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人物】高蠡暴动的主要领导者宋洛曙烈士

 喜上梅 2019-12-08

高蠡暴动的主要领导者宋洛曙烈士

宋洛曙烈士画像

宋洛曙(1887—1932.8.31),又名宋顺增,蠡县宋家庄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村支部书记、蠡县西北区党的领导干部。1929年麦收季节,领导了当地雇工要求增加工钱的斗争。1930年春节前后,反动政府征收杀猪税,中共博蠡中心县委决定发动党团员,开展反征收杀猪税斗争。他坚决执行县委决定,组织西北区党员及广大劳苦大众踊跃参加斗争。腊月二十二日蠡县县城集日,宋洛曙肩扛大旗带领群众走在游行队伍前列,高呼“反对杀猪税!”“废除苛捐杂税!”等口号,赶跑了包税商,迫使县长答应取消杀猪税。

1932年春,他担任中共博蠡中心县委委员。4月,领导了反对“验契”“验照”,反对淋盐纳税的斗争。7月,任中心县委书记。

为了扩大党的影响,使群众懂得革命道理,宋洛曙组织党团员到清苑王盘,蠡县古灵山庙会,万安、刘家、小陈集市搞游行、撒传单、贴标语,号召群众起来革命,反对苛捐杂税。他组织农民识字班,启发人们的思想觉悟。他多次到识字班讲课,还从清苑县请来了军事教官,秘密教大家练习枪法。

1932年8月,高蠡地区党团组织发展较快,约有党团员和有组织的群众3500人。河北省委和保属特委根据高阳、蠡县地区的革命形势,决定发动高阳、蠡县农民游击战争,即高蠡暴动。宋洛曙积极协助当时河北省委军委书记湘农准备武装起义,湘农及另一位起义领导人保属特委贾臣就住在他家,他家成了共产党的公开机关。

1932年8月27日,暴动正式开始,起义首先发起于宋洛曙的家乡宋家庄。他带领群众强收地主豪绅的枪支,宣布成立红军游击队,并提出行动纲领:没收地主、豪绅、教堂及一切反革命的土地,分给雇农、贫农及少地的中农;没收地主、豪绅及一切反革命的粮食、财产,分给贫农及灾民;废除苛捐杂税;取消一切高利贷;焚烧一切契约、债据;夺取地主及一切反革命的武装,武装工农;人民有淋硝、淋小盐、买卖小盐的自由,取消官盐店及盐巡;增加工资,减少工作时间,建立苏维埃政府和红军等等。宋洛曙担任这支游击队伍的副司令员。

起义队伍从蠡县到高阳县,后又到博野县,沿途打土豪、分田地,给群众分粮、分衣、分盐,得到贫苦百姓的拥护。8月29日,在高阳县北辛庄,成立苏维埃政权,宋洛曙当选为副主席,同时宣布成立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他任副支队长。

博(野)、蠡(县)、高(阳)地区起义的队伍日益壮大,引起国民党反动派武装的极大恐慌。8月31日,大批军警部队在北辛庄将起义队伍包围,因寡不敌众,起义军失败,宋洛曙在突围中壮烈牺牲。时年45岁。

平台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