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党家口述史 | 82岁党国兴:回忆祭祖坟 追思老祖先

 新父母在线 2019-12-08

编者按:从今日起,党氏家族报“五个一”(党家村、党氏家谱、党氏祠堂、党家口述史、党氏支脉口述史)活动开始陆续刊发。敬请各地党家人积极撰写“五个一”文章,无论是党家村介绍、党氏家谱介绍、党氏祠堂介绍,还是党家口述史、党氏支脉口述史,都是中华党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挖掘弘扬党家文化,为子孙后代留下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当代党家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拿起你的笔,迈开你的腿,挖掘党家的文化遗产,为党家文化大厦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82岁党国兴老人回忆党家历史。

用文字记录下党家历史。

党国兴老人的口述史。

党 煜口述,党恩整理的《祖父留言》。

《祖父留言》内容。

回忆祭祖坟   追思老祖先回忆

党国兴  口述   党月琴  党恩  整理

在清明来临之际,人们缅怀先人。我满怀敬仰感激之情,感恩祖宗福泽佑护,感恩先辈养育教诲。为了祖宗恩德永垂,传承先祖优良品德,回忆小时上坟往事,以文祭祖,以表孝心,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       

记得小时候,家父党全银负责代办家族坟会一事,那丰盛隆重的祭奠仪式,至今让我难以忘怀,现在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           

同宗共祖一家人,先辈重视上祖坟   

我们这个党家一族,据老先人说是从陕西(祖籍宝鸡蟠龙山)迁来,本是一家,都在静宁县城生活,后来有的陆续迁到周边县乡定居。最早迁出的是鲍家咀头(城川镇咀头村)党家塬(现称党家坪)的党家人。再后来,有人又从这些地方迁到兰州、银川、新疆等地。原居住在静宁县城的党氏家族的老祖坟,又称官坟、户祖坟,它位于县城西边西川,原飞机场西北角,靠近姚柳家堡子的河崖(ai)上面,西北靠近河崖有一大块地就是党家老祖坟,坟院呈不规则方形,占地面积约四亩,西面是走小山村的路壕,北面靠近河崖,东接郭家的地,南邻飞机场。坟院里朝北是两座大坟,向南依次排列着十几座小坟,坟前有两个石桌,是用来祭奠时摆放祭品的。坟堆约占坟院面积的一半,两边和下面还有一半地方空闲。老祖坟院东边30米外有一块小坟院,是仍在县城的几户党家的小祖坟,面积约2分多地(一百三十多平米),里面有几座大坟,几座小坟。河崖下面是老祖宗留下的十八亩(十垧)河湾地,以供每年祭拜祖坟的费用,一直租给南关穆家堡子我姑奶奶家耕种,每年付租金麦子600斤,由我父亲代收办理。祖坟供地西边是穆家的地,东边是杜家的地,北边是河滩,南边是三层楼高的河崖。从我记事起,父亲就一直负责操办党家清明上坟这件大事。在上坟祭祖方面,父亲的功劳是最大的。      

每年秋收后,姑奶奶家人用车拉来麦子。临近清明,我家把一半麦子磨成面粉,用来祭祖时蒸馒头,一半卖出去变现钱,用来置办清明坟会用品,除买上坟祭祀用品外,还要采购肉、菜等,准备家族人在坟上的聚会用餐。置办坟会,要忙好些日子,但这是孝敬先人,积福后代的好事,父母亲及全家人都非常热心积极。      

清明这天,一般上午10点到12点钟,是党家约定上老祖坟的时间,这天正好是静宁县城隍爷出行巡游的日子,城隍庙前唱大戏,县城非常热闹。早晨起来,父亲就催促家人收拾上坟东西,县城六、七户党家人也来帮忙,用我家马车拉上两蒲蓝(低而大的竹筐子)大馒头,五、六个热气腾腾的暖锅,几大盘子熟肉,好多炒肉菜、炒鸡蛋,还有鞭炮、香表纸仪、炒酒(祭献熟食)等各种祭拜用品,自然少不了好烟好酒以及水果,还要提上几大壶热茶,大家一起赶往老祖坟。        

礼数周到辈份清,清明坟会议家事  

十时许,从各地赶来的家人聚齐,年平均百人上下。一般都是男丁,有耄耋苍颜的老人,有风华正茂的中年人,还有拖(拽)着背来的小孩,大家见面握手问候,非常亲切,气氛很融洽。鲍家咀头来的人最多,有五、六十人,领头的是党煜,党煜与我父亲同辈,年龄比我父亲大,我父亲叫老哥,老弟兄俩见面分外情热。还有与我年龄相仿的党仲奎、党仲卿、党文才、党文堂、党宗仁、党宗智等人。其中党仲奎与我同辈,比我年龄大几岁,与我哥党国智(1930年出生)同龄而且都从事赶马车跑运输。党仲卿是党仲奎的弟弟,上城关小学时比我高一级,与我熟悉的张国盛、杜智明是同学,解放后在兰州工作。党文才、党文堂、党宗仁、党宗智比我小一辈。党文才(乡上信用社工作)、党文堂(教师)、党宗仁(当过大队支书),这三人我们以后工作生活中接触较多,因为是一家人,来往比较亲近。党宗智上坟认识了,以后也一直互相问候。县城来人大概10多人,由我厨子爷领头,他是上坟家人中辈份最高、年龄最大的,年近80岁。还有一位德高望重、辈高年长的就是看守隍庙的我庙官爷,已80多岁,大个长胡子,由于高龄,行动不便,上坟来的较少,每年来上坟的是同他一起看守隍庙的大儿子,名叫岁六子,时年50多岁;庙官爷的小儿子,名叫蛮狗子,上坟来的较少,我蛮狗子爸爸住在城关一校东面摆个杂货摊谋生;庙官爷还有个女儿出嫁到陕西宝鸡,后来我蛮狗子爸爸跟随妹妹回到宝鸡去了。据我厨子爷的孙女爱玲子(生于1955年7月)讲,1966年左右,我蛮狗子爸爸还到她家来过,说是在宝鸡的工厂当工人。队伍中还有东街党福元也年龄较大,时年50多岁,与我同辈份,他有两儿一女,上坟多数领他大儿子。他大儿官名叫党礼,小名叫平凉子,比我小一岁,我们一起在新街韩家私学念书;小儿官名叫党义,小名叫平安子。来上坟的还有固原、西吉、隆德、庄浪的约20人,本县司桥、原安等乡的10余人。       

家人们见面问候罢,就由我厨子爷领头拜祭老祖坟。先是我们小孩子在坟堆上压挂钱、放鞭炮,大人们给山神、土地爷、坟堆前献馒头、点心、水果,炒酒,点香点蜡(烛),辈份高、年龄大的跪在最前面,其他人按辈份年龄依次跪后面,老辈们焚香烧纸,磕头作揖。看着他们点燃黄表和一沓沓冥币,风吹烟灰飘摇向上,在天空慢慢散开,心中不由酸楚,当年受苦受累的先辈们,就长眠在这篙草泛青的坟丘之下,使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这首诗来。        

祭拜仪式完毕,将带来的所有祭品各样在坟院四周泼洒一些。然后,大家坐在一起吃着暖锅、肉菜、鸡蛋,喝着清茶美酒,叙旧聊新,回忆祖先在世事业,交谈谁家后代兴旺,谁家子孙孝顺,那家有人患重病等。离开时,每人带走一个夹肉片的大馒头,表示祖先给儿孙后代的福禄。        

将军坟前思功勋,优良传统要继承

上完老祖坟后,远来的家人陆续离开,有去逛庙会的,有回家的。城里几户人就到旁边上小祖坟,接着还要去东关白马豁岘上大将军坟。大将军坟地很大,面积约8亩,坟院呈方形。顺北山根有两座大坟,坟堆像小山一样大,接下有十几座小坟。下面还有多半空地,坟堆只占了坟院的三分之一,坟前有四个雕刻石桌子。我们党家这位大将军,单凭坟堆这么大,供桌这么讲究,一定是位了不起的人物。可惜是我不知详情,只是恭敬地跟随大人们祭拜。四个石供桌,1956年前后,老隍庙改建县文化馆时,被搬去用作基石。      

下午时分,父亲带着我和哥哥去县城西南西川南河岘口下面两处我们户里的坟上祭拜。一处是从老南河桥通向景家寨子的小道边,快到景家寨子处有个化家院,跟前有两颗大春树,旁边地里是党家坟院,里面有十来座坟,是我家、隍庙爷、厨子爷家的共同祖上。一处是化家院东面、测量台向西约100米,有七、八座坟,是我家和迁到威戎党家的祖坟。户里坟祭拜后,一整天祭拜活动就结束了。      

清明祭祖,历年这样,岁月流逝,周而复始。敬重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悼念祖先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义务。祭奠先祖亡灵,学习先祖精神,传承优良品德,接力家庭事业,是我们民族的一种非物质财富,是炎黄祖先留下的精神遗产!对儿孙的教育和良风善俗的传承,义不容辞,重任在肩!        

谈今惜古重现在,家风建设靠后代

解放前的那个年代,由于饥荒战乱,灾难频繁,百姓生活非常困难,多数老百姓能填饱肚子就算不错了,除了过年、上坟准备些肉菜等好吃的,平时根本吃不到。清明上坟这天,尽管全天忙碌,但无论是大人小孩,都很期盼这天来临。这天不仅有好吃的,还家人聚会,念血脉相通之情,思同宗共祖之谊,真切感受家族的温暖,亲切体会亲人的关怀。      

解放前,我家主要以赶马车跑运输为生。1949年8月静宁县解放了,1950年土改时,因我家代办家族坟会,政府把党家18亩上坟供地分在我父亲名下,作为我家耕地。1952年成立农业互助组,1953年清明,族人集中上老祖坟时,我父亲在大家祭拜老祖坟后,十分伤感!声泪俱下的告拍(请求理解原谅)大家:以后不能统一办理上坟祭品,也不能集中一起上老祖坟了,各家根据情况自行看着上老祖坟、小祖坟、将军坟吧!后面几年,还有家人自行置办祭品前来上老祖坟、小祖坟、将军坟的。1956年成立合作社后,西川党家老祖坟、小祖坟和18亩上坟供地都划归南关村(一队或二队),我家因住在后街,就加入了由衙门巷、后街人组成的新城村第一合作社,东关白马豁岘大将军坟地划归东关村(一队或二队)。在1958年大破封建迷信扩大耕地时,老祖坟、小祖坟、大将军坟都陆续被开为耕地。         

朝代变迁,时代发展,生老病逝,自然规律,顺应而为,不可抗拒。对于过去的传统习俗,应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一方面,要敬重祖先,注重孝道,聚集人心,团结互助,利于家庭教育,建设良好家风;另一方面,要推陈出新,简化程序,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节奏,方便家人工作生活。我们即将老去,往事自然淡化。       

树有根则旺,水有源则流。是祖辈代代相传,才有了我们的可贵生命,是祖辈千辛万苦,才有了我们的天赋智慧。我族先祖,英灵永驻,浩气长存。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党家先祖非常优秀,羊羔跪乳乌反哺,心中永念老先祖。我族后裔,定当虔心效学祖宗光辉榜样,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秉承家和万事兴,铭记德才兼备训。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创业,为官清正廉明,处世乐善好施。先祖在天之灵,定会福佑吾族,宝田丰盛,诗礼传家,人丁兴旺,富贵永继。在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我族后代在先辈坟头填上几铣土,摆上几件供品,烧上几张纸钱,表示我们的思念和感怀之情。面对祖宗,尽管我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值得炫耀的财富,但是我们勤劳朴实,自强不息,恪尽职守,勤俭持家,以诚待人,秉公做事,无愧我心,无愧祖先! 有道是:敬仰祖宗门庭旺,一代更比一代强!   

2018年3月

附注:  

1、回忆、整理人 

       党国兴,1936年5月出生,今年82岁,家住静宁县城川镇红旗村五社,当过志愿兵、大队文书、中小学教师,后在县教育局干部岗位退休。 

       党月琴,党国兴之女。今年55岁,平凉市公安局干部。

       党  恩:生于1968年7月,现住静宁县城川镇咀头村,从事建筑业,参与咀头党氏家谱编撰。    

2、文中坟会代办人

       党全银:党国兴父亲,生于1902年10月,1984年2月逝世。静宁县城人,解放前当过兵、给静宁两任县长一位绅士赶过马车,后卖熟食凉面、赶马车跑运输为生,1958年迁移城川乡红旗村五社。按老人口传与咀头党煜同辈。  

3、文中内容印证资料

       《祖父留言》:孙儿党恩2007年整理。党恩祖父名党煜。    

       党  煜:生于1899年6月,1981年4月逝世。静宁县城川镇咀头村人,解放前在静宁县城商家张老板家当账房先生,解放后回咀头村在队上当保管。按老人口传与党全银同辈,系党仲岳叔父。   

4、文中内容印证人  

        党仲岳:生于1947年3月,初中文化程度。现住静宁县城川镇咀头村,静宁县建筑集团退休职工。静宁咀头党氏家谱编撰人,2017年9月与党月琴参加郑州中华党氏第八届宗亲联谊会。按老人口传与党国兴同辈。  

       党宗智:生于1936年2月,现住静宁县城川镇咀头村。本人回忆跟随家人多次到县城西川上党家老祖坟,是党仲岳晚辈。 

       党文堂:1939年5月出生,现住静宁县城川镇咀头村,静宁县退休教师。本人回忆随父亲党振信到县城西川上过两年党家老祖坟。是党仲岳晚辈。   

        党  慧:生于1955年5月,现住静宁县城川镇咀头村,静宁县退休教师。静宁咀头党氏家谱编撰执笔人,与党仲岳依据《祖父留言》多次寻访联络静宁原县城党氏外迁家亲,是党仲岳晚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