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一般是含锡量较高的青铜铸造。在古代,最早的商代是用来祭祀的礼器出现,在春秋战国至秦一般都是王和贵族才能享用,到西汉末期铜镜就慢慢的走向民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汉代铜镜多用于祭葬,所以市面上汉代铜镜基本是出土文物。 两汉时期的铜镜纹饰,以四个乳钉为基点,设计各种变化有序的四分法纹饰。常见如:四乳禽兽纹,规矩和画像纹等。汉镜与战国镜纹饰不同之处,在于汉镜突出主纹,改变战国严谨细密的风格,而且镜体明显厚重,铭文逐渐成为铜镜纹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汉晚期,以四神纹(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中心,与形象各异的禽鸟纹和瑞兽纹组成镜面主题内容。 汉代“四乳长乐未央铭文镜” 汉代冶炼著作业不断发展,汉镜富有升腾气势图案花纹到寓意祝福的吉祥韵语,颇具“汉家”风范的铜镜制造业取得新的成就。这个时期铜镜精品,数量很大,品种比战国铜镜相对要多。 汉代“四乳四虺镜” 在铜镜拍卖市场上,从年代上看,战国、唐镜价格最高,汉镜其次。宋、元、金时期的铜镜价格略逊;明、清时期铜镜的价格则较低。从种类上看,战国的山字镜、菱纹镜、蟠螭纹镜;汉代的规矩镜、神兽镜、画像镜。隋唐的瑞兽葡萄镜、花卉镜、人物故事镜、金银平脱镜、镏金错银镜等均是镜中的珍品。 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就铜镜收藏,仿冒战国,两汉铜镜大量充斥古玩市场,主要因素,此时期铜镜大多数属于出土文物,铜镜铜、锡、铅配比合金成分不纯,故出土铜镜中,会出现緑锈、红锈、紫锈、蓝锈或黑锈。俗称“五彩锈”。铜镜做锈技术相当成熟,造假者水平也比较高。 铜镜收藏在90年代,并不被国人重视,而近些年,铜镜在海外拍卖市场价格逐步走高,国内博物 馆铜镜大量展示,逐渐被古玩收藏爱好者所钟爱,我们机构也发表了司法鉴定专家撰写古铜镜方面相关文章,有兴趣的藏友可以关注!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唐代“四鸾衔绶金银平脱镜” 铜镜无论哪个历史时期,都不乏精品,历史,艺术价值无法估量,价格只是价值一种体现方式,而并非价格高低判定收藏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