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正态、偏态、率的数据狭路相逢,如何绘制规范医学论文表格

 妙趣横生统计学 2019-12-08
一般情况下,医学研究论文,常见的数据,有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定量数据又有正态分布和偏态分布,采用的一般是描述均数和中位数,定性数据,一般采用率和构成比描述。同时,往要采用差异性比较的方法来探讨不同组间有无统计学差异。这些结果在论文中往往要同时呈现在一张表格中。特别是统计学分析的第一张表格,研究对象基本特征及其组间差异性。

案例: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胆道癌发生的影响因素。根据病例对照研究的特征,人群分为发病组和对照组,探讨胆道癌与他汀类药物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任何一个研究的第一张表格是描述患者的基本特征以及在病例和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性。

研究人群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特征包括年龄(定量正态)、性别、体重指数、慢性病历史(糖尿病、胆结石、肝炎病毒感染、冠心病)、健康行为(又包括运动与饮食)、患者的转氨酶(定量、偏态)、甲胎蛋白(定量、偏态)。

那么这组数据既有整体、又有偏态、又有定性或者率相关数据,还有差异性比较的结果,如何整合到同一张表格里呢?

 
正确的表格绘制方法有以下特征
1.表格包括总人群、病例组人群、对照组人群和P值三列,其中总体人群列可以省略。不必标出各组差异性比较的检验统计量,除非有特色情况,可以在标注中说明。

2.正态分布的数据描述有两种Mean±SD和Mean(SD),但国内学者喜欢用Mean±SD,但国外更倾向于Mean(SD),本人也推荐以()的方式将标准差串联起来

郑老师:医学统计论文较为规范的统计表格

3.偏态分布数据,不能用Mean±SD来描述,必须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M(IQR)来开展。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形式,是中位数(下四分位数Q25、上四分位数Q75)的形式。

4.分类数据,一般用n%共同来描述,列出所有组别的绝对数和相对数,形成多行多列的格式,一般相对数的小数点不能超过2位。

5. 有些分类数据,特别是二分类数据,可以只呈现阳性率的数据,比如有没有患糖尿病,有没有胆结石等,有健康运动比例、健康饮食的比例。

6.与表格中的数值一般保留1-2位小数不同,所有的P值应该提供三位小数。

7.现在国际上对表格左对齐还是右对齐没有一致意见,一般来说,常见以某一些数学符号作为对其标志,比如小数点、括号、±等。但总的来说,什么样的对齐方式较为美观,就采取何种对其方式。

8.所有的变量要注明度量单位(如果有的话)、表格数据的含义

相信郑老师,没错!

诸位,本公众号现在已经形成包括“样本量估算方法”“医学研究进展”“论文的统计表达方法”“统计视频”(R、医学统计学、妙趣统计学)、“科研资源合集”、“如何分析真实世界临床研究数据”等系列,有兴趣同仁们可以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