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昭化古城 “看”三国

 木香草堂 2019-12-09

初春的一天,我们来到了昭化古城的东门外街,一座石牌楼醒目地矗立在路口,四柱三门五楼抬粱式,应为明代所建。牌楼正上方书有“葭萌”二字,两边内柱上有“蜀道三国重镇”和“天下第一太极”的楹联,道出了古城的厚重与独特。

昭化古时称葭萌,有2300年的建城史,公元前314年在此建葭萌县,故有“巴蜀第一县”和“蜀国第二都”之称。

过牌楼后,两边民居商铺毗邻接踵,游客熙熙攘攘,很是热闹。

东门为瞻凤门,明代所建。城门内的太守街为古城的主街,古时也是穿城而过的金牛道。向西通向剑门关,向东至嘉陵江、白龙江汇合处的桔柏古渡。伴友说,古时,这个古渡舟船川流不息,车马络绎不绝,尽显“白天千人拱手,晚上万盏明灯”的繁闹景况,可惜现在已看不到了,只能听到唐明皇幸蜀在此转渡有“神鱼夹舟”和唐僖宗逃难至此有“遇仙接驾”的神奇传说。

入城,太守街的路面按三横两竖排列的青砂石板也颇有讲究,当中横石板为官引道,两边竖石板为轿夫道,外两边横石板为百姓走道,等级严格。石板路略呈瓦背形,中高边低,下有暗道排水,是按古时的做法重修的。古城的街巷多为“丁”字形,说是便于军事防御。城内禁止汽车驶入,也平添了几分昔日的气氛。此时,街上还是人来人往,小孩在互相追逐,大人则忙着做生意,吆喝,或在路边聊天,是一座生活着的千年古城。

过葭萌亭、城隍庙,穿西城墙,沿城墙往南而行,不一会便来到了西门外。西门为临清门,高大威武。门外广场西侧有一块横卧的大石头,上书“胜利坝”。当年,葭萌关前张飞挑灯夜战马超,两人嘶杀的情景,现只能从电影里去想象了。

西行不远,便是敬侯祠,也是蜀汉丞相费袆的墓冢。伴友说,向北十里有葭萌关遗址,边上土基后有关索之妻鲍三娘墓;又指着西面的山说,牛头山的半山腰还有古时昭化八景之一的牛首雄关——天雄关。看来这古城及周边,三囯的遗迹还真不少。

返入临清门向东而行,相府街上就显得清静的多。这龙门书院和昭化汉城博物馆似乎没什么人。在吐费街南,还保存着一段汉城墙的遗址。剑刀坝君臣园中陈列着三国时在此浴血征战的蜀汉君臣的大型雕塑,叙说的是三国故事。转入县衙街往北,沿街还保存着不少古建筑,孝节牌坊、汉寿阁、县衙门、葭萌楼等。出拱级门楼后,我回望古城,意犹未尽。

昭化古城因嘉陵江、白龙江在此交汇,山水形似一幅太极图,古城就位于图中的阳眼之处。古城东有两江扼守,西有天雄险关,虽属“弹丸之城,却有金汤之固”。

当年刘备就是看中这战略要地,而在此驻兵、操练兵马、休养生息、广征粮草。公元212年,刘备听从庞统意见,以帮助东吴为名,转而离开葭萌,出剑阁西下攻破成都,击败刘璋。于221年建立蜀汉政权。葭萌城是刘备的根据地,他将古城改名为汉寿城,取吉祥语“汉祚永寿”之意。然而,自刘、关、张和诸葛亮相继离世之后,费袆之死和姜维死守剑门关和汉寿城,便成了蜀汉政权走向衰败的标志,也印证了那句“蜀汉兴,葭萌起;蜀汉亡,葭萌止”的民间传言。

娄建源

2018年3月20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