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维克多·雨果 从巴黎到突尼斯的飞机窗口向下望去:地中海——世界上最蓝的海,犹如光滑的软缎,蓝得让人心跳,美得让人痴迷。而大海南岸的白色城池,恰似错落有致的贝壳,撒播在金色的沙滩。受她蓝色情调的感染,我也对海萌生了无言的眷恋,虽然,离别已久,她那“最人性化”的磅礴交响,依然时时震荡着我的心弦…… 在离开祖国1120个日夜里,我曾习惯地眺望大海:每天清晨,散步到使馆后面的小山,静静地俯瞰海上日出,美得又回到了童年。看!朦朦胧胧的地中海,轻轻飘着墨色云霞,刹那间,海面突显出一道弧光,由蛋黄变橙黄,又一点点变亮,在那海天相接的地方,一轮朝阳在向外生长,终于结出一颗硕大的火球,犹如喜庆的灯笼,挂在刚刚醒来的大海上。她染红了天边,照亮了海面,在珍珠般的水平线上,投下一幅“临摹”的倒影。聆听“浪花”在“阳光”下深情地歌唱:“蓝色的海蓝色的梦幻”,思绪也随着海鸥飞向远方…… 黄昏的大海,停止了一天的喧嚣,恰似柔情的慢板,让人心情格外舒展。站在岸上放眼望去,风浪之间,云雾茫茫,一层蓝,一层绿,一层灰,一层白,看不到尽头,也见不到彼岸,直到月亮从海面升起,我才意识到脚下这片土地,距离祖国和亲人有多么遥远。多少个夜晚,我曾仰望新月从海面升起,也曾从上弦月望到半月、圆月。凝视着奇妙的“蟾宫”,顿发“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慨叹。身在非洲、远离祖国的我,多么思念清华苦读的莘莘学子,思念儿子深爱的“大雁妈妈”:我一生的挚友,一个胸怀比海洋、天空都宽阔的人——于淑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此刻,她演唱的《水调歌头》、《月光下的凤尾竹》、《月光照着秦淮水》,一一在耳边回响……记不得她唱过多少月亮,只知道我们都在守望,从初一到十五,从心灵到思想,三十多个世间轮回,始终不变的是信仰:她铸就了爱的深邃;成就了爱的梦想,让这永恒的月亮,祝福我们吧——大爱无疆! ![]() 1988年8月,休假在南京白下路家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