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染性休克为什么会发生小脑性共济失调

 寿世保元中医馆 2019-12-09

泸州市天泰中医药研究所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了解传统中医的“痿症”。

传统中医认为,痿症,痿者萎也,枯萎之义,是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得随意运动,日久而致肌肉萎缩或肢体瘫痪为特征的疾病。凡手足或其他部位的肌肉痿弱无力,弛缓不收者均属痿症范畴。其病因较多,可能是感受外邪、情志内伤、气血瘀滞、饮食不节、劳倦久病等均可致病。基本病机是肺胃肝肾脑等脏腑精气受损,肢体筋脉失养,如肺热津伤,津液不布;湿热浸淫,气血不运;脾胃亏虚,精微不输;肝肾亏虚,髓枯筋痿;气血虚弱,瘀血内生。

中医所述的痿症,包括西医学的小脑性共济失调、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运动神经元病、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等病。

关于感染性休克为什么会发生小脑性共济失调这个问题,首先认识感染性休克和小脑共济失调这两类疾病。

一、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亦称脓毒性休克,是指由于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所引起的脓毒病综合征伴休克。其病理基础是感染灶中的微生物及其毒素、胞壁产物等侵入血液循环系统,激活宿主的各种细胞和体液系统,产生细胞因子和内源性介质,作用于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影响其灌注,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

1、感染性休克的发生和发展

感染性休克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互为因果的综合结果。但主要是微循环障碍的发生与发展。在休克发生发展过程中,微血管容积的变化可经历痉挛、扩张和麻痹三各个阶段,亦即微循环的变化包括缺血氧期、淤血缺氧期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期三个阶段:

1缺血缺氧期

此期微循环改变的特点为:除心、脑血管外,皮肤及内脏(尤其是腹腔内脏)微血管收缩,微循环灌注减少,毛细血管网缺血缺氧,其中流体静压降低,组织间液通过毛细血管进入微循环,使毛细血管网获部分充盈(自身输液)。

2淤血缺氧期

此斯的特点是无氧代谢产物(乳酸)增多,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和缓激肽形成增多,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而微静脉持续收缩,白细胞附壁粘着、嵌塞,致微循环内血流淤滞,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压增高,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液浓缩。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回心血量进一步降低,血压明显下降。缺氧和酸中毒更明显。氧自由基生成增多,引起广泛的细胞损伤

3微循环衰竭期

血液不断浓缩、血细胞聚集、血液粘滞性增高,又因血管内皮损伤等原因致凝血系统激活而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微血管床堵塞、灌流更形减少、并出血等,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使休克难以逆转。

2、感染性休克对主要脏器的病理变化(损害)

1)对脏的病理性损害感染性休克时肺的微循环灌注不足,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使大小肺泡不能维持一定张力,从而发生肺萎陷。当肺部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微血栓形成致肺组织淤血、出血,间质水肿,肺泡有透明膜形成,因而肺实变。

2)对脏的病理性损害休克时心肌纤维变性、坏死或断裂、间质水肿、心肌收缩力减弱,冠状动脉灌注不足,心肌缺血缺氧,代谢紊乱,酸中毒等可致心力衰竭。

3)对脏的病理性损害休克时为保证心脑的血供,血液量重新分配而致肾小动脉收缩,使肾灌注量减少。因此在休克早期就有少尿甚至间隙性无尿。在严重而持续性休克时,可造成肾小管坏死,间质水肿,致急性肾功衰竭。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肾小球血管丛有广泛血栓形成,造成肾皮质坏死。

4)对的病理性损害脑组织需氧量很高,其糖元含量甚低,主要依靠血流不断供给。休克时脑灌注不足,星形细胞发生肿胀而压迫血管,血管内皮细胞亦肿胀,造成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态异常而加重脑缺氧,致脑水肿。

5)对肝和胃肠脏的病理性损害休克时易致缺氧,持久的缺氧使肝脏代谢氨基酸和蛋白质分解产物的功能受损,糖元耗竭。肝小叶中央区出现肝细胞变性、坏死。胃肠粘膜在休克各期也同样存在微循环的变化,缺血的粘膜损伤可以形成溃疡,病人表现为呕吐或血便。

3、感染性休克的主要临床表现

感染性休克的多数患者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患者神志尚清,但烦躁、焦虑、神情紧张,面色和皮肤苍白,口唇和甲床轻度发绀,肢端湿冷。可有恶心、呕吐,尿量减少、心率增快,呼吸深而快、血压尚正常或偏低、脉压小,眼底和甲微循环检查可见动脉痉挛。

随着休克发展,患者烦躁或意识不清,呼吸浅速,心音低钝,脉搏细速,按压稍重即消失。表浅静脉萎陷,血压下降,收缩压降低至10.6kPa(80mmHg)以下,原有高血压者,血压较基础水平降低20%~30%,脉压小,皮肤湿冷、发绀,尿量更少、甚或无尿。

休克晚期可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常有顽固性低血压和广泛出血(皮肤、黏膜、内脏、腔道出血)。还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主要有:急性肾衰竭,急性心功能不全,急性肺功能衰竭,脑功能障碍,胃肠道功能紊乱,肝衰竭引起昏迷、黄疸等。

二、感染性休克为什么会发生小脑性共济失调

1、小脑的生理功能

小脑通过与大脑、脑干脊髓之间丰富的出入联系,就象一个大的调节器,它能调节躯体平衡、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等。

2、小脑性共济失调简介

由于小脑某种原因的损伤,将使受害者的肌紧张减退和随意运动的协调性紊乱,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性共济失调可以分为继发性小脑性共济失调和遗传型小脑性共济失调。

继发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是非遗传型的原因造成。包括特发性小脑共济失调和有明确病因的获得性共济失调。

获得性共济失调的病因包括感染、乙醇中毒、维生素缺乏、多种代谢疾病、线粒体脑肌病、多发性硬化、血管疾病、朊蛋白病、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卵巢、乳腺、或肺脏隐伏的恶性肿瘤导致的副癌综合征。

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主要症状是:行走不稳,步态蹒跚,动作不灵活,言语不清,无法写字,行走时两腿分得很宽;步行时不能直线,忽左忽右呈曲线前进,表现为剪刀步伐,呈"Z"形前进偏斜,并努力用双上肢协助维持身体的平稳。随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表现起坐不稳或不能,直至卧床不起等症状。

感染性休克所致小脑性共济失调,只是其中病因之一。慢性酒精中毒也是小脑性共济失调也是其中病因之一。

3、感染性休克为什么会发生小脑性共济失调

感染性休克发生后,可出现缺血氧、淤血缺氧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以及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常有顽固性低血压和广泛出血(皮肤、黏膜和/或内脏、腔道出血),还可出现急性心功能不全,急性肺功能衰竭,脑功能障碍等多脏器功能衰竭,特别是出现心、肺功能衰竭后,患者脑供血不足,出现血管内瘀血、血栓等,进一步加重血液循环障碍,血氧容量严重不足,造成脑部组织失养,并伴随出现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特别是小脑部组织更易受损。

一旦小脑出现受损,其调节躯体平衡、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等功能就会出现退化或者丧失。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或以后的自主随意运动功能,特别是四肢的自主随意运动平衡功能。

感染性休克所致小脑性共济失调的康复,与休克时对小脑的损伤程度、抢救方法有关,与患者后期的康复措施和手段有关,有些能够逐步恢复部分自主随意运动和肢体平衡功能,有些还会复发,加重自主随意运动障碍。

但采用中医中药的治疗方法,如穴位外敷或内服具有活血化瘀、芳香走串、开窍醒脑、消栓通络等功能的中药,效果可能会显著优于其他任何疗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