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葫芦不“亏翻儿”?

 贫僧法号尼姑 2019-12-09

常听玩友,提到一个词:“装相”

什么是“装相”?

个人理解,就是葫芦装配好的,相貌模样

葫芦无论是本长,还是范制

装配的口框协调美观,实用耐看

尤为重要!

先说说什么是口框?

“口框”其实就是,咱们常说的“口盖”

葫芦配口框的目的

就是给鸣虫提供一个美观、稳固的出入口

左侧为蝈蝈葫芦,右侧为黑白虫葫芦

忘了在哪,听来那么一句

无葫芦不“亏翻”

似乎意味着只要是鸣虫葫芦,必须亏翻

那到底这种说法,对不对呢?

落翻儿,即为美观,也为出音

一把葫芦落翻儿位置,仅差三五毫米

也就是一韭菜叶的宽度,出音效果就有所不同

同时更直接影响到,整体的美观协调

所以葫芦落翻,决定了后续的一切内容

那什么是翻儿?

葫芦直径最大处叫肚

最小处叫脖

脖以上喇叭口称为“翻儿”

 葫芦从车撞子、制模子、到葫芦成熟后开模

锯口晾晒时都会把葫芦“翻儿”,留出余地

“翻儿”留的富裕

便于玩家后续配口框的时候自行裁切

玩家“西皮流水”文章提到了

老葫芦的装配比例数据

蝈蝈葫芦的棒子、柳叶,肚与翻儿相差4mm

油瓶葫芦、长脖鸡心,肚与翻儿相差6mm

鸡心葫芦,肚与翻儿相差3~4mm

高身黑白虫葫芦能相差8mm

矮身黑白虫葫芦能相差4~6mm

感谢玩家“西皮流水”整理的数据

可惜我手中没老葫芦,没办法实际测量

好在科技发展,网络便利

网上搜集了一些图片

而且,咱们会ps软件,也可以直观的比对

咱们先看看老蝈蝈葫芦

清代京棒子烫花蝈蝈葫芦

清代棒子蝈蝈葫芦

清代勒脖油瓶蝈蝈葫芦

清代官模子/笸箩纹蝈蝈葫芦

清代官模子/福寿纹蝈蝈葫芦

清代安肃松脖鸡心/蝈蝈葫芦

您,看出规律了吗?

在图片上拉根线,就更直观了!

清代蝈蝈葫芦,大多“亏翻儿”

看完蝈蝈的

我们再看看,黑白虫的

先看看“官模子”的黑白虫葫芦

清末 象牙刻降龙伏虎黑白虫葫芦

清中期 火绘云龙蛐蛐葫芦

清道光 模印八宝西番莲葫芦

清 烫花山水纹葫芦

清中期 玳瑁花卉口蛐蛐葫芦

清道光 官模子富富有余金钟葫芦

清中期 官模子富富有余金钟葫芦

清道光 官模子锦上添花蛐蛐葫芦

清 官模子黑白虫葫芦,大多亏翻

看完官家

再看民间杰出代表“三河刘”

三河刘黑虫葫芦

三河刘除个别的,黑虫葫芦大多不亏翻

看到这里,我自己感觉有点困惑

好在大玩家王世襄给出了答案

我们看看王老给出的标准

从上图不难看出,蝈蝈扎嘴,以及梆头是一定要亏翻的

而金钟,黑白虫的葫芦可以不亏

至于黑白虫,您照样偏爱“亏翻”

那也完全没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