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字的故事 |“饮”:人们爱喝的“饮”料原来是这么来的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2-08

文字的故事 |“饮”:人们爱喝的“饮”料原来是这么来的

东汉时,有一个叫霍谞的人,他自幼刻苦攻读,小小年纪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才华与胆识。《后汉书·霍谞传》记载:

霍谞的舅舅叫宋光,出生于官宦家庭,为人正直,刚正不阿,自然而然得罪了一些权贵。后来有人密谋,在大将军梁商那里诬告宋光,说他私自删改朝廷的诏书,于是宋光得罪入狱。这时霍谞才只有十五岁,他为了救舅舅,便给梁商写了一封书信,为宋光辩白。

霍谞向梁商辩白时说如果这是真的是宋光所为,这样的行为就好像是一个人为了充饥而去吃有毒的附子,为了解渴而去喝有毒的鸩酒。这无疑会在食物还没有进到肠胃里的时候,人就已经断气了。世界上怎么可能会有人做如此愚蠢的事情呢?

正因霍谞的这封辩白信,使得梁商决定重审此案。故事的结局自然是宋光无罪释放,而霍谞也因此而声名大噪。

霍谞信中曾写到:“饮鸩酒以解渴,甫一沾唇,未入腹中,已告命丧,焉可为哉?”这边是成语“饮鸩止渴”的出处。

文字的故事 |“饮”:人们爱喝的“饮”料原来是这么来的

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的汉字便是“饮”字。

“饮”我们现在常解释为“喝”的意思,“饮”的本义就是“喝”吗?

文字的故事 |“饮”:人们爱喝的“饮”料原来是这么来的

文字的故事 |“饮”:人们爱喝的“饮”料原来是这么来的

文字的故事 |“饮”:人们爱喝的“饮”料原来是这么来的

“饮”是一个会意字,本义指喝酒

文字的故事 |“饮”:人们爱喝的“饮”料原来是这么来的

《论语·八佾》篇中,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君子有谦让之德,总是处于不争之姿。如果一定要有争的时候,那一定是在射礼中。但是君子即便是在比箭之前,也一定是讲礼的,相互揖让,而后登堂比试。当比试之后,走下堂时,亦是谦谦君子之范,揖让喝酒。

文字的故事 |“饮”:人们爱喝的“饮”料原来是这么来的

我们看到的“饮”就是“喝酒”的意思。

文字的故事 |“饮”:人们爱喝的“饮”料原来是这么来的

“饮”的本义为“饮酒”,后由饮酒慢慢引申为饮用一切液体即“喝”的意义。

《西游记》第五回讲《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齐天大圣经由太白金星劝说,到了天庭,这猴子只听得自己保留了齐天大圣的名号,但终究不懂得官衔品从,一天天在他的齐天府下生活得悠游自在,好生快活。

后来他得了玉帝的命去看守那蟠桃园。一天,王母娘娘设宴,瑶池中做蟠桃胜会,孙悟空巧遇摘桃备宴的七仙女们,却不料从她们的口中得知王母娘娘不曾请他这个齐天大圣前往。一怒之下的齐天大圣使法术定住了七仙女,奔瑶池路上前去打探。

文字的故事 |“饮”:人们爱喝的“饮”料原来是这么来的

半路上这齐天大圣遇到了赤脚大仙,一打问,竟不曾请自己,气恼的他诳语骗了赤脚大仙往通明殿去了,而他自己则摇身一变变成了赤脚大仙的模样,驾着云,前奔瑶池而去。

到了瑶池,那里铺设得齐齐整整,却还未有仙来。大圣忽闻得一阵酒香扑鼻,看见有几个造酒的仙官,盘糟的力士,领几个运水的道人,烧火的童子,在那里洗缸刷瓮,已造成了玉液琼浆,香醪佳酿。大圣止不住口角流涎,想要去吃那美酒,便拔下几根毫毛,念了咒语,将那些人统统施了法术,一个个丢顿睡觉去了。

这齐天大圣便悠悠哉走入长廊,就着缸,挨着瓮,放开量,痛饮一番。

此中的“饮”便是许慎在《说文解字·饮部》所解释的:“饮,歠也。”歠即喝的意思。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进一步解释说:“水流入口为饮”。许慎和段玉裁将“饮”的本义解释为“喝”都是源于其未见甲骨字形,“喝”应当是“饮”的引申义。

文字的故事 |“饮”:人们爱喝的“饮”料原来是这么来的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还说:“引申之可饮之物谓之饮。”也就是说,“饮”还可以作名词用,解释为“喝的东西”

《史记·汉高祖本纪》中记载,刘邦还在做亭长的时候,曾经告假回家和吕后一起种田。一天,吕后正在和两个孩子一起在田地里除草,恰好遇到一个老人路过田地,老者向吕后“请饮”,吕后不仅给他给了“饮”,还给了他一些别的食物。

这里的“饮”便是指可以喝的水,所以“饮”还可以作名词。现在年轻人喜欢喝的“饮料”便是了。

文字的故事 |“饮”:人们爱喝的“饮”料原来是这么来的

-END-

荷马识字,专栏作家,大学教授。一个让孩子感觉到文字温度的妈妈,寻找文字里的故事,认识故事里的汉字。

责编丨阿加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