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小说理论家金圣叹曾赞叹过《水浒传》:“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百看不厌,无非为他把108个人性格都写出来。《水浒传》写108个人的性格,真是108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1000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 北宋末年,风云渐起,梁山起义,昙花一现。虽然这场起义在时间上并没有坚持很久,但是轰轰烈烈极其悲壮。在水浒各个有血有肉性格各异的英雄好汉中,也许有人对宋江印象深刻,但最让我意难平的却是晁盖。明明是梁山泊的最高领导人,明明光明磊落义薄云天,然而最后却一步步变成“光杆司令”,出师未捷身先死,让人感慨,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 细读水浒,走近晁盖且看晁盖出身论职位,他是东溪村保正,就相当于如今的乡长或镇长,算是有些官职傍身。若是只是个小官也就罢了,偏他还颇有些家底,祖是本县本乡富户,算是个村县里有名的土财主。 晁盖 再看晁盖出场:晁盖是第十四回出场的。“原来那东溪村保正姓晁,名盖,祖是本县本乡富户,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识天下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若要去时,又将银两赍助他起身。最爱刺枪使棒,亦自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他还有一个外号叫“托塔天王”,也是有些缘由的。 原来呀,东溪村隔壁老王西溪村常常有鬼,这鬼常常闹事,最爱青天白日里迷了人下水。路过的僧人有法子,让村里人用青石凿个宝塔把鬼赶到东溪村。村霸晁盖可不乐意了,撩起袖子就把宝塔夺过来放到了东溪村,托塔天王这个名号就这么来了。 成也晁盖,败也晁盖晁盖并不是梁山泊第一任老大。 王伦 众所周知,在晁盖还在东溪村舒舒服服当他的保正的时候,梁山泊就已经被占领了,坐在第一把交椅上的是王伦,杜千、宋万分别排在第二第三,林冲屈居第四。这个王伦其实是很有问题的,身为首领却没有招贤纳才海纳百川的气度,也没有更为高瞻远瞩的长远目光,完全没有首领该有的气概,反而嫉妒贤能心胸狭窄,尽显小人之状。 既然没有金刚钻,那就不了瓷器活。王伦没有当老大的气度,自然坐不热这把老大的交椅。林冲这个大能来投靠,按理说可以收个大佬当小弟自是件喜不自胜的事,但王伦看起来并不讲道理,反而屡次刁难,非得林冲弄个“投名状”。但杨志入伙的时候王伦反而非常热情也不让他弄什么劳什子投名状,林冲难免会心里不平衡。 林冲画像 晁盖一行人智取生辰纲之后被发现抓捕,于是上了梁山。可是王伦这厮怕晁盖抢了他的首领之位不想相留。但是晁盖手下还有个智多星吴用,吴用看准了林冲对王伦多有不满,于是用计刺激林冲,借林冲之手火并了王伦。梁山泊旧主已死,林冲等人便顺势推了晁盖做首领。 时机正好,万事俱备晁盖上位是非常顺利的,原因有三。其一,晁盖本身的名气大。晁盖在东溪村可是一霸,当然村霸也不是那种欺压百姓的豪强,而是“人傻钱多”的大财主。人倒不傻,但钱多是真的。他素爱结交天下英雄,出手又大方,无论谁来投奔都好生招待。钱如流水散去,名气便打响了。有名望,得人心,当老大也无人会非议。 其二,智多星吴用是有力助手。林冲本就心中对王伦郁结已久,这个时候只要有一点火星便能让林冲爆发,吴用聪明有心机,尤其擅长通人心理鼓吹引诱,在他的计策下林冲就“义气”燃烧,主动解决了王伦这个麻烦。 其三,林冲的支持。林冲是谁,那可是曾经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又一身好武艺,在梁山也算是“元老”级别的人物。王伦在的时候他说的话也许分量不重,可王伦一死,林冲在梁山那也是算得上说一不二的人了。他推脱自己“只是个粗鲁匹夫,不过只会些棍棒而已”,而尊晁盖为第一,众人也不敢有甚意见。 晁盖真正坐稳了头把交椅吗? 晁盖虽然在第一的位置坐了许久,把头把交椅坐热了。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后期的晁盖仿佛并没有什么实权了,变得空有首领之名实无首领之权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就要从我们耳熟能详的另一位英雄说起了。此人外号“及时雨”,没错,就是宋江宋哥哥。宋江怒杀阎婆惜后发配江州,浔阳楼题反诗被判死刑。最后还是晁盖率一众梁山好汉劫法场才救了这位宋江哥哥。然这一救,日后梁山实易主。 宋江与晁盖,谁能笑到最后?宋江这人,其实是很有野心的,他不仅有让梁山泊易主之心,更是暗中蓄力妄图伺机而动。宋江并不是孤身上山的,他带着李逵、张顺等二十一人。此二十一人自然是以宋江为首的拥护宋江的,可见宋江私人队伍力量壮大。而晁盖此时的坚实拥护者只有以前一起劫过生辰纲斗过官兵的阮家三兄弟、吴用、刘唐和公孙胜而已。两人背后力量谁强谁弱已然可见。 水浒传剧照 再者论名气,宋江的名比晁盖大。由于晁盖一直待在东溪村,虽然也结交了许多好汉,也有仗义的名气,但毕竟名气传播有限,不过以东溪村为圆心的百里之地而已。当初特意来奔远在东潞洲的刘唐也是因为久在江湖飘荡才会知道晁盖。 而宋江也为人仗义爱结交朋友,又因为发配江州,又认识了许多的好汉,名气也是越传越远 。而宋江给晁盖通风报信之后,晁盖也对外赞扬宋江,宋江的名望也越发大了。 此外我们细读水浒,会发现宋江才是真正的明君子暗小人的人物。在道貌岸然这一点,晁盖难以望其项背。所谓道貌岸然者,其仪形磊落,极具欺骗性。宋江哥哥非常会做人,不过与其说会做人,倒不如说他会邀买人心恰当点。 比如说初遇武松,便和他彻夜长谈,又要花钱为武松做衣裳,当时武松被柴进稍怠慢本有些抱怨,而这位初见的宋江哥哥却如此“温暖贴心”,自然愿意跟随。宋江“及时雨”的称号也不是白来的,他善于在别人落难遇到事情的时候雪中送炭,拉拢人心分分钟的事。 武松打虎 宋江还城府深做事果决,不过虽然心狠但是决不表现出来。宋江早就盯上了晁盖的位置,嘴上不说,可是身体却非常诚实。一方面出于所谓的道义冠冕堂皇地以晁盖是寨主不可轻易出征为借口不让他带兵,一面牢牢地把兵权掌握在手里。 而晁盖,他很是佛系,在当老大的时候并没有到处收买人心,扩充心腹,对于宋江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也许他察觉了,但并没有放在心上,或者说不屑于靠如此手段保住老大职位。他又光明磊落,心中没有城府。而宋江手段高明,所以有勇无谋,虽仗义但没有领袖心中该有的格局和城府的晁盖被架空。 晁盖之失让宋江日后夺权成为可能晁盖做的最错的一件事就是在刚当上寨主的时候没有拉拢林冲。如果拉拢了林冲这员大将,也不至于如此势单力薄,如果拉拢了林冲,即使是宋江以寨主不宜征战为由也可以派林冲出战巩固寨主地位。没有收林冲为心腹是晁盖之大失,以至于以后成为光杆司令,最后让宋三郎轻易就上位。 然而俗话说得好:“世间一啄一饮,皆是前生定”。也许梁山本就不是晁盖的机缘,天时地利人和这样之利属于宋江。梁山也许成就了宋江,但我们不会忘记那个忠肝义胆的晁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