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党家村征文 | 湖南君山党家墩

 新父母在线 2019-12-08

洞庭湖绵延百里,君山岛名垂千秋。

在美丽富饶的洞庭湖畔、君山脚下,有一个党姓聚居地,那就是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柳林洲党家墩。

早在明景泰二年(1451年)我先祖思鹏公妣杨老太君率二子之仁之义,由陕西省延安府洛川县地名大槐树小槐树、社名焦二坛土地,今陕西省延安市富县交道镇槐树塬,始迁湖北监利县玉沙口字河芝麻厂,今尺八镇永红村,1499年三世祖彦鸾公又从口字河迁文家坊(今尺八镇党家湾),从此,党氏族人一代又一代在此繁衍。

到了第十一世,“尚”字派祖宗尚乾公于清朝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在党家湾病逝,党母李老太君于1788年携政经、政伦、政绳三子,从湖北监利尺八镇党家湾出发,横渡长江,来到洞庭湖畔的湖南岳阳君山反嘴落籍生息,艰苦创业,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从“尚”字派到“联”字派,其间已经历了十一代人。直到一九七零年以前,君山党氏族人一直同住在党家墩一条岭上。旧社会,君山没有防洪大堤,洞庭湖又年年涨水,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家家户户都挑了一个土墩子,把屋做在墩子上,这些墩子连成一条岭,就叫党家墩。那时候,洪水小的年份,就住在墩子上,如果洪水大一点,墩子也会淹没,族人们就利用各自房屋的柱子,在家里再临时搭一个台子,人就住在台子上,真可谓是“身处水乡泽国,身居水上阁楼”。

地里种的作物也被洪水淹掉,只好等水退下去后,再种点秋粮,捕点鱼、砍点柴,打点芦席来维护生活。那个年代,先辈们既是农民种田,又是渔民打鱼,还是樵民砍柴。特别是一九五四年的洪水大,把整个河西都淹没了,八百里洞庭一片汪洋,住在这里的人都背井离乡去岳阳、湖滨等地逃荒躲水。洪水退后,党氏族人男女老少齐上阵,把住的土墩子又逐年加高,提高防洪能力。

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从岳阳县迁来数以万计的移民,在君山开荒造田,围垦筑堤,一九六零年又建立了国营农场,农民转为农垦职工。从此,有了八十华里大堤的保护,再也没有逃荒跑水了。在一九四九年解放前后的几十年间,党家墩从北到南依次住着七户党姓族人,到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人丁兴旺,到现在党姓族人已发展到三十户,一百多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族人们有不少先后离开了党家墩,有的住在四分场林业队,有的住在君山挂口,有的住在君山自成垸,有的住在岳阳市,有的住在长沙,有的住在湘潭,还有的住在永州。族人们也不再是单一的农民了,有的进了工厂,有的经营商业,有的应征入伍,有的当了干部,有的当上医生,有的成为教师,工农商学兵,行行都有自家人。有三人担任过县处级干部,有八人担任过科局级干部,还有不少人或经商、或务农,或打工都赚了钱,有的盖起了新楼房,有的买了私家小轿车,这些都说明,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让我们记住一句名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二零零八年,君山党家墩党氏族人在党宗荣的倡议下,新修了党氏族谱君山支谱。二零一二年,积极参加在湖北监利尺八镇新建了党氏宗祠,续修了党氏族谱监利尺八党家湾卷,积极开展了党氏宗亲活动,在湘鄂党氏宗亲联谊会的领导下,在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新时代,君山党家墩党氏宗亲一定能取得新的成绩,迈出新的步伐,作出新的贡献。

                                      党宗荣

                                2019年2月23日

相关链接:

党氏家族报推送中国党家村征文最新名单

登上党氏家族报的党家村,快看看有没有你们村

    让党氏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党氏!《党氏家族报》2013年筹办,2014年正式创刊,铜版纸彩印,全国最好的家族报。党氏家族报微信公众号(微信号dangshijiazubao),中华党氏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中华党姓文化历史的挖掘与传承。关注党氏家族报微信公众号,党氏各种活动信息早知道。投稿请发至《党氏家族报》编辑部邮箱:1093127264@qq.com。如果想了解更多请点击下面二维码图片识别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