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老字号(医药篇)上

 吴越尽说 2019-12-09

苏州的老字号有很多,它们历经风雨的洗礼,见证苏州的变迁。每一家都能找到一种或几种“宝贝”。本文挑选了几家较为知名的老字号,分门别类的为大家展示苏州百年老店的风采与历史变迁。

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


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


雷允上国药连锁总店


雷允上六神丸

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

       总店地址:道前街138号。

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原名苏州雷允上国药连锁总店有限公司,1999年2月 成立, 地址道前街138号。 注册资金694万元。连锁经营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化学药制剂、抗生素制剂、生化药品、生物制品、 二类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罂粟壳。批发零售保健食品、定型包装食品、美容美发用品、婴儿日用品、针纺织品、陶瓷制品、卫生材料、 消毒产品、医疗器械、计生用品、眼镜、日用品、化妆品 ;中医坐堂;商品配送等。 2005 年销售收入8723元, 利税 486万元,有职工309人, 其中药学技术职称人员 180人。连锁门店 38家, 其中中华老字号有王鸿翥、 沐泰山、诵芬堂;百年老店有王鸿翥、沐泰山、诵芬堂、童葆春、良利堂、宁远堂、天益生、潘资一等。2001年3月,雷允上(苏州)药业有限公司更名为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2006年4月18日,苏州雷允上商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诵芬堂:


雷允上诵芬堂文保牌


雷允上诵芬堂门楼


诵芬堂药瓶

雷允上国药诵芬堂:

       特色药品(六神丸、诸葛行军散)

       总店地址:西中市127、136号。

创办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初址位阊门内天库前周王庙弄口。业主雷大升,字允上,祖籍江西南昌。乾隆元年(1736),雷允上“举鸿博而不就”,隐居致力医药,并在雷诵芬堂药铺内挂牌行医,专治风痧暑邪、疫疠丹毒等急救和传染病者,丸散膏丹,常躬亲司炉炼合,药效灵验,人称“救命药”。雷允上医术高明,名噪苏城,为吴门名医之一。乾隆四十四年,雷允上逝世后,雷氏后裔兢兢业业,世代相传,秘制六神丸、痧药蟾酥丸、诸葛行军散、玉杷丹、辟瘟丹、八宝红灵丹、小金丹、大活络丹、人参再造丸、苏合香丸、安宫牛黄丸等细料成药,蜚声海内外。

清同治二年,在上海兴圣街(今人民路)开设雷允上诵芬堂药铺,后称南号。民国23年,又在上海天后宫桥(今河南路桥)开设北号。27年,再在上海王家沙(今南京西路)开北支号,后称西号。从此,苏沪两地雷允上名扬大江南北。23年,西中市新楼建造后,雷允上药铺移至新址营业(今127号),天库前老店改作工场。

解放后,雷允上成药得到全面继承、发掘、整理及提高。1956年公私合营后,成药更是供不应求。1958年在雷允上药铺基础上合并一些小药铺,建立苏州雷允上制药厂。1999年并入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

沐泰山:


沐泰山堂药铺(旧影)


沐泰山堂(新照)


沐泰山堂手工抓药


沐泰山堂药瓶

雷允上国药沐泰山堂:

       特色药品(小儿八珍膏、虎骨木瓜酒)

       总店地址:阊胥路801号。

沐泰山创于清乾隆二十四年,业主沐尚玉(字元璧,宁波籍)自幼从事药业,创办药铺后刻意经营,至嘉庆十六年药铺已积资6万两纹银,为苏州药铺同业中佼佼者。咸丰十年,药铺毁于兵燹,同治初在原址重建。

沐泰山药铺十分重视信誉,讲究原料药材择优收购,切制配合考究,服务周到热情。成药侧重治疗苏州水乡湿热所致常见病、多发病,搜集名医验方秘方,悉心研制出小儿八珍糕、虎骨木瓜酒、人参鳖甲煎丸、消痞狗皮膏、退云散眼药等成药,深受江浙医界称道。药铺自清代以来收集的良方验方编成的《沐泰山堂丹丸总考》、《良方簿》,至今保存完好。

解放后,沐泰山堂更是处处方便群众,继承和发展老药铺传统特色。1956年参加公私合营,1958年开展配药一条龙、煎药三查等岗位药品质量责任制,因成绩突出受到中央、省、市主管部门表彰,连续被评为省、市先进单位。1966年更名大庆药店。1970年药店增设中草药门市部,安排老药工坐堂应诊,并下乡设点,在市郊开辟药圃试验场等。同年8月,大庆药店事迹在《新华日报》见报后,全国各地问病购药来信来函多达1万余件,药店为病家邮寄药包3000余只。草药部于1976年并入总店。1979年10月沐泰山国药店恢复老店号,传统服务项目逐步又得以恢复。1985年老店古风犹存,特聘退休老中医坐堂应诊,并在店门口列出名医就诊时间,城乡求医求药者交口称道。1985年营业额达112.23万元,为解放初的23倍。1999年并入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

王鸿翥:


王鸿翥堂门店


王鸿翥堂丸散膏丹总录

雷允上国药王鸿翥堂:

       特色药品(首乌延寿丹、西瓜灰

       总店地址:观前街64号。

王鸿翥堂药铺,王庚云创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在“××”期被迫停业后,1986年在原址重新复业开张,并设有“坐堂”医生为群众诊治疾病。王鸿翥堂以鸿乌嘴衔灵芝图为标记和产品商标。由于王庚云原是名医,博览群方,收集了历代名医古方,经过考证、研究、实践,精益求精。加上用药道地,选料上等,四季采集,该陈则陈,该鲜则鲜,该制则制,尤其所制的“首乌延寿丹”、“西瓜灰”、“金液丹”等,都以其独特的功效,称著苏城。销量速增,店由此成名,同业也刮目相视。王鸿翥堂还将各丸散方收集成册,取名为《王鸿翥堂丸散膏丹总录》。1966~1979年更名人民药店。1999年并入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

宁远堂:


宁远堂


宁远堂行军散

雷允上国药宁远堂:

特色药品(宁远堂丸散膏丹、行军通关散)

       总店地址:桐泾北路218号来客茂时尚生活中心内

雷允上国药宁远堂,今址在山塘街328号。原名宁远堂药铺,明末成姓创于吴县木渎镇,清同治三年迁山塘街星桥堍知家栈弄口。抗日战争中苦苦支撑,损失惨重,民国时期聘请职业经理经营。解放后1956年改制公司合营,1958年与中易药房合并改称宁远堂中西药店。1966~1979年更名立新药店。1999年并入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2015年因总部经营战略调整由原址山塘街328号迁至桐泾北路218号来客茂时尚生活中心内。

良利堂:


良利堂门店


良利堂药瓶

雷允上国药良利堂:

       特色药品(参茸)

       总店地址:北局路22号苏州人民商场B1层

雷允上国药良利堂,原名陆良利堂药铺,由陆绪卿创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原址在萧家巷酱园异西首。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占苏州,陆绪卿率全体员工外出避难保存了实力,避免了灾祸。1937年日军侵华良利堂损失惨重,惨淡经营。1949年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恢复元气。1955年响应号召改制公私合营。1966~1979年曾更名苏州药店。1999年并入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