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穿过城市的河流——海泊河

 俯首甘为孺子儿 2019-12-09

俗话说,有山则名,有水则灵,青岛依山傍水,人杰地灵。青岛东l临崂山,三面环海, 海水遥望无际, 崂山的最后一个山谷,四周环山,中成盆地,是著名的月子口(崂山)水库,白沙河也由此流出。 

原崂山境内有20多条主河流,由山区中部呈放射状延伸分布,其中,白沙河、李村河、张村河等都是较大的河流,一路 向西汇入胶州湾,其它一些河水较短、流急、属季节性的河流。  

青岛有海、有河、还有山,除了崂山,座落在市区内的有浮山、太平山、青岛山、观象山、贮水山、北岭山、嘉定山等大大小小的二十多座山头。

以前,青岛市内也有几条河流,它们以泉水、小溪汇流成河而得名,如20世纪初 青岛山的西麓,有泉水,溪水、雨水汇流成了一座小湖,湖水贮满后向下流淌,河水汇入青岛湾, 形成的河流叫青岛河;台东桑梓路旁边的东山路上有一条河,这条河发源于现今的榉林山涧,水流清澈,人们称其为:清溪河,后来也称道口河。河水由东向西流经昌乐路汇海泊河入胶州湾。后来清溪河成了排放污水的明渠,如今早已该成了暗渠。

那时,郊区的河流也很多,仅浮山所周边就有有四条河流:浮山所大东河、东河、西河和板桥河。大东河也叫“马道河',因为那儿曾是军营,在那里养马,大东河由大尧北山水流到浮山脚下的核桃涧,绕过大尧北山往南流。

小时候还与小伙伴到河的两边捞鱼食、捉小虾蟹。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市政府东迁之后,这些河流都变成了道路,大东河成了福州路,福州路东侧下面还留有几条暗渠,用以排水。

漫步于城市的街道,回忆历史的瞬间,在我们居住的城市里,有多少高楼大厦的脚下以前曾是一条河流?如今都已被覆盖了,而那些幸存的河流也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逐渐干涸消失了,青岛老市区唯一保留下来的大概只有海泊河了 

海泊河是一条百年之河,据《青岛史志》记载:“1899年,总都府(德)开辟海泊河水源地。在河中凿泉井50眼,又延伸至海泊河容量400吨,水源地与贮水池之间以水管连接。1901年9月13日,观象山贮水池开始供水,这是青岛自来水第一次供水。

“随着城市供水量逐年增加,海泊河水源地废弃旧泉井,增设大泉井,至1906年计有管井6眼,大泉井7眼,日供水量1000吨。但供水量仍日显不足。1906年,总督府决定开辟李村河水源地。初建时,横向截断李村河,在河床上凿井10多眼,收集地下潜流,沿河铺设管道,输入海泊河水源地。

“1909年建成后,采取与海泊河水源地相同的导流方法,汇地下潜流于集合井内,铺设供水管道,向市区供水。市区贮水池建在贮水山,用钢筋水泥修筑,容量为2000吨,以后逐年扩大。李村河水源地开始供水后,海泊河水源地遂暂停供水。”

 以前,市区划分以海泊河为界,德军出于军事上的需要,还把海泊河作为城区防线,在它的南侧修建了炮台,其中有镇江路炮台、内蒙古路和沈阳路交界的5号炮台,沿海泊河的炮台成为市区的一道屏障。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英联军攻打青岛,海泊河沿线炮台作为第一道防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抵御外侵的作用。战争结束后,多数炮台被拆除,从此,海泊河正式成为一条城市的河流。

当时,海泊河是由南北两条主要干流组成,两条主干流相距不远,间隔西吴家村和部分海泊村,形同姐妹遥相呼应。在穿越威海路与人民路交界处,进入海泊河公园,汇聚相融。 

那条北侧的干流发源于小村庄南山南麓、伴着雨水顺山东路、鞍山一路、抚顺路以南顺坡而下。这条干流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消失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主干流,发源于浮山西麓,经红山坡、错埠岭、贯穿南京路、辽阳西路、连云港路、徐州北路、敦化路、山东路、镇江北路、威海路等八条城市主干道,穿越海泊河公园、沿八号码头北侧汇入胶州湾,河道总流域面积27平方公里,全长6.8公里,是青岛老城区开放空间最大的河流。

以前,海泊河周边水土甚好,日占青岛时,曾经有一个叫钱板孝一郎的日本人,在东吴家村南面,租下了三万仄圆米的地盘,建了一座温泉,叫'海泊温泉',并建水塔由地下抽上温泉水,收进澡堂,温泉于1927年开业,生意不错,据说这股温泉水质好,对皮肤病也有疗效作用,但中国人却很少有资格到'海泊温泉'洗澡。日本人在这里还设了个'猎友会',经常在海泊河公园一带狩猎,肆意张扬。

19377月发生了芦沟桥事件,这年冬天,青岛的日本人受命撤回外乡,当局炸毁了这处'海泊温泉'

19381月日本占领青岛,一些重返青岛的日本人面对炸毁的温泉废墟,嚎啕大哭。后来他们还计划重新修建,但此时的地下泉水已经断流,青岛郊区从此再也没有温泉,但这一带泥土肥沃,种出来的蔬菜鲜嫩香甜,周边出现了许多的菜农。

海泊河的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还是清澈的,里面常有小鱼小虾游动,两岸有的地方绿树成荫、杨柳成行,河里常呈现女人洗衣服、小孩嬉戏玩耍的情景。

因海泊河水源充足,排水方便,六十年代末开始,海泊河两岸陆续建起了一些工厂,从东吴家村的电冰柜厂、沙发厂、日用化工厂、钢球厂、圆珠笔厂,到西吴家村污染严重的人民印刷厂、造纸厂、电镀厂、四方橡胶制品厂,水箱厂等。这些企业排放的污水散发着难闻的臭气,带着垃圾流向大海,海泊河的水渐渐混浊不堪,河内垃圾成堆。

靠海泊河最近的是海泊村,因海泊河而得名,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才形成的移民村落 1941年海泊村的经济,以手工商业为主,农业很少,但海泊村却保持着乡村的习俗。过年每家都摆供祭祖,除夕夜通宵守岁。

初一早晨天还不亮,全村就给辈分最大的老人拜年,然后村民再相互恭喜发财,天亮了年也拜完了。过年家家贴对联,户户放鞭炮,村里充满浓郁的年味。大年正月,村民去海云庵、茹姑庵逛庙会,到东镇逛萝卜会,看茂腔戏、柳腔戏演出,他们还自己办杂耍,诸如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有些大一点的活动与西吴家村等邻村合办。

海泊河的水源遭破坏后,海水受到污染,两岸居民深受其害,海泊村的人更是苦不堪言,这条穿过城市的清澈河流,进入九十年代,已经成了一条被污染的臭水河。

为了改变海泊河现状,1993年,青岛市政府决定全面治理,成立了两岸改造指挥部,那年,海泊村开始拆迁,两岸企业分批搬迁。经过多年治理,两岸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片片棚户区被一栋栋新楼房所代替,河道两侧的土路铺上了地砖,旁边种植上了红叶石楠、松树、垂柳等植被。

随着海泊人家的兴建,破败不堪的海泊村消逝了,污浊脏乱的海泊河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改造,已变得整洁美观,水流清澈,空气清新了。河岸两侧建得像公园,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地方,也给商人带来了商机。改造后的海泊河已成为岛城的泰晤士河商业经营面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10倍,达到30万平方米。

如今海泊河岸两侧郁郁葱葱,风景宜人,威海路至沈阳路段,八百多米的河道正好流经海泊河公园,原先公园内光秃秃的河道两岸设置了景观石,水里也种上了荷花、芦苇等植物,成了一条生态景观的河道,市民们在优雅的环境中观赏、游玩、健身、漫步……


海泊河,一条穿过城市的河流,它曾是一条生命之河,一条忧愁之河,涓涓流水叙说着昔日的欢乐与坎坷,迂回盘节的河道,见证了青岛的百年沧桑,从清澈到浑浊,从颓废到重生,呈现的是一座城市的发展进程,一条城市的河,一条悠久的河,寄寓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