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为什么会成网红打卡地?

 古稀老人赵 2019-12-08

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为什么会成网红打卡地?

在北京的东北五环外,有一座红顶、白墙、石板路的小院,是来北京的游客都爱“打卡”的“网红地”——观复博物馆。

观复博物馆由著名学者马未都创办,是“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在1997年1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博物馆的院子面积不算大,却布置的极具禅意和美感,透明鱼池、石桌条案,字体墙面精致而好看。按照观赏顺序,馆内共设有陶瓷馆、家具馆、工艺馆、门窗馆和油画馆五个场馆。

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为什么会成网红打卡地?

主打亲切感

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为什么会成网红打卡地?

“自1996年10月30日获准成立至今,观复博物馆已满23岁。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多年以来,观复人的心愿一秉如初——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到底。”观复博物馆副馆长李瑄说。

为了拉近游客和文物的距离,观复博物馆的布展侧重开放的形式,注重人与历史的沟通,突出传统文化的亲和力。李瑄介绍道:“开放式展陈能最大限度拉近观客与藏品距离,打通今人、先贤沟通之路,所以家居馆和门窗馆采用没有玻璃和围栏的展览方式,让游客融入其中,移步换景,一座座古代建筑就在眼前。”

除此之外,每逢节假日,博物馆上午10点和下午2点有全馆的免费导览讲解,休息区的桌上有免费的纪念印章,公共阅读区有杂志可免费借阅,“博物馆虽地处偏僻,但充满了人情味和亲切感,参观的路线也设置得非常巧妙,工作人员很有礼貌,并未因到了5点闭馆时间而催促,在这里让我觉得非常惬意。”谈及游览体验,来自北京的张欢告诉记者。

“从藏品数量上来看我们并不能与国有博物馆相比,因此从服务方面我们主打亲切感,增加游客的游览体验,硬件方面则侧重于无障碍的展陈方式,消除游客与文物的疏离感。也正是因为彼此信任,近20年来恶意损坏展品的情况从未发生。”李瑄说。

聘请“猫馆长”

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为什么会成网红打卡地?

“史上最有文化的猫长什么样?睡的是明晚期黄花梨罗汉床,坐的是清乾隆紫檀五屏风小宝座,穿的是飒爽英姿八旗服,练的是雌雄龙凤鸳鸯剑,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观复猫。”2015年,观复博物馆推出新的亮点——观复猫,截止至发稿当日,新浪微博“观复猫”官方账号已有18万粉丝,发起的“用领养代替购买,让生命不再流浪”的话题阅读量已超过530万。

“宋球球”“苏格格”“戴南瓜”……有趣的名字配上憨爱猫者的打卡地,如今,观复猫已成为观复博物馆的一大代名词。谈及观复猫IP的诞生,观复博物馆宣传部部长崔雪凝告诉记者:“2003年5月,因为非典流行,许多动物被弃养,偶然的情况下馆长将收养的流浪猫‘花肥肥’带到了博物馆,它性格沉稳,十分亲人,受到游客和工作人员喜爱,就这样,我们决定开始收养更多流浪猫。”

“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如今,博物馆收养的流浪猫数量已达30只,经过大家的投票,其中9只猫被聘请为“猫馆长”,“守护”着管内珍贵的文物。“在观复这个大家庭里,猫与游客之间,猫与工作人员之间,甚至猫与猫之间,都会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猫这种亲人的动物也让博物馆更接地气,增加了博物馆的关注度和趣味性。”李瑄说。

4年来,观复博物馆出版了观复猫系列图书,以猫的口吻为大家讲述传统文化与文物故事,并开发了各种以观复猫为主题的文创产品。11月3日,北京儿童艺术剧院与观复博物馆联合制作的音乐剧《观复猫之“喵”》完成首轮5场演出,音乐剧通过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讲述了一个意外走失的孩子被观复猫养大又回归人类社会的故事,故事直击当今社会问题,表现现代教育方式和孩子渴望自由成长之间的矛盾。用猫的视角、猫的口吻看社会问题,说出孩子们心里想说而又不敢对父母说的话。

“我们用观复猫作为文化的载体,拉近观众与博物馆和传统文化的距离,让猫成为媒介和使者,站在自己的角度为所有人发声,目前,‘观复猫’系列的文创产品深受广大游客的欢迎,销售量十分可观。”崔雪凝说。

创新求发展

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为什么会成网红打卡地?

为丰富游客的游览体验,观复博物馆于2017年开始创办观复APP,采用线上的方式向游客普及文物知识、传播文化新闻、介绍展馆情况,真正实现“将博物馆装进手机”。“观复APP的内容主要有三部分,一块是新闻资讯,二是普通商品、礼品和藏品商城,三是教育性的拍卖,拍卖前后都有评述和行情的浏览,主要是以学习和传播传统文化为主。”崔雪凝介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