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1.7到9.4,今年最具争议的韩国电影,值得所有人去看

 附近的人za9c9u 2019-12-09

它是今年韩国最具争议的电影。

还未上映就遭到抵制。

当红偶像裴珠泫(Irene)只因为在粉丝见面会上分享了原著小说,就遭到男粉强烈抗议。

有人甚至通过烧掉、撕毁她的照片来表达威胁。

影片女主郑裕美从宣布出演开始,一年多的时间里,社交账号下面每日涌进无数骂声。

孔刘也是主演。

他最近参加了李栋旭的脱口秀,鬼怪 CP 售后合体。

李栋旭说「看完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总是想到我妈妈...哥的电影能火,真是太好了」。

想必你也猜到了这部热议之作——

《82 年生的金智英》

82년생 김지영

电影上映后,在韩国社会引撕裂式的两极口碑

在韩国电影网站 Naver 上。

女性观众评分 9.45,男性观众评分1.70。

女人看完哭成狗,男人则认为太矫情。

双方态度差距极大。

因为原著小说在韩国社会过于轰动,还带出了不少荒唐可笑的新闻。

比如,某个女孩的朋友把这本书落在她车上了,被男友看到后,以「你怎么能看这种书」为开端大吵了一架


香玉认为,帖子里的女生,不管有没有看这本书,也不管是否认同,反正这个男友是趁早丢了吧。

别糟践自己了。

那么,《82年生的金智英》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不过是一个普通韩国女孩的故事。

金智英 1982 年出生在一个中产家庭,父母经历亚洲金融危机后下岗再就业。

她一路懂事乖顺考上大学,毕业找工作然后嫁人。

平淡人生,安分守己,没做过出格的事情。

可就在当了 2 年全职家庭主妇后,她开始变得很奇怪。

时不时会做出些异常举动。

像鬼魂附体一般,言语、神态、动作,都变成了另一个人。

有时是在世的人,有时是已经过世的人,但她们都有一个共通点——都是她周围的女人。

在公婆家过节,她突然摘掉围裙,对着婆婆说:

亲家母啊,让我智英回家吧,过节我也想看看女儿」。

深夜收拾完家务,她会突然变成大学时关系要好的学姐,对着老公吐槽:

「还当我是大冬天发着抖跟你告白的 20 岁车胜妍吗」?

而这一切怪异的举止,都是育儿抑郁精神分裂的症状

影片(及原著小说)以育儿抑郁症为引子,串起了金智英身边女人的群像。

展现了一个又一个普通的韩国女人,从小到大所共同面临的生存困境。

金智英不是主角,她身后站着的万千韩国女人才是。

就像书中所说:

「一个女孩要经历多少看不见的坎坷,才能跌跌撞撞地长大成人」。

电影里的很多片段,都能引发共鸣。

首先是原生家庭重男轻女的倾向。

金家三个孩子。

大女儿金恩英,二女儿金智英,小儿子金智锡。

长辈们明显偏爱小儿子,两姐妹需要帮衬着家务活,弟弟只顾吃饱喝足就能获得一片夸赏

小时候,爸爸出差。

回来送孩子们礼物,给儿子的是一支昂贵的钢笔,给女儿的只是普通笔记本

成年后情况也是一样。

姑姑们来串门,弟弟只需要陪坐着聊天,女儿们则得在厨房帮忙

这都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

到了职场,女性得到的机会也远远小于男性。

金智英大学毕业后,发现用人单位更偏向录用男同学,就算成绩不好的男生也能拿到不错的 offer

而自己一遍一遍投简历才被勉强录取。

工作后,女生们常常被分派端茶倒水的杂活,甚至主动承担这一类的工作;

男生却从来不用去考虑这些。

金智英也不理解:

为什么我们那么习惯于理所当然。

明明自己表现突出,工作完成得很好,时不常地会获得女上司的表扬。

可等到公司有重大项目,要成立关键的策划小组时,能力优秀的金智英却并没有被选上。

入选的都是清一色的男生

理由是考虑到女职员可能会结婚生子,不能长久工作。

金智英找到一个还算体贴的老公。

原本说好不着急要孩子经不住两边父母软磨硬泡,丈夫提议:

反正迟早要生,与其一直被催,不如现在就生算了。

语气轻松得如同只是决定买个菜。


当时丈夫信誓旦旦「我会好好照顾你们」。

但实际育儿的活计,还是几乎都由金智英一个人干。

她不得不辞职做全职妈妈

因为抱孩子手腕频频用力,导致关节发炎。

在别人眼里,全职妈妈就是每天待在家里享清福;

实际上,无限量的琐碎家务,不停歇的照顾孩子,非常劳累费心。

在难得的空闲时间里,金智英推着儿童椅外出,买杯咖啡坐着晒会儿太阳。

这可能是她一天仅有的喘息时间。

然而旁边的上班族看到她,却在背地里嘲笑她是「妈虫」。

意为因为生了孩子不工作,只靠老公养活的懒惰的人。

真羡慕啊

我也想喝着老公赚的钱买的咖啡

到处闲晃

做全职母亲的另一个窒息之处,就在于被捆绑在了方寸之间。

极少出门,极少社交。

漫长的白天除了哭闹的孩子,没有任何人可以交流。

长久的压抑令人崩溃,缓解的方式其实也直接,就是出门工作。

重新回到社会,找寻价值定位。

丈夫为了缓解她的病情,允诺可以请育儿假,自己在家带孩子,让妻子出门工作。

但计划尚未实施,就遭到了婆婆的强烈反对。

指责她破坏儿子的大好前程。

金智英就在着重重围追堵截中,病情渐渐加重。

憔悴到不成人形。

金智英只是万千母亲的一个缩影。

大学社团里的一个学姐,生二胎的时候得了羊水栓塞,直接把命赔没了

金智英的母亲,叫做吴美淑

 15 岁就辍学去纺织厂做女工,赚钱供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读书。

被工厂机器弄伤的手,伤疤几十年都还在

后来大哥成为医生,二哥成为警察局长,小弟成为高中老师。

而母亲自己呢?

什么都没有。

别人口中那「一肩扛起整个家」的荣誉,全归功为长子大哥。

那时候她才意识到:

纵然掏心掏肺,家里的机会和尊重从来轮不到自己头上。

原著里有这么一句话——

金智英感觉自己仿佛站在迷宫的中央

一直以来明明都脚踏实地寻找出口

今天却有人突然告诉她

其实打从一开始这个迷宫就没有设置出口

很多人说,看完这本片后有一种平静的绝望感

因为故事到最后,都没有给一条出路,看不到希望。

而影片考虑到市场反应,做了美化。

加重刻画了孔刘温柔耐心的好老公的形象,积极协助和体谅,让金智英最后成功摆脱了抑郁。

到头来很多人的结论依旧老生常谈:

擦亮眼睛找个好男人。


可这样的美好想象在当下的社会里又有多少实例呢?

如果职场和家庭系统里的性别歧视没有好转,千千万万的女人依然只能停留在「病患金智英」的版本。

永远好不了。

那自己真的就束手无策了吗?

其实,影片还给了另一个迷宫解决方案。

就看你有没有发现这个出口——

姐姐金恩英。

影片里,金恩英只作为配角人物出现,出场戏份加起来可能不到 20 分钟。

但却起到了重要的对照作用。

金智英 2 年全职主妇后精神分裂,而姐姐金恩英呢?

她即将要去德国做交换教师了。

小时候,两姐妹在大大的世界地图上标注以后想去的国家。

金智英想要去美国。

姐姐金恩英说,想去瑞典、丹麦和芬兰。

-为什么去这些不知名的国家?

-那里没有韩国人呀。

两姐妹年龄相仿,成长环境一样,为什么会踏上不同的道路呢?

很简单:

姐姐懂得反抗。

恩英从小就是硬怼正面刚的直肠子。

奶奶饭桌上念叨着「生儿子好」,劝儿媳再生个带把儿的。

恩英嘲讽道,「大伯和小叔都不肯见您,就那么喜欢儿子吗?

从小,她会抢弟弟的糖吃。

一家人煮泡面,弟弟抢先把面呼噜到自己碗里时,金恩英摔筷子抗议,架不住父母偏心,她就赌气不吃。

她比金智英大两岁,却迟迟没有结婚(此时约 36 岁)。

亲戚聚会,大龄单身必定被催。

那场面真是刀光剑影,但金恩英明枪暗箭招招拆解,战斗力爆表

姑姑说「也就是现在开心,往后打算怎么办啊」?

妈妈帮腔,想用单身贵族来辩解,「只要有能力,一个人过也无妨嘛」。

此时恩英没有顺杆爬证明自己优秀,而是两边开怼:

不管有没有能力,一个人都过得挺好」。

姑姑见辩不过,改人身攻击。

说她不正常,「你真是个奇葩啊」。

妈妈听到此处,内心其实也是不满她不结婚的,于是附和「确实挺奇葩的」。

恩英见亲妈给自己拆台,回头大叫「妈啊!」。

此时镜头是从恩英后脑勺拍的,妈妈立马改口说「奇葩的意思是你特别出色嘛」。

那慌了神的表情可以想见,当时恩英瞪她的目光能有多严厉

后来姐弟仨回房间聊天。

金智英问她「姐姐你一句都不输,不累吗」?

恩英回答:

超累的好吗!可是怎么办,总得反抗啊」。

她要做游戏里那种「越挨打越能量飙升」的角色,锱铢必较反守为攻。

才守住了把握自己人生方向的主动权。

足够刚强,但恩英并不自私。

她高中成绩位列年级前茅,但在家中经济困顿时,却牺牲自己的理想填了学费低、毕业就能挣钱的师范大学。

她把体恤母亲落到实处。

妈妈过生日,几个姑姑来家祝贺。

按理是要吃顿生日餐的,恩英就从餐厅订了外卖。

小姑说:订什么餐呀,让你妈随便做点就好了。

恩英说「爸爸生日是妈妈做饭,妈妈生日还得让她自己做饭,不觉得很糟糕吗?

她没有金智英那么乖巧,浑身刺儿头。

可该做的事情一点都不落下,在夹缝中一点一点争取自己的权益。

虽然到 36 岁才渐渐靠近小时候的梦想,但也终究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孔刘和郑裕美主演的《熔炉》里曾有这么句台词,很经典:

我们一路奋战

不是为了改变世界

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活出自我」不是那么简单的,它既要你踏实提升自我能力,还要求以蓬勃的战斗力对抗周遭的妖魔鬼怪。

不争不抢不战斗,就不可能守住最珍贵的东西。

所以,这就出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

原著和电影,为什么偏偏选择金智英做主角,而不是金恩英呢?

因为,金智英是多数派,金恩英是少数派。

乖巧听话的女孩是多数派,叛逆刚强的女孩是少数派。

金智英的人生路上的困顿和悲哀,是大部分女孩已然或即将经历的,这也是本书在东亚社会引发这么广泛共鸣的原因。

我纵然愿意鼓励大家跟着金恩英的方向走,但也深知改变不是一朝一夕。

唯有祝愿,每个女孩都好好吃肉强壮身心,努力学习提升技能。

无论何时都要懂得,「我」才是人生的重心。

然后终有一天,你必将蓬蓬勃勃地,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

助理编辑:姜弹弹


点个「在看」

不要惧怕成为那个少数派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