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S点在平面镜中的像S',并且画出镜子前可以看到像S'的范围 看到这道题目以后,问学生的感受,大部分学生会说这道题,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 首先学生不知道怎么样能够画出虚像,什么是虚像呢?虚像是发散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根据生活经验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发光点人眼总是认为这就是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结果,而发散光线不能够相交出现亮点,但是人们通过平面镜或玻璃可以看到玻璃中的虚像,虚像是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虚像不能够存在光屏上,所以不能够在光屏上接到虚像,但不影响人们看到这个虚像,这是学生最难理解解的问题,而在这里又让画出这个虚像,学生就会认为既然不相交了,也接不到, 那么怎么画出这个虚像呢? 我们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征实验得出了趋向与实物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等大的到平面镜等句的一个正立的虚像,如何应用到画图去寻找这个虚像这一步还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所以在讲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规范的画图 画出S相对于平面镜的对称点S',这两个点的连线是虚线,并且在和平面镜相交的位置上要画出垂直符号,虽然说学生都知道,但是画出垂直符号会限制学生把这条辅助线要画的和平面镜垂直,并且用刻度尺测量出像距和物距是相等的,这种细微的要求,虽然说学生都觉得没啥,学生也会,但是不要求的话,学生画图不规范,这样是不符合几何作图规范要求的。 我们在讲课的过程中还要通过S点发出两束任意的入射光线,光线反射后的反射光是发散的,这两束发散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的点是光源S通过平面镜成的虚像S', 通过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找出虚像和通过光的反射定律成像找到虚像,这两种方法做是效果是一样的,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找出虚像,这种方法相对比较简单,而光的反射定律要求作法线,并且角相等作出反射光线,再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找出虚光源,这种方法相对比较麻烦,所以有些时候提倡用平面镜成像作图找光源。 画出平面镜前看到虚光源的范围,这个题目是学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范围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时,入射光应该是从光源入射到镜子两端的那两束光线,两束反射光之间的范围内就可以看到镜子里的虚光源,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用虚光源和镜子的两个端点连线就可以了,注意在平面镜后面都是虚线,而平面镜前方的光线才是实线,并且要把真实的光源S到镜子两端的入射光线连接起来,并注意箭头的方向不能出现问题。 光的反射作图和平面镜成像作图都是考试的重点题目,但是在考试当中得分率并不高,就是因为学生对这些成像的方式并不理解,并且画图不规范,画图涉及到虚线、箭头、垂直符号等问题,孩子们容易丢三落四,所以往往也不能够得满分,平时训练过程中要多练习,严格要求。
|
|
来自: 昵称47813312 > 《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