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看MOS管的工作原理,看了那么多经典应用电路,一直的疑问是在设计电路时,源漏极到底如何接?这个问题导致我一直没有下笔写关于MOS管的理解。现在先解答一下,源漏极连接及能否反接这个问题,主要以增强型NMOS管为例,或许会挂上PMOS管。 1.源漏极定义 ![]() (1)如图,NMOS管有4个极组成。其中,P型半导体作为衬底,用B表示;在衬底上方用氧化工艺生成一层SiO2 薄膜绝缘层(黄色);扩散两个高掺杂的N型区,从而形成两个PN结(绿色部分),这两个PN节构成NMOS管的寄生二极管,又称体二极管;从N型区引出电极,一个是漏极D,一个是源极S;在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绝缘层上镀一层金属铝作为栅极G,由于绝缘,和S、D极永远不可能产生电流。 (2)那么,像图中所示,两个N型区,到底哪个是源极,哪个是漏极呢?讲道理,这两个N型区完全对称,谁做源极谁做漏极都可以的。这里有一个判断标准:两个N型区中,和衬底相连的是源级,另一端是漏极,这是由MOS管的工作原理决定的。所以,源极和漏极并不是事先定义好的,而是根据实际元件中,和衬底B极的连接关系决定的。 2.漏源电压 这个问题围困了我一周。因为看NMOS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和转移特性曲线(输入特性曲线)如下图: ![]() 当NMOS管的控制电压(栅源电压) 衬底和源极连接, ![]() 那么,在 按道理讲,衬底内当DS之间的反型层建立,只要在DS之间加电压,就可以产生电流 (1)从第一个角度来理解。源(Source)极是源头,是能发射或源源不断产生电子多数载流子的一极(在NMOS管中,D、S区的多子就是电子),漏(Drain)极是损失或中和掉多数载流子的一极。所以,在NMOS管正常工作时,多子(电子)应该是从源极到漏极(而不能反过来),对应的电流就是从漏极到源极,此时对应的电压就应该是 (2)从第二个角度来理解。源极和衬底B极是短在一起的,当 综上所述: 1)对NMOS管而言,要想正常工作,就应该有: 2)若 3)从1)所述的NMOS正常工作模式看出:S极的电位最低,往往接地。 注:PMOS管理解与此相似,其正常工作模式为: |
|
来自: 新用户60853788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