即将崛起。原来的古街、旧巷、人文历史将会消失。记住乡愁,留有念想,是我们每个村民的愿望和要求。家乡是根,祖地是本,我们的祖祖辈辈繁衍生息在这片热土上。自小生长在党家庄的人们,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根、忘了本。

为了留住对故土的历史印记,根据有关历史资料和粗略的记忆撰写此文,尽可能的勾勒出党家庄的大概轮廓,帮助村民追溯党家庄的历史,记录村庄的变迁,传承村庄的文化,让走出家乡远离故土的人们,能够去认识家乡、了解家乡。也为后辈缅怀先人、寻根觅祖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系历城区政协原秘书长)

    让党氏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党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