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党氏河南三大支系字辈对照表

 新父母在线 2019-12-08

中华党氏河南三大支系字辈对照表

中华党氏河南宗亲联谊会党氏文化研究部2018年9月2日修正

年代

世次

字派用字及代次

元末明初

明朝时期1368-1644

清朝时期1644-1911

民国1912-1949

共和后至今

1

冯翊堂夏氏后裔,以党九功为代表的一支四世或五世同堂之“兄弟数人”为避战乱于元末卜居“河”之南,迁至黄河之南商水西疆冢寨。几乎同时,同脉“南阳三翁”(后称)迁居“河”南。


2

党大公

党二公

或为南阳三翁

明洪武四年,孟州党氏迁至黄河北处。

3

党忠 子辈字为三

党义

党贵

4

豫中数兄弟及南阳三翁

5

豫中数兄弟及南阳三翁择地迁离冢寨及分迁后世次及字辈


两公

世次

豫中

四老

禹州

党楼

漯河

商水

上蔡

豫南

三翁

禹州

党沟

孟州

4

1

1

1

1


6

5

2

2

2

2


7

6

3

3

3

3


8

7

4

4

4

4

1

9

8

5

5

5

5

万  

2

10

9

6

6

6

6

11

10

7

7

7

7

12

11

8

8

8

8

13

12

9

9

9

14

13

10

10

10

15

14

11

16

15

12

17

16

13

18

17

14

19

18

15

20

19

16

21

20

17

22

21

18

鸿

23

22

19

殿

殿

殿

24

23

20

25

24

21

26

25

22

27

26

23

28

27

24

广

29

28

25


说明:

豫中党李氏(含禹州党氏)、南阳党氏迁豫时间均为元朝末。孟州党氏迁豫时间为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2017年制作《河南党氏字辈浅析表》时,因南阳三翁堂于2016年续修家谱时对三翁后裔进行了字辈对照,又因一页内横向加列不下,故本表中只引用了具有代表性的一支。豫中党氏,特别是与禹州党氏没有进行过比照分析,故2017年重在对豫中党氏辈份的对照分析。有比较才有鉴别。经对照分析,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就是豫南三翁与豫中四老不但各自后裔世次一致,除漯河末代至“品”字辈外,其他支系的末代均在一个水平线上(见表倒数第三行和第五行的加粗字体)。而且各自后裔现在的人数基本相当。日前,借中华党氏宗亲联谊会倡导字辈统一之风,尝试将孟州党氏也列入表中,其辈份参照了禹州党楼党氏与孟州党氏后裔禹州党沟党氏的传统依辈相称的辈次列入本表。这又是一个惊人的发现,孟州党氏(含禹州党沟)的末代与豫南三翁和豫中党氏末代(漯河党氏除外)在一个水平线上。综观全表可知,孟州党氏的辈份高出豫中党氏和豫南三翁两个辈份,亦即孟州党氏始祖党士真辈份高出豫中“四老”和豫南“三翁”两个辈份。取用孟州党氏字派用字时,不论上行下行(同辈)均取首字。

本表有无以偏概全之嫌?编者尽量避免,也难免疏漏。但窃以为,所函盖的人口应该达到75%左右。

本表使用了党九功始五世人的部分族谱资料的原因,一是,他是现有族谱史料中第一人,可以作为来豫党氏的第一代人的代表;二是,以此说明兄弟数人的源头,以兄弟数人作为各支始祖比较的基础;三是,在此介绍了元末党氏迁豫的社会背景。并非是编者是党九功的后裔,而有所偏爱。事实证明,兄弟数人与豫南三翁的后裔人数基本相当。这样处理是可行的,基本符合实际。

上述这些无意中的惊人一致,和各自后裔人数基本相称,说明河南党氏统一字辈有可供借鉴的基础。敬请河南党氏宗亲指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